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對父親訴苦,說生活中事事都很艱難。
她的父親是位廚師,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把她帶進廚房。父親先往三只鍋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們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里的水燒開了,他往第一只鍋里放了些胡蘿卜,往第二只鍋里放了個雞蛋,往最后一只鍋里放入咖啡粉。女兒在一旁看著,納悶父親在做什么。
大約二十分鐘后,父親把火關(guān)了,把胡蘿卜和雞蛋撈出來分別放入兩個碗里,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里。做完這些后,他才轉(zhuǎn)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么了?”女兒回答:“胡蘿卜、雞蛋、咖啡?!?/p>
父親讓女兒靠近些并讓她用手摸摸胡蘿卜。她摸了摸,注意到胡蘿卜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起那只雞蛋并打破它。將殼剝掉后,女兒看到的是煮熟的雞蛋。最后,父親讓她喝了咖啡。品嘗到香濃的咖啡,女兒笑了。她問道:“父親,這些意味著什么呢?”
父親解釋說:“這三樣?xùn)|西面臨同樣的逆境,但其反應(yīng)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結(jié)實的,但進入開水之后,它變軟變?nèi)趿?。雞蛋原來是易碎的,但經(jīng)開水一煮,它的內(nèi)在變硬了。而咖啡粉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后,它們改變了水。”
面對逆境,我們該如何應(yīng)對?是學(xué)胡蘿卜、雞蛋,還是咖啡豆?
(作者:謝布內(nèi)姆;推薦者:呂.一)
崇禎十五年,清初理學(xué)名臣湯斌時年只有十五歲,他的母親趙氏在戰(zhàn)亂中身亡,他不得不帶著家仆暫時到外地躲避戰(zhàn)亂。不幸的是,他們半路遇到劫匪,被搶光了盤纏,只好向路過的人家求助。
主人是個善良之人,聽了他們的情況便答應(yīng)讓他們留宿一晚。第二天,湯斌向主人辭別,帶著仆人離開。仆人捧著臨行前主人送的食物,愁眉苦臉地說:“吃完這些,我們該怎么辦呢?”湯斌苦笑著搖搖頭,繼續(xù)向前趕路。
走出沒多遠,仆人突然拍著腦袋大叫起來:“我想起來了,前些年,老爺救過剛剛那戶人家的主人呢!”看著仆人興奮的樣子,湯斌平淡地說:“我早就認出來了?!薄澳悄阍趺床惶崮兀俊逼腿瞬唤獾貑?。
湯斌擺擺手說:“現(xiàn)在是我們有求于人,一提舊恩,就變成了我們向他索要回報。即使他愿意幫助我們,好像也變成了理所當然,還有可能引起他的反感。所以,還是不提舊恩為好?!焙髞恚羌抑魅艘蚕肫鹜?,專門派人把他們請了回去。得知湯斌說的那些話后,他也對湯斌佩服不已。
我們常常說要知恩圖報,但每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受惠者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拖到哪里。而湯斌的不提舊日恩,就避免了這枚倒鉤的出現(xiàn)。
(作者:張君燕;推薦者:潘光賢)
法國入侵俄國時,一次拿破侖脫離了大部隊,被幾個俄軍士兵追進了一家皮衣店。幸運的是,這家店的店主是支持法軍的,他將拿破侖藏了起來。俄國士兵沒有找到人,悻悻而去。
事后,店主問拿破侖:“剛才您在即將面對死亡的那一刻,心里是一種怎樣的感受?”這個問題令拿破侖大怒,他命令剛剛趕來的衛(wèi)隊將這個店主立即槍斃。
店主被法軍士兵拉到店外,他聽到拉槍栓的聲音,絕望地閉上了眼睛。但槍并沒有響,拿破侖微笑著走到店主面前,拍拍他的肩說:“這就是我給你的答案!”
很多事情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又怎能感同身受?在回答店主的這個問題時,僥幸脫險的拿破侖沒有高談闊論,雖說他的玩笑開得有點大。
(作者:長.樂;推薦者: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