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晚,15歲的少年小磊騎著一輛摩托車在珠海平沙鎮(zhèn)平沙三路自東往西飛馳。摩托車到達平沙計生辦路段時,前方一輛泥頭車在中間車道突然向右變道,準備在前方路口右轉。由于摩托車速度很快,當時已來不及剎車,小磊握緊車頭迅速往右一偏,想躲過泥頭車,繼續(xù)向前駛。向右這一偏,卻使摩托車失去了控制,小磊連人帶車飛了出去,撞上路基后騰空好幾圈,然后重重摔在地上一動不動。
隨后,高欄港交警大隊認定:泥頭車司機沈某與小磊各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最終泥頭車司機沈某承諾向小磊父母賠償事故損失費用51萬元。
兩車根本沒有接觸,為何泥頭車要負事故責任,而且是同等責任?
高欄港交警大隊沈警官這么解釋:雖然泥頭車和摩托車沒有接觸,但沈某駕車由中間車道向右變道轉彎,與小磊的避讓舉動存在因果關系,導致了摩托車摔倒的損害后果,對事故的發(fā)生起了作用;而小磊無證駕駛無號牌摩托車并超速行駛,未按規(guī)定戴安全頭盔,也有一定過錯,因此兩人各承擔事故的一半責任。
另外,沈某駕駛的泥頭車還存在嚴重超載、部分機件和設施損壞缺失等問題。他的B2駕駛證被降級為C1。
許多人以為,車與車或車與人之間要發(fā)生碰撞才算是交通事故,其實不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從交通事故的定義看,是否“接觸”并不是構成交通事故以及責任承擔的前提條件,只要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該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并起到了作用,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據新浪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