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時,訪華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用了“不忘初心”來表明日本在處理中日關系上的態(tài)度?!叭毡驹敢约o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jié)40周年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牢記原點,不忘初心,本著戰(zhàn)略互惠精神和‘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gòu)成威脅’共識,推動日中關系邁向新的階段?!焙右罢f。“不忘初心”這四個字從日本外相的口中說出時,它所傳遞出的信息也格外耐人尋味。
近日,日本頻繁傳來微妙的信息,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眾議院全體會議發(fā)表新年施政演說,表明了改善日中關系的強烈意愿,他還提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稱“將展開合作,滿足亞洲的基礎設施需求”。面對日本人伸過來的“橄欖枝”,我們是接還是不接?
這些年安倍通過他的所作所為,成功地給中國人留下了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兩面三刀的印象。去年12月4日,安倍明確表示,日本可以同中國就“一帶一路”大力合作,稱“日本和中國是割也割不斷的關系”。次日,60多個國會議員就跑去參拜了靖國神社;“一帶一路”峰會,安倍派遣自民黨干事長參加,表達了許多友善,轉(zhuǎn)頭就琢磨著聯(lián)合澳大利亞、印度搞美國推出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qū)戰(zhàn)略構(gòu)想。所以這一次,日本有多少誠意呢?
如果安倍真有誠意,怎么說也不可能搞出“印太”這回事。但要因此就說日本人全是虛情假意,好像又有點不客觀。曾有業(yè)內(nèi)專家指出,安倍早在一年前就有改善中日關系的打算。對兩國關系的回暖,安倍的確是樂見甚至是迫切的,而且很早就在計劃中。
安倍已經(jīng)干了六年。按照自民黨傳統(tǒng)的規(guī)矩,做完兩個首相任期他就該卷鋪蓋走人了,而且去年兩個學園丑聞讓他的支持率一度跌破30%。但是安倍還準備再干三年,所以他得拿出很像樣的執(zhí)政亮點,才能保住自己的首相大位。但日本經(jīng)濟這兩年的真實增長乏力,前幾年“安倍經(jīng)濟學”的“三支箭”帶來的增長動能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思來想去,只有在中日關系上做出點文章,恢復中日經(jīng)貿(mào)合作的熱度,才能有效地提振日本經(jīng)濟。
此外,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周年,2019年日本要換天皇,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案頭擺著這么一堆大事,安倍無論如何都不能在中日關系上出問題,他尤其需要一個積極改善的中日關系。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來看,安倍這次應該的確是想改善中日關系的,但為的是日本的國家利益,因為這對他自己的執(zhí)政有利。(綜合《新京報》、新華社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