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策略如何會取得如此神話般的成績,成為商業(yè)奇跡?關鍵在于精準的把控住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本文從饑餓營銷的起源出發(fā),舉例經(jīng)典案例分析,闡釋饑餓營銷下的消費者心理。
關鍵詞:饑餓營銷;小米;消費者心理
饑餓營銷,如果不是很了解,可能會覺得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其實,作為目前一種常用的營銷手段,饑餓營銷無處不在。在我們?nèi)粘I詈凸ぷ髦校3E龅竭@樣一些現(xiàn)象,買新車要交定金排隊等候,買房要先登記交誠意金,甚至買iPad、買手機還要等候,還常??吹绞裁础跋蘖堪妗?、“秒殺”等。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今天,為什么還存在大排長龍、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呢? 這是因為商家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饑餓營銷策略所致。
一、饑餓營銷的概念
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diào)低產(chǎn)量,以期達到控制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表面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或者是產(chǎn)品未出來就先造勢,讓人們的目光集中在上面,然后企業(yè)再開始讓顧客排隊預定。但是,在這里我們還必須明白,饑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diào)高價格,更是為了使品牌產(chǎn)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人是欲望性的動物,而欲望源于社會的發(fā)展和人的進化,伴隨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人永遠也無法滿足自己,人類的心理特性為“饑餓營銷”的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二、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案例分析
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手機,可以說是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下的商業(yè)奇跡。小米手機的崛起引發(fā)了人們對國產(chǎn)手機的關注,小米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關鍵在于饑餓營銷的魅力。2011年8月以前,中國尚無直銷智能手機,小米開創(chuàng)了這一先河,不僅利用網(wǎng)絡直銷引起熱潮,而且組織研發(fā)團隊研發(fā)開放式手機系統(tǒng),即用戶參與小米手機系統(tǒng)的開發(fā),打造“最符合中國人使用的手機”。這種“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打造的小米手機很快得到大家的認可。小米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媒介,進行預訂購機,網(wǎng)上搶購,火熱的購機熱潮還在燃燒之際,小米卻停售,更激發(fā)了消費者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理,坐等小米手機繼續(xù)出售。
小米手機的消費群體主要定位在了青年消費者,充分利用了青年消費者追求時尚和新穎的求新心理,表現(xiàn)自我和個性的攀比心、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還有容易沖動,注重感情的從眾心理。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小米手機這款產(chǎn)品應屬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層次上。
三、饑餓營銷下消費者心理分析
1、消費者心理上的“求新”
大凡是消費者都具有求新的心理,這是他們的共性,因為隨著人們思想上的變化、科技的不斷進、個性化的追求能決定了新品的不斷推出。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其中追究新品的消費者中以年輕人為主,具有相當大的購買力,所以大部分饑餓營銷的成功案例是年輕人的產(chǎn)品,他們是新潮流的代言者,是時髦的象征。
2、消費者心理上的“攀比”
攀比可以說是我國文化中的一部分,雖然我們不提倡這種作風,但在現(xiàn)實世界里,這種作風不但沒有得到遏制,而且還有增長的趨勢。消費者中的攀比心理主要是指在消費過程中的爭強好勝,有一種齊頭并進或者勝過對方的消費心態(tài),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沒有的我也要有的一種心理。它與自己的喜好并不是關系很大,可以說主要是一種“面子”上的購物需求,是虛榮心和嫉妒心在趨勢消費者的購買欲,所以許多產(chǎn)品的饑餓營銷策略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態(tài)大搞“限量版”、高品質(zhì)、貴族享受這樣的宣傳語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3、消費者心理上的“求名”
求名心理的產(chǎn)生主要是因為過于追求品牌化、追求特色商品,仰慕商品名望等消費心理,只是喜歡的有點過,它的群體主要是部分青年人對時髦的追求,因為青年人的購買力有限;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群,需要交際或者在某些場合“擺闊”,一些大眾型的商品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其交際和身份的需要,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與自己是否真正喜好關系不大,有一個詞可以精辟地概括為“炫耀”。這部分人經(jīng)濟實力雄厚,只要是有需求,不管售價的高低,在缺貨的狀態(tài)下愿意等,甚至加價要求拿到產(chǎn)品,饑餓營銷就要充分抓住這部分人的心理大搞噱頭。達到饑餓營銷的目的,吊足這部分人的胃口。
4、消費者心理上的“從眾”
消費者的從眾心理,也可以簡單地理解成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跟風”,它是指在見到大部分人的購買方向后,主動跟隨他們的購買意志加入到購買隊伍中,這部分消費群體比較普遍分散于老、中、清隊伍中。其實這就是從眾的體現(xiàn),我國的許多產(chǎn)品比如剛才說的腦白金還有黃金酒、白金酒、蘋果手機等就是抓住了這部分人的消費心理。
5、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對于不熟悉、不了解、得不到的新奇事物,消費者往往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信息通道受到人為阻隔的情況下,企業(yè)營銷可以對信息采取欲揚先抑的方法,使其主動尋求接收信息。饑餓營銷的“產(chǎn)品遲遲不面市”和“供不應求”很好的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最終采取行動。
如今,饑餓營銷策略在市場上廣泛應用,許多商家、企業(yè)紛紛效仿小米,但是饑餓營銷是把雙刃劍,如何把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是極為重要的,如果這把劍用不好反而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于我們消費者而言,不能盲目的跟隨購買饑餓營銷模式帶動下的產(chǎn)品,我們應采取相應的策略,理性觀察分析,耐心,不要跟風,不要被外表假象蒙蔽,理性購買,保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羅海玲.解析炫耀性消費的動機[J].考試周刊,2009(24),234-236
[2]劉清華.“饑餓營銷”背后的消費動機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20):32-33
[3]成之瑩.饑餓營銷——攻心計[J].商場現(xiàn)代化,2011,(3):143
[4]磐石之心.解密小米: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下的商業(yè)奇跡,2014,10
作者簡介:
崔子龍,1973年3月,男,漢族,山東淄博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講師,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