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龍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現(xiàn)實條件的影響,學生對體育課不重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困難和需求得不到及時解決,致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自信。本文著重探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自我效能理論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教師自我效能感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和靈魂。教師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把控課堂的能力強,技術技能和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也很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起著示范榜樣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法、語言表述是吸引學生進行學習的直觀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采用智慧的教學方法,采取更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更多、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學習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老師不會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起到影響作用。
二、學生自我效能感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1.成敗體驗
成敗體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最大,學生可自我感知成敗,成敗體驗是最直接的評價學生努力的手段。成敗是學生學習體育的親身經(jīng)歷,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喜歡挑戰(zhàn)性高、刺激性強的項目,又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完成預定目標,這就使得學生在完成技術動作時能夠獲得自我暗示所帶來的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練動機,在學練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對于自己認識的清晰度不高,把自己的失敗總歸功于外界因素和自己努力不足上,看到別人的成功總認為自己也可以成功,對自己所設的目標太高忽視自身的條件,體驗失敗時找各種借口維護自身的虛榮心,這對學生自我的認識評價有很大的消極作用,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也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2.替代檢驗
替代檢驗在自我效能感中有著榜樣示范的作用。
(1)教師的榜樣效應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熥鳛轶w育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身教和言行顯得尤為重要,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教師的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態(tài)度、儀表和行為等方面,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和教育示范的作用,特別在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再者,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教育指導其他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自身形成榜樣示范的效應,進而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
(2)學生的激勵效應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助激勵、自我示范的影響不可小覷。學生在體育練習的過程中往往以各自心目中的榜樣為目標,尤其是和自己能力相仿的同學獲得成功時會給自己帶來很強的自我效能感,認為別人能完成的技術動作自己也能更好地完成,使自己有很強的獲勝心理,戰(zhàn)勝心里的畏懼,促使自己獲得成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增強了自我效能感。反之,別人的成功有時也會起到消極的作用,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這就要使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關注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性,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探究的教法,在同能力、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通過自我示范,使之產(chǎn)生激勵效應,進而體驗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
3.言語勸說
首先,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要想形象高大,氣場足,這就需要教師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讓學生信服的師德,尤其學生在學習或是生活中懷疑自己的能力時,如果學困生得到自己尊重的教師的鼓勵和激勵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學生之間的評價也很重要,尤其是異性贊賞和羨慕的語氣將會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三、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調節(jié)方式
1.優(yōu)化教材,指導學生設立適宜的學習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教材主宰著整個課堂,而目前體育課的教材內容還是較為單一枯燥,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教師應優(yōu)化固有的體育課程設置內容,增強教學效果,實現(xiàn)學校體育現(xiàn)代化,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產(chǎn)生興趣,進而改變學習態(tài)度,最后讓學生對自己樹立自信,這為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供了客觀條件。
2.提高老師的自我效能感
教師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教師自我效能感不同,其表現(xiàn)在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教學方法、責任感、教師的師德、課堂上處理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所以,作為體育教師首先應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師德師風,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從而提升教師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來影響學生。
3.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改革課堂讓課堂活起來,就要讓學生先活起來,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此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學習情境,挖掘學生的潛力,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搭設通往成功的橋梁,讓學生體驗成功,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態(tài)度。在“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這個模式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的鼓勵評價、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改變學生正確的認知方式等都會對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產(chǎn)生影響,但其最終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學生很好地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
參考文獻:
[1]嚴穎群.淺析自我效能理論和體育學習的關系[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3).
[2]楊云卿.“自我效能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師友,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