嚴毅梅
肥胖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它是許多因素導致的,可以在許多方面影響一個人。
英國《柳葉刀》雜志今年10月10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去年全球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數(shù)量高達1.24億人,比1975年的數(shù)字(1100萬)增加了10倍多,亞洲一些地區(qū)肥胖兒人數(shù)加速上升。過去40年來,全球少兒肥胖率飆升,這一態(tài)勢在中低收入國家持續(xù),值得警醒。
少兒肥胖會引起高脂血癥、脂肪肝、高血壓等。部分兒童會因肥胖導致性發(fā)育障礙。肥胖還可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罹患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過度肥胖導致呼吸系統(tǒng)功能下降,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大腦皮層缺氧,學習時注意力不易集中,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
壞習慣導致小兒肥胖
飲食習慣 兒童肥胖最突出的原因是飲食習慣不合理。很多有兒童肥胖癥的孩子都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如甜食,他們經(jīng)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據(jù)調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者得肥胖癥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者得肥胖癥的概率是11.8%。
生活習慣 不愛運動,經(jīng)常看電視,吃完飯后喜歡靜臥,這些也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據(jù)調查,平均看電視時間每增加一小時,肥胖癥的概率增加1.5%。
發(fā)表在《小兒肥胖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兒童肥胖研究資深專家調查了828名早產兒童和9358名足月兒童,結果表明,家有出生時體重重的嬰兒,家長應該早期進行咨詢,這有助于防止孩子將來肥胖。
減少與肥胖相關的污名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科研人員對新西蘭兒童和青少年因體重問題尋求幫助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的情緒和幸福感問題,平均比沒有體重問題的兒童嚴重得多。在這項研究中,28%的肥胖孩子的得分表明,其心理障礙嚴重到需要進行干預的地步。這些心理問題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內向抑郁、自我評價差、受同伴歧視、伙伴關系不良等。
科學家希望這些發(fā)現(xiàn)提醒大家,我們都需要努力減少與肥胖相關的污名。這真的很重要,他們認為肥胖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它是許多因素導致的,可以在許多方面影響一個人。與之對應的心理干預,目的就在于激發(fā)兒童及家長強烈的減肥欲望,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樹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健康減重需全面干預
母乳喂養(yǎng)嬰兒 嬰兒在1歲之內的主食是奶類,母乳喂養(yǎng)最好。因為母乳的成分適合嬰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可以預防嬰兒肥胖。另外,有的父母不按嬰兒的月齡隨便添加輔食,過早或過多地喂食淀粉類食物,使嬰兒的胃容量加大,攝入熱能過多,也容易造成嬰兒肥胖。
飲食偏好誘導 肥胖兒童往往偏愛葷食和甜食。父母應對其加以誘導,讓他們逐漸喜愛吃粗糧和蔬菜,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肉食和精細谷物數(shù)量。目前,西方國家正在興起“淡味減肥”的飲食時尚,即增加蒸、煮、烤和涼拌菜,減少油炸食物和炒菜。國內在此方面采用“顏色食物”的方法,分為綠燈、紅燈、黃燈三種,分別代表鼓勵攝入的健康食品、應嚴格限制的食品和限量攝入的食品,效果顯著。
改變飽足感 正常兒童每餐吃到八九分飽即感滿足,不再進食。肥胖兒童往往吃到十分飽還不滿足,仍要繼續(xù)進食,直到十二分飽為止。父母應當逐漸改變孩子的飽足感,首先減至十分飽,然后逐漸減至八九分飽,這樣食量也就減少了。這種措施與饑餓療法不同,并不會損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減慢進食速度 如果肥胖者學會細嚼慢咽地吃東西,他就會有時間對所吃的東西加以品嘗,并且到時間會自然停止。肥胖兒童往往狼吞虎咽,吃得又快又多。由于進食速度太快,在出現(xiàn)停止進食行為之前,人已超量進食。為了控制肥胖,必須教育孩子細嚼慢咽。
誘導運動 越是胖孩子越懶得運動。家長應幫助孩子克服惰性,增加孩子的運動量,激發(fā)他們的運動興趣,鼓勵其堅持鍛煉。在運動過程中,有意識安排競賽、對抗性活動,讓他們參與競爭、發(fā)揮潛力。這樣能增強肥胖兒童的主動性,鍛煉勇敢、頑強、果斷的性格,提高自制能力,并磨練出良好的意志品質。
進食監(jiān)督 父母應盡量避免讓肥胖兒童單獨進食,鼓勵其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需要減肥的兒童還可以在親朋好友當中,挑選幾個對自己有影響的人充當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者在兒童定期完成減肥目標時,可給予適當獎勵,并常常給孩子加油打氣。這些措施都可以幫助孩子控制飲食。在必要時,還可以鼓勵孩子找一個同樣需要減肥的兒童結成伙伴,互相鼓勵和督促,取長補短,共同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