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看到網(wǎng)上流傳的一張孤獨等級表,排在最末位的是一個人去做手術,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個人逛超市,還有一個人吃飯等等。我偶爾和好友談起一個人的周末,她語氣略帶同情又有些驚訝:“都沒有人陪你嗎?下次可以叫上我呀!”我笑著委婉地拒絕了。
一個人很奇怪嗎?我并不覺得。與其勉強自己融入一個圈子,不如好好放松下來,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我仔細想想,這樣的日子好像并不多。小時候,總覺得獨處是一種錯誤,害怕別人詫異的眼神和同情的話語,只好迫切地奔向人群里。這樣,既忽略了世界,也忽略了自己。
從初中開始,我便不喜歡與別人打交道。那時的我剛從農(nóng)村轉到城市讀書,內(nèi)心的敏感與自卑讓我拒絕與人交流,只能整日與書為伴。到了高中亦是如此,不過我不再因此而封閉自我,有時遇見熟人會禮貌地打招呼,偶爾和同學一起去吃飯、聊天。但更多的時間,我是與自己為伴,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
即便如此,我仍很享受這樣寧靜的時光,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希冀。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坐在飲品店里靜靜地觀察路人,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的細節(jié),然后將這些記錄下來;或是在書店里看一下午的書,同時在好聽的音樂里尋找一方凈土。越長大越發(fā)現(xiàn),有些事只想一個人去做,比如去旅行,比如看一場期待已久的電影,比如邂逅一道美食,而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只有我自己知道。因為一個人的精彩,才能與全世界相愛。
上個月,我和姐姐、姐夫去游泳。在他們寄存東西時,我和檢票大哥聊了起來,問他:“一個人站在這里檢票,會不會無聊?”檢票大哥笑了笑,半玩笑半認真地說:“不會啊,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件很快樂的事,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也很尊重這份工作。”聽了他的話語,我若有所思。
換上泳裝后,我跳進了泳池,讓水沒過自己的腦袋。那一刻,周圍的喧囂全被隔絕,耳邊只剩下緩緩流動的水聲,我的內(nèi)心一片寧靜,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人。我突然醒悟:正是因為年少輕狂,我才敢肆意地把自己扔進孤獨里,邂逅成長!
每個人都是一顆飄浮的小小星球,都有一段自己的路要走。愿所有人都能積攢起足夠的勇氣,能無畏地闖蕩天地間,亦能在深夜里點亮一盞溫暖自己的燈。
(指導老師 付 勇)
老師點評:
在多數(shù)人的眼里,孤獨代表的是一種寂寞,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楚。然而,在作者的筆下,孤獨是一種內(nèi)心寧靜的美妙享受,這就彰顯了作者視角的獨特、思想的深刻。文中那一路成長的歷程,都十分有力地告訴了我們:內(nèi)心寧靜的孤獨,是人生前行路上的一筆財富。那么,就讓我們好好地享受這種孤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