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時光走得多么匆忙,我的記憶中總會閃現(xiàn)高三那年寫過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抽屜里一堆堆散發(fā)著淡淡清香的空筆芯,以及夜晚在光榮榜前仰望時被昏暗的燈光拉長的影子。
有時在街上吃完飯,總會看見一群學生背著書包,睡眼惺忪地埋頭吃著早飯。那時,我和他們一樣,懷著對大學的憧憬,刻苦奮戰(zhàn)。由于初中成績優(yōu)異,我升到了我們市里最好的高中,也可能是因為初中老師告訴過我,進了這所高中就等于一只腳邁進了大學的校門,所以,身處重點班的我很驕傲自己的成績,拿著比別人高幾分的成績自命不凡。
那時真的很驕傲,因為我的高中前面有一個重點的形容詞,仿佛比別人高一等,再加上外界對我們高中的推崇,我甚至認為我的成績在班里完全可以碾壓所有人。于是高一一開學我就興致勃勃地跑到班級后面去看排名表,可是鐵錚錚的現(xiàn)實無疑給我潑了一盆冷水,因為我的成績在班里連前20名都沒進去,班里一共有66個人,班級第1名也是全校第1名。那一次,我望著排名表上的成績呆呆地說不出來話,也許在以前,驕傲自大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那時班主任給我們開班會告訴我們,如果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好好學,那就自覺地回到普通班。我不知道那時他是為了激勵我們,只記得當時我倍感壓力,好不容易得到的榮譽,還沒嶄露頭角,就扣上“碌碌無為”的稱號。不過班主任說的那些話還是讓每個同學都警覺起來,很多同學都開始為自己打氣,在桌上貼各種各樣的勵志話語。
我從來不害怕考試,但是那時侯特別害怕,因為一天考7次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排名表不是那么固定,每一輪考試的結(jié)束,都是改朝換代的開始,沒有人擔心自己會不會一直倒數(shù),因為可能上午排名是十幾名,可能下午進入了前10名。而且我們的考試有時是全面考試,有時是針對每一單元的考試,這樣誰都有可能是倒數(shù),所以每一個人都力爭上游,都不想淪為別人的笑柄,或者成為班主任嘴里的反面案例。
雖然我的成績一直很穩(wěn)定,但是我也有意料不到的時候,而且那時候,正好趕上以成績來調(diào)座位的時候,可笑的是,人都有犯糊涂的時候,那一次是第二天考文綜,而第一天的我腦抽地把英語單詞和詞匯背了很多,而且還是很滿足地進入睡眠。第二天考試的時候,直接蒙了,甚至覺得自己頭一天穿越了時空,不過那一場考試的確是黑暗的,有好多會的題目,卻一時想不起來,總感覺時而離正確答案很近,時而很遠。
毋庸置疑,那一次考試,我考了班級倒數(shù),抱著一摞兒書被擠到了后排,原本的座位被新的面孔占有了。那時真的很氣憤,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自責,因為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自己很多缺點,比如,很多知識沒有穩(wěn)固,就逐漸淡化了,而且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等。
而且就這些小毛病,我足足用了1年多的時間去調(diào)整。那時候自己負面情緒也特別多,總是感覺沒有一個人支持我,而且自己的生活似乎永遠是那么渾渾噩噩的,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等等,盡管有些想法跟我無關(guān),但是我還是無法控制更多的情緒冒出來。
直到英語老師找到了我,她說:“你單詞可以啊,估計是咱們班詞匯量掌握最多的一個學生?!币驗槊看慰加⒄Z,我的單詞拼寫幾乎沒有錯過,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卻仿佛讓我在迷茫中看到了曙光。因為爸媽一直工作忙,從來沒人鼓勵過我,或者夸獎我,而她的那句話,反而是莫大的安慰,因為第一次有人這樣肯定我。
那時,我切斷了一切負面情緒,盡可能地忽略它們。不允許自己有半點遲疑,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備考生活。我知道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患得患失,所以我不再強求自己做事情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地積累和完善自己。對于我的薄弱學科,我沒有太多心思去給它制訂各種復習計劃,而是大量做題。記得我在一個月之內(nèi)做了幾十套高考沖刺題,用掉了10包筆芯和兩本草稿紙。不過到最后收獲最大的就是當達到某種程度,會突然感覺一切很簡單,它總是那幾個知識點來回變換形式,只要抓住規(guī)律,就可以拿到分數(shù)。對于文綜,我逼著自己背誦,有時記不住,都會急得直捶墻,含著淚背。
也許是慢慢地適應了這種生活,情況開始慢慢好轉(zhuǎn),我突然發(fā)覺那種生活也不是那么無趣,而是很精彩,因為可以每天看著自己進步。最后一次模擬考試,我的成績也逐漸穩(wěn)定在500多分。那段時間壓力也特別大,教室里每個同學幾乎都是頂著黑眼圈,一摞摞超厚的學習資料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班主任也給我們打雞血:社會的殘酷不亞于高考的廝殺,如果你們通過了高考,那以后就能抵擋住社會的殘酷。那時候,幾乎每個晚自習都有人在默默哭泣,雖然聲音很細微,可無不牽動著每一個學生的心。
每一天都是同樣重復的生活,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每個同學的桌子上都有風油精,還有西瓜霜含片,還有一本本勵志書籍,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想找一點慰藉。
我絞盡腦汁想各種方法鼓勵自己,在床頭的白板上寫各種安慰自己的話,還貼了很多大學的照片。盡管這些是星星點點的希望,但我相信終有一天,它們可以為我構(gòu)成一幅燎原之景。
隨著百日誓師大會的落幕,復習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我不再做題,而是開始看書,在心里捋那些知識點,有時也會在寧靜的午休時間,給自己沖杯咖啡,聽著英語單詞聽力,搬個凳子坐在欄桿旁邊,靜靜地享受難得的愜意。
也許是自己后來的心態(tài)起了作用,那幾天考試,我很平靜,完全沒有因為它的特殊性而亂了陣腳,相反非常輕松,像是在履行某種義務一樣。高三是一段用汗水交換未來的旅程,我已經(jīng)竭盡全力,至少考完后在校門口買了一大塊西瓜狂啃的樣子可以看得出來。
后來,我如愿去了理想的大學,坐在遠行的列車上,隨著面前的景物一一遠去,我不自覺地流下最后一次眼淚,但那種眼淚并不是苦澀的,而是甜蜜的。
作家廖一梅在書中說道:“相信我,上天會厚待那些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如果你們愛什么東西,渴望什么東西,你就去愛吧,去渴望吧,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愿望,你就是不可戰(zhàn)勝?!备呷褪侨绱?,只要你渴望,一路上只要義無反顧去追尋,所有要跋涉的路,終會讓你刀槍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