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國
摘 要:在對公共性的建筑進行設計時,應當注意到這類建筑具有的開放化特點,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應用可靠的施工技術手段完成結構施工活動,施工單位應當抓住該類建筑具有的結構特點,選用合適的施工技術手段,在對廣場這類建筑進行施工建設時,可運用高架支模技術來完成結構施工工作,并解決跨度給施工工作帶來的影響,很多超高建筑都具有跨度相對比較大的結構,正確運用高架支模施工手段非常關鍵,現(xiàn)以某處建筑工程項目為例,解析高架支模式供工藝。
關鍵詞:弧形超高跨度結構;建筑工程;高架支模施工
施工建設方為了節(jié)省建設空間,會將建筑的高度有效提升,越來越多的超高層建筑被構建完備,不少公共型建筑或者商用建筑都具有相對較大的跨度,其結構構造比較復雜,常規(guī)的結構施工方法很難滿足結構施工需求,施工期間的材料質量控制工作也很難做到位,因此在對普通的結構施工方法進行改進之后,可運用高架支模施工技術來輔助結構施工,為了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高架支模施工技術應用情況,先將其直接應用到某弧形大跨度超高建筑施工活動中。
1 工程情況分析
廣場D區(qū)是影劇院所在的位置,影劇院屋面工程在施工中采用弧形超高大結構高架支模技術來進行施工,下面對影劇院所處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介紹。劇場東西寬37.5m,南北長45m,北低南高,呈弧形,弧頂最高點27.050m,弧面最低點17.096m,相差9.96m,混凝土總量為550m3,其中縱橫向各3根混凝土預應力梁,最大跨度為30m,截面尺寸為600mm×2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約151m3。
2 支模處理工作
鑒于本項工程在實際建設施工時,其架體的支設高度偏高,建筑結構及其構件體積較大,所以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活荷載,以及結構構件的恒荷載都比較大,這一情況的存在便給建筑模板的支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各方專家到現(xiàn)場考證之后,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意見,與此同時,工程施工設計人員通過對各種不同架體搭設方案的試算,并在結合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作綜合考慮,最終一致認為:模板的支撐架體應該滿足施工方便、易于操作、質量易控、安全性能高以及經濟合理等多項施工要求,所以最終選擇采用滿堂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和混凝土整體澆筑相結合的施工方案。
預應力梁底與梁側一定范圍內立桿間距加密,以短橫桿作排木為主龍骨,60mm×90mm方木作為次龍骨。梁板模板采用18mm厚的多層膠合板,支撐系統(tǒng)采用對拉螺栓*14@500mm×500mm,方木60mm×90mm,48×3.5鋼管。以600mm×2000mm預應力梁模板支架為例進行計算,其鋼管立桿間距沿梁寬方向支架間距為500mm,沿梁長方向支架間距為500mm,經驗算(計算略),滿足要求。
由于主次梁及載荷配筋較大,設計荷載取值原則確定以600mm×2000mm預應力梁為例計算。模板支架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按不組合風荷載時,N=1.2∑NGK+1.4∑NQK(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5.6.2-1)。模板支架立桿的計算長度L0=h+2a,h=支架立桿的步距=1.5m,a為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規(guī)范5.6.2-3)。但該工程中立桿伸出的最上端并不是支撐點,梁板底均放在最上層水平桿上,立桿伸出部分不是受力懸臂桿,所以L0仍應按最大步距為1.5m計算。主梁混凝土截面600×2000mm,板厚130mm。
荷載標準值:恒荷載為33785N/m2;活荷載為6500N/m2。
荷載設計值:1.2×33785+1.4×6500=49642N/m2。按不組合風荷載計算,所以乘以折減系數0.9,可得荷載設計值為44677.8N/m2。
3 模板支架建設工作與后期支模施工工作
3.1 確定模板支架系統(tǒng)的構造
梁底沿梁長方向水平桿接長采用搭接,搭接長度≥1m,連接扣件≥3個,均勻布置,扣件距桿端≥10cm。梁底水平橫桿必須設置在梁底主節(jié)點處,該橫向水平桿在梁底架體加密范圍內不得有接頭,且水平橫桿為雙扣件,以使荷載有效擴散??v橫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墊板100mm處的立桿上,如遇敞開式地溝時,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通長與立桿固定。
立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不宜采用搭接,立桿上的對接扣件必須交錯布置,2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得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間隔一根立桿的2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必須大于500mm,各接頭中心到主接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若采用搭接,應將搭接位置放在底部,且搭接長度≥1m,連接扣件≥3個,均勻布置,扣件距桿件端頭≥10cm。
3.2 高架支模施工工作
在根據建筑的結構系統(tǒng)完成了搭建工作之后,施工者應當立即展開高架支模處理工作,首先要將整個施工流程確定下倆,應當先對建筑基礎系統(tǒng)進行回填處理,在回填時應當使用級配砂來完成回填處理工作,振搗之后,需在看臺下方將支架搭建妥當,對支架進行檢查,確定支架的穩(wěn)定性,對支架系統(tǒng)進行驗收。在處理混凝土結構時,需完成以下施工任務,首先要根據立桿構件的安置情況來開展放線定位工作,妥善搭建支撐架,完成驗收架的工作之后,對次梁、主梁以及預應力梁等部件的工程模板進行支撐,在各處部位綁扎鋼筋材料,最后進行檢查驗收工作。
3.3 工程驗收工作
基于該種建筑具有的復雜化特點,施工者應當做好工程驗收工作,在每一階段的結構施工工作結束后,需立即對結構系統(tǒng)進行驗收,擁有大空間的建筑的結構之間聯(lián)系緊密,一處位置的結構缺陷將會給整個結構帶去多個方面的影響,質量驗收工作必須全面展開,首先需要對各處結構部件進行檢查,尤其是鋼管等關鍵部件,所使用的所有結構施工材料都必須要有質量合格證明,對于使用量比較大的材料可以進行抽樣檢測。
對高架架體進行檢測時,檢測工作也必須全面落實,各處連接件的連接方式必須正確,不能存在錯誤連接的情況,桿件的位置也不能油污,在模板搭建工作結束之后,需對模板構件進行核查,不可出現(xiàn)構件應用數量不足的情況,在澆筑工作過程中,需要了解模板變形問題。
4 結束語
簡單的結構系統(tǒng)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大型建筑的結構設計要求,因此結構相對比較特殊的建筑數量越來越多,這類建筑結構極具美觀性,但是施工建設過程也更為復雜,施工人員需要承擔的工作風險極大,為了能夠安全地完成建筑結構施工工作,需要找出最佳施工方案,本文針對大跨度弧形建筑的特殊施工條件,選用了高架支模施工方法,在支模施工期間,各個部分的基礎驗算工作應當做好,使建筑的復雜結構可以更急穩(wěn)定,結構隱患也可被有效減少。
參考文獻
[1]苗宇.超高結構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技術探析[J].民營科技,2017(7),131-131.
[2]雷旭耀,曾宗年.高大弧形梁間隙支模施工方法改進與實施[J].裝飾裝修天地,2017(14).
[3]雷立,黨永軍.漸伸式圓弧結構高支模施工技術[J].建設科技,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