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匯文實驗學校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侯氏社火臉譜”納入少先隊紅領巾社團,侯氏社火臉譜第六代傳人侯志新老師攜精美的社火臉譜藝術走進校園, 受到廣大少先隊員的喜愛。威武剛毅的武財神關公、善良忠誠的文財神比干……這些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在少先隊員們眼前。
這是學校首次將非遺項目引入學生社團,希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紅領巾社團活動,使隊員們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少先隊員們的眼中、手中、心中,走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我叫張耘卓,來自濟南匯文實驗學校二(2)中隊,今年八歲了。最初聽到老師說社火臉譜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時,我并不知道這項民俗文化的歷史和內涵,只是被其光怪陸離的色彩和豐富多樣的形狀所吸引。而隨著對社火文化了解的深入,我更是對其源遠流長的藝術性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利用課后時間翻閱了不少典籍來學習社火。每一張社火臉譜都讓我產(chǎn)生童年快樂的回憶,因此對待每一次創(chuàng)作我都認真地構圖,細致地涂色。希望在我的畫筆下,一面面色彩斑斕的社火臉譜能夠靈動地體現(xiàn)出我對每個人物角色的理解。
我叫王紹博,今年9歲,來自濟南匯文實驗學校二(2)中隊。本學期我學習了學校組織的社火臉譜課程,在此之前我對社火藝術一無所知,但是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我了解到了社火臉譜的起源、人物造型、色彩特點等等知識,我才發(fā)現(xiàn)社火文化是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光輝燦爛的藝術形式。別看這一張張簡單純白的臉譜,要想把它繪制得富有神采,背后需要付出的不只是精湛的技藝,更需要耐心、恒心、用心。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深深愛上了社火臉譜這項藝術,并且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我是四(4)中隊的紀紫瀾,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我有幸加入了侯氏社火臉譜社團。剛開始學畫臉譜的時候覺得好難,就像一只沒頭蒼蠅一樣亂畫,親愛的老師不但沒責備我,還不斷地鼓勵我。老師說畫完后要找臉譜的毛病,修改臉譜,上色時要從小到大進行上色,不然上完大面積的色后再上小面積就會把作品畫的一塊紅一塊綠的,很難看。最后還要勾線,才能畫出立體感來。老師的這幾句話都是畫臉譜的重點,我要一直記在心中,再畫臉譜時時刻注意要點,這樣才能逐漸進步。
我叫龔梓楊,今年11歲,是匯文實驗學校四(5)中隊的一名少先隊員,最近被稱為濟南一絕的非遺項目侯氏社火臉譜走進了我們學校,我榮幸地加入到了這個社團。首先在張老師的講解下我們對這項非遺項目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臉譜了。上課使用的臉譜模板都是老師親手裁剪出來的,參照填色參考小紙片,讓我更好地了解了侯氏臉譜并體驗了制作過程,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通過社團的活動,我陶冶了情操,培養(yǎng)了耐心仔細的習慣。
我是匯文實驗學校四(1)中隊的馬韻涵?!昂钍仙缁鹉樧V”走進了校園,我有幸加入到了侯氏社火臉譜社團。剛加入社團的時候我很高興,可以在紙糊面具上涂任何顏色,感覺特別新鮮好玩。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臉譜,在制作過程中老師說先用勾線筆畫出輪廓線軸,兩邊要對稱。然后就是上色,上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涂色過程中顏色要均勻,不然會影響整個臉譜的美觀。通過學習了解“侯氏社火臉譜”并體驗制作過程,讓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是四(3)中隊的張魯豫,這學期學校開展了候氏社火臉譜的社團。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有幸參加了社火臉譜社團。走進臉譜社團課堂,我看到了一張張栩栩如生的臉譜,威武剛毅的武財神關公、善良忠誠的文財神比干……我被惟妙惟肖的臉譜所震撼。伴隨著社團的學習,臉譜在我的筆下一點一點有了色彩,我也成功地制作了一張比較漂亮的臉譜。通過社團的學習,自己親手繪制社火臉譜,讓我更好地了解了侯氏社火臉譜的藝術價值,對齊魯民俗藝術有了更深的理解。
校長寄語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體現(xiàn)在詩詞歌賦的雋永,而且深深印刻于傳統(tǒng)工藝的精巧。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更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了解、傳承這些凝聚智慧的文化瑰寶。侯氏社火臉譜是山東省的傳統(tǒng)手工藝術珍品,被譽為濟南一絕。希望你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參與,領略其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擁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校長 付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