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在窗外扯著嗓子鳴叫,喚醒了一樹又一樹的夏風。我趴在窗臺上,久久凝視著對面那扇緊閉的窗戶,模糊的身影逐漸清晰……
每個孩子打小都會被父母或老師安排和“別人家的孩子”一同成長。在你游戲時、在你偷懶時、在你考砸時,這個天賦異稟、意志堅強、聰明勤奮的孩子便會如影隨行。
記得二年級的暑假,我報名參加了美術(shù)興趣班,在這里我和對窗那個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傳說中的孩子不期而遇。那時的我很單純,單純到以為滿世界的彩筆只有24色,到這里后才發(fā)現(xiàn)“別人家的孩子”帶的都是36色的。
興趣班的美術(shù)老師是個恬靜、溫柔的女生,連續(xù)兩期的暑期學習中,這個如詩如畫般的老師都沒能給我一個“蒙娜麗莎的微笑”。夏陽、綠樹、知了以及房檐下不停吐著舌頭的小狗,都是我畫中的景象,畫板上的景物平淡無奇,了無新意?!皠e人家的孩子”滿眼都是宇宙空間、星際冒險等充滿著想像力的色彩,這讓老師贊嘆不已,但也讓我平添了些許羨慕和不服。
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是緣于小時候的這種不服,我對超越“別人家的孩子”有種瘋狂的執(zhí)著,除了棋琴書畫,還有榜上的分數(shù)。
貼在教室墻上的成績單便是父母和老師臉上的晴雨表,心情的好壞幾乎被“別人家的孩子”決定了,有時春暖花開,有時天寒地凍.有時電閃雷鳴。初二時有幸代表學校參加了全縣的數(shù)學競賽,被寄予厚望的我竟然墊底了,老班及數(shù)學老師輪番找我“談話”,雖說只是初冬,但感覺刀郎“2002年的第一場雪”恐怕要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了;初三直升生資格選拔,六次考試中有三次在年級20名開外,一直名列前茅的我自己都蒙圈了,把父母和老師都驚出了一身冷汗。真是沒有競爭就沒有傷害,然而就在這一次次的“傷害”中,孩提時代的“別人家的孩子”已經(jīng)很少在父母和老師的口中聽到了。
可惜好景不長,當我踏入高中校園,才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別人家的孩子”全都聚在了一起,第一次的月考成績讓我心塞了好一陣子,初中時幾乎所向披靡的雄心壯志,在年級百名外的排名下瞬間蕩然無存。在這個高手如云的新校園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這時一個神奇的孩子被父親安排到了我的身邊,她就是2007年廣西文科狀元林麗淵?!吧细咧袝r,我把玩了7年的游戲刪除了,把每晚海聊的QQ關(guān)閉了,每天兩套試題,每周兩篇作文。比效率,拼意志,以前都是被鬧鈴驚醒的,當時是被‘北大’的夢想喚醒的?!绷蛀悳Y如是說。憑借三年的堅持不懈,林麗淵順利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未名湖畔續(xù)寫著她輝煌的青春。
是的,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不奮斗不青春。在日復(fù)一日的追逐和超越中,幸運之神降臨了,期末聯(lián)考時全縣文科第一名躍然眼前。我原想收獲一縷夏風,回報卻是整個夏天。
又是一年暑假時,蟬在窗外依舊肆意地鳴叫。我佇立在窗前,目光投向?qū)γ婺巧热匀痪o閉的窗戶,木窗框看起來有些脫漆變色,但在夕陽的余暉下顯得斑駁而又和諧,窗后的身影恍惚間與自己的模樣重疊……
“別人家的孩子”是我遠航時的燈塔,“別人家的孩子”是父母和老師滿滿的愛。感謝“別人家的孩子”盛裝蒞臨我的青春!感謝父母和老師的愛陪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