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成
“能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既是日常語文學習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中考語文常見的一個考點。從考查形式上看,判斷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是否正確這種形式占據(jù)著主流位置?,F(xiàn)以2018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卷中對標點符號運用考查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設誤類型作一下分類解析。
一、問號的誤用
1.非疑問句誤用問號。
【典例展示】(山東泰安卷)我很想看看這北極老鼠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便在后面緊追不舍。
【誤用解析】有些句子雖然含有疑問詞,但整個句子表達的是陳述語氣,不能想當然地用問號。例句雖有疑問詞“什么”,形似疑問,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句中問號要改為逗號。
2.選擇問句中誤用問號。
【典例展示】(天津卷)把報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務站?還是生活服務便民亭?人們對此意見不一。
【誤用解析】選擇問句雖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項,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句中各項之間用逗號。例句應把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
二、頓號的誤用
1.概數(shù)之間誤用頓號。
【典例展示】(江蘇揚州卷)“光輝的理想像明凈的水一樣,洗去我心靈的污垢?!彼谛睦锬盍巳?、四遍。
【誤用解析】鄰近兩個數(shù)字連用如果表概數(shù),數(shù)詞之間語言上沒有停頓,不用頓號。例句中“三四”是鄰近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大概的數(shù)目,中間不能用頓號。如果用了頓號,就成了“三”和“四”并列了,這顯然不符合原意,應將“三”和“四”之間的頓號去掉。
2.并列分句之間誤用頓號。
【典例展示】(陜西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有靈氣的、是有力量的。
【誤用解析】例句中“是有靈氣的”與“是有力量的”均是句子中的動賓短語,兩個分句之間應該用逗號隔開。
3.并列的引號、書名號之間通常不用頓號。
【典例展示】(湖北恩施卷)傳統(tǒng)文化自身的價值與魅力,放大了當代傳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誤用解析】引號、書名號本身雖然不表示停頓,但在讀的時候,中間必然會產生自然的停頓,在形式上已把并列結構顯示出來了。因此,例句中“圈粉”與“造星”間的頓號應刪去。如果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號之間或并列的書名號之間,則應用頓號,如:辦公室訂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和《時代周刊》等報刊。
三、書名號的誤用
書名號是用來標明書名、報刊名、篇章名、影劇名、歌曲名、圖畫名和法規(guī)文件等題名的,中考中對書名號運用的考查一般是利用書名號與引號功能混淆來設誤。
【典例展示】(甘肅天水卷)中國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者,更是負責任的參與者,有擔當?shù)男袆诱摺?/p>
【誤用解析】例句中“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在句子中是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應用引號。
四、省略號的誤用
中考中對省略號的運用考查主要是利用省略號與“等”疊用這種設誤類型來考查的。
【典例展示】(四川廣安卷)東六宮大都作為古代藝術品的陳列館,展出宮內收藏的青銅器、繪畫、陶瓷……等。
【誤用解析】例句中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等”常用來表示列舉的省略,這里的省略號和“等”屬于疊用,意思是重復的,不能同時使用,二者應該刪去其一。
五、“某某說”后點號誤用
某某說后的點號,有三種情況。如果某某說放在所說話語的前邊,“說”字后一般用冒號;如果某某說放在所說話語的后邊,“說”字后一般用句號;如果某某說放在所說話語的中間,“說”字后一般用逗號。前兩種情況比較好理解,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種情況,因為中考中主要是利用最后一種“說”的位置來設誤考查。
【典例展示】(遼寧丹東卷)“進化論嘛!”魯迅先生微笑著說:“我懂得你的意思?!?/p>
【誤用解析】解答此類題型一定要抓住“說”的位置。例句中“說”的位置在所說話語的中間,所以“說”字后邊要用逗號。
六、引語中句末點號誤用
句末點號究竟是放在引號內還是引號外,關鍵要看引語是獨立成句的,還是引語不完整或只作為句子的一部分來用。如果是前者,句末點號應放在引號內;如果是后者,句末點號則應放在引號外。
【典例展示】(山東臨沂卷)近來,根據(jù)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芳華》引發(fā)觀眾熱議,談起原著,嚴歌苓稱《芳華》是她“最誠實的一本書?!?/p>
【誤用解析】例句“最誠實的一本書”只是句中的賓語部分,不是獨立成句的,句末句號應放到引號外,以表示全句陳述完畢后的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