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旁的銀杏葉黃滿了整個枝頭,我曾無數次夢想過,陌上花開的時候,樹下折葉的人群里會有我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很多人一樣迫切而單純,但我的目光比其他人更加迷茫和惶恐。那年,我高三。
“十年一搏六月夢,贏得寒窗錦繡程?!笨墒鞘旰翱嘧x,我得到的卻幾乎是一塊銹鐵般的自欺欺人。當時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父母并沒有多言,也沒有任何人指著我的鼻梁骨罵我,說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碌碌無為地揮霍一輩子。這些都沒有,一切都是以靜默的景象呈現在我面前。我甚至那時以為他們已經放棄了我,就像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一樣,然后是極其嘲諷般的不屑,那種不屑并不是不甘,而是自認為的一種灑脫。
雖然落榜,雖然沒人指責,雖然一直裝作灑脫,可是,再無所謂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底線。一切就像滑梯一樣,一路上放肆張揚地笑了下來,最后終于到達最深最平的地方,重重地甩了出來。
也許,人只有在狠狠摔了一次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有時候總要摔些跟頭,才能學會繞道走。這個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卻讓我耗費了整整一年,直到最狼狽不堪的時候才明白它。一年時間可以讓無數新生兒學會走路,一年可以讓無數高考生度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期,一年時間可以讓世界首富賺更多的錢??赡且荒?,我只得到了一句話,就是,若不想讓一切付諸東流,那就重新開始,所幸,這一切并不晚。
再次整理行囊,重新踏進曾經浴血奮戰(zhàn)的教室,看著朋友圈一大批在炫耀通知書的同學,我選擇了靜默。的確,那真的是一個靜默的時代,課堂上只有翻卷子的“呼啦”聲和寫字的“沙沙”聲,那也是一個壓抑的時代,所有五彩斑斕的童話都變成支離破碎的黑白膠片,歡快的笑聲都逐漸塵封……幸運的是,我并沒有放棄。
就那樣悄無聲息地開始了我的“高四”,比高三更加艱難的征途。班里大多都是應屆生,只有5個復讀生,值得諷刺的是,當我問及他們復讀的理由,他們只是淡淡地說,“那個一本的院校不是我喜歡的,所以回來重新復讀了。”這個回答雖然簡短,但卻像冬日的寒風無情地拍打在我的臉上,又痛又辣。當他們問及我復讀的原因時,我隨便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雖然很虛偽,但那時我不得不扭曲甚至遮蓋部分真相,來維護心中那一絲的尊嚴。看著他們談笑風生,我的目光如同螻蟻一樣,也許他們隨便一發(fā)力,我就被無情地碾壓到粉身碎骨。
在高三,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并不是那么淺顯,可在“高四”,這個道理就像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一樣。假如依舊碌碌無為,拿不出成績,即使老師不指責,自己也會被推上班級的輿論風口,然后被整個群體無情地拋棄,甚至被掛上“異類”的稱號。所以一到“高四”,我收起了曾經的鋒芒,因為它并不能給我現實中的成就。我害怕“高四”再依舊云淡風輕地過去,更害怕父母更加失望的眼神。
對于“高四”的學生來說,每天都是復習,老師給應屆生講的課程,對我們來說就是查漏補缺。在高三的時候,我習慣了老師的“嘮叨講課法”。所以那時上課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tài),一節(jié)課下來,感覺自己都聽懂了,其實全部都是囫圇吞棗,真正吸收的沒有多少。所以“高四”一開學我就知道了這個錯誤,每次聽課的時候,都認真地做筆記,不懂的地方,直接用其他顏色的筆做記號,下課的時候就跑去問同學,問老師。對于應屆生來說,復讀生好像有故事一樣,所以他們也特別熱衷跟我們接觸,常常不會的題,大家都可以聚在一塊兒討論。而對于老師來說,你都付出比應屆生還努力的勁頭,老師也會付出更多的精力去輔導你。
那時,我已經完全從高三落榜的悲痛中走了出來,而是把那段失敗的過往通通裝進肩上的行囊,時刻提醒自己,背后是萬丈深淵,不要回頭。就這樣大概過了兩個多月,我的成績開始大幅度地提高,高三遺漏的大多知識點,被我一一解決。媽媽害怕我會貪玩,再次回到原點,于是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讀,我也從住校生變成了走讀生。后來覺得,她這個決定真的很正確。如果你想要改變,想要努力學習,卻沒有太多的自制力時,就需要采取最有效的辦法借助外力來約束自己。而且媽媽跟我在一起,每次回家,我就開始刷卷子做題,生怕她看不見我改變的決心。
那時,我盡可能不去想曾經那個和我失之交臂的大學。可有一次夜晚,當我把一杯杯咖啡灌入喉嚨的時候,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個心儀的學校。既迫切又渴望,那種覺醒的震撼仿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你只能通過結果來想象,也只需要通過結果來實現。那晚我在日記里寫,再次試試吧。我只想試試,試一試自己這一年會不會見效,即使不見效,我也無悔。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么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只是抱著一個念頭,試一試。然后迎來了一生中最震驚的一段時期。之所以說它震驚,是因為就像難以想象唐僧不再啰唆、孫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貪吃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5點早自學上課到晚上10點半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wěn)穩(wěn)、踏踏實實的人可以是我。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的,真的沒有說起來那么簡單的。
這個過程很痛苦,仿若靈魂脫離軀體一樣的煎熬,可是不忍受破繭的痛,怎能擔起展翅的美呢?更何況我已經經歷了一次。有時常常坐著坐著就忍不住犯困,心開始浮躁,眼神也開始飄離,好幾次差一點兒就要放棄。只是,在那個最危險的邊緣晃蕩的時候我總是壓一壓,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就快結束了。其實說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話: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
最后,我還是迎來了那期待已久的高考。至今我仍記得考完之后的感覺,抱著書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恍惚地想真的考完了嗎?
沒錯,我考上了那一所曾經和我擦肩而過的大學。那一次,我緊緊地抱住錄取通知書,生怕它再次從我手中溜走。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激揚和吶喊的沖動到了頂點不是平靜,而是會掀起千層浪。因為,上天不會辜負為了夢想而付出的人,這個世界也不會因為夢想多而變得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