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恩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代化日益濃重,電力產品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整個電力系統(tǒng)中配電網設計占據核心地位,在整個運行過程容易出現線損詳細,對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帶來負面影響。為此,本文將針對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進行分析,明確降損的相關措施與辦法。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現象;降損措施
配電網作為供電網絡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共配電工作提供有力保證。配電網建設過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主要運用輻射網架空線模式,選用橫截面積相對比較小的主干線路,配電網的供電電壓相對比較低,導致配電網在整個運行過程極易出現線損現象,為供電企業(yè)的順利運行帶來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配電企業(yè)需要提高對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的重視,將降損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一、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的危害
(一)線路發(fā)熱
配電網出現極限線損現象,輸送電力環(huán)節(jié)會將電能轉變?yōu)闊崮埽裱芰渴睾愣?,電能消耗量等于熱能產生量。由電能轉化而來的熱能會使導體自身熱量上升,加快導體表面絕緣材料老化速率,降低導線使用壽命,并在后期運行過程出現熱擊穿、漏電等現象,嚴重者將引發(fā)火災等危險事故。
(二)能源浪費
線損現象是配電系統(tǒng)無法規(guī)避的一種現象,電能轉化過程無法得到充足的利用,即電能轉化為完全無法利用的熱能,需要用冷卻、通風等方法為其進行降溫處理,且降溫處理依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電能。在整個配電網運行過程,電能消耗量為人類使用的同時將其作為電能防范辦法。通常情況下,配電網運行過程線損率在3%以上,若線路老化嚴重或者是遠程傳輸,線損率在10%以上,降低點鞥呢利用率的同時與環(huán)境保護原則相違背。
二、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的產生原因
(一)管理原因
配電網工程在我國社會發(fā)展中起步相對比較晚,在配電網工程建設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線損管理能力相對比較薄弱,管理效果相對比較差,且整個運行過程存在大量資源浪費現象。譬如,變壓器、用電設備負載缺乏匹配性,整個配電網運行過程能量損耗量相對比較大。配電管理人員未定期、不定期對電能表等計量設備進行檢查、維修與保養(yǎng),另外,在設備安裝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設備安裝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并在后期運行中忽視對計量設備的管理工作。計量互感器與配電網運行要求存在出入,缺乏精確度與明確性,增加感應誤差,增加配電網線損管理難度,惡化電能損耗現象。
(二)結構原因
因我國配電網建設起步相對比較晚,在整體規(guī)劃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起初,我國對輸配電網進行建設是,大量配電線路走向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線路呈現分支多、線路長等特點,線路運行情況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多數線路呈現裸架局面,安放環(huán)境缺乏任何保護措施,長期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加重老化程度,增加電能損耗現象。高壓線路分布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電網負荷未得到深入,低壓線路相對比較長,供電距離相對比較遠,末端電壓低,加劇線損現象。配電線路所選用的導線橫截面積相對比較小,長期處于過負荷運行狀態(tài)或者是其他不佳運行狀態(tài),對配電線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
三、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的降損措施
(一)管理方面
配電網管理人員對配電網極限線損現象擁有一個全面、深刻、清晰、系統(tǒng)、準確的認識,根據配電網運行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線損處理經驗,針對線損問題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各項線損管理內容,將各項降損管理工作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各工作崗位上,加強各部門在降損工作上的溝通與交流,各部門、各崗位人員做好降損處理的技術交底工作,從每一個配電運行環(huán)節(jié)進行降損處理,充分調動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線損處理工作全面落實到位。配電網管理人員對電子設備進行管理時,應明確電子設備的安裝方法,根據電子設備安裝環(huán)境,針對不同的電子設備選擇與之相適宜的安裝方法,靈活運用電子設備安裝技術,保證電子設備安裝工作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與可行性,并在后期使用過程定期、不定期、定點、不定點對所安裝的各項電子設備進行檢查,一旦發(fā)現問題立即對其進行處理,查找問題產生根源,將相應的懲罰落實落實到位,對竊電現象進行全面根治,為設備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huán)境。配電網管理人員還需要要對電量及時做好監(jiān)控工作,全面根治竊電、偷電現象,并對違章用電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實現依法管理。
(二)結構方面
為將配電網極限線損的降損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需要配電網管理人員對原有配電結構進行優(yōu)化,做好配電網中變壓器布局優(yōu)化工作。我國傳統(tǒng)配電網昂建設時間相對比較長,電網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對配電網降損工作帶來諸多困難。通過對現有電網線路進行改造,在布局上盡可能選用短半徑的方法為周邊電力用戶提供所需的電能,使配電網能夠擁有合理的運行結構,實現對整體布局的優(yōu)化與整合,最大程度上降低配電網線損率。配電網結構中配變電變壓器應安裝在用電負荷中心,以輻射的形式向周邊區(qū)域提供電能,防止供電環(huán)節(jié)出現迂回供電現象。若配電網中所安裝的變壓器處于空載運行狀態(tài),變壓器所產生的無功損耗將占變壓器額定容量的25%,對配電網公路因數帶來負面影響,增加配電網線路線損量。為對配電網線損現象進行有效規(guī)避,需要將配單變壓器安裝在復合中心的附近,選用與之相匹配的配電變壓器容量,對無功補償與有功補償控制在一個相對適宜的范圍之內,提升配電網功率因素,降低配電網線損率,提升供電企業(yè)經濟運行效益。
(三)理論方面
加強并完善配電網中理論計算與實際測量工作,對配電網中所存在的極限線損現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查找線損現象產生元嬰,對配電網線損現象具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認知與了解,正確掌握配電網實際運行狀況以及各項運行參數,明確各配電運行范圍內線損率、線損位置,正確選擇變壓器的安裝位置,為配電網運行提供安全保證;根據配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科學選用配電符合性質,同對負荷產生時間進行控制對變壓器容量進行均勻分配,最大程度上提高配電網負荷率,使配電網能夠科學、高效、經濟的運行。
(四)技術方面
近年來,我國電網事業(yè)發(fā)展相對比較快,在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為我國電網運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材料老化、破損,增加熱擊穿、漏電等現象的發(fā)生率。做好配電網極限線損降耗工作,需要在降低導體阻力、減少熱量損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下功夫。從線路設計施加來看,需要從整體運行視角出發(fā),對整個配電線路進行合理規(guī)劃,保證配網格局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整個運行過程不會出現粉質過多現象,盡可能縮短線路長度,對線路格局進行精細化處理,保證輸電線路能夠擁有合理的構造。兩點間線路用最短的連接方式,有效節(jié)約線路資源,減少能量流失率。配電線路建設中,及時對線路進行檢查,對老化、破損線路進行科學處理,有效降低線路老化、破損現象對整個配電網工程的影響范圍,為供電企業(yè)提供一個良好、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環(huán)境。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yè)配電網極限線損中的降損工作并不容易,需要配電網管理人員分別從制度、結構、理論、技術四個方面著手,明確配電網降損管理內容,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合,為配電網線損管理與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配電網運行結構,注重配電網運行理論與實踐應用之間的聯系,將各項降損技術全面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李淑艷.配電網極限線損分析及降損增效優(yōu)化措施[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8(04):183-184.
[2]田曉慧.配電網極限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優(yōu)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2):150.
[3]顏駿.配電網極限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優(yōu)化[J].硅谷,2014,7(12):191-192.
[4]修鵬瑞.配電網極限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優(yōu)化[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