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木薯是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重要經濟作物,種植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區(qū),全國年種植面積700萬畝左右,年產鮮薯約900萬t。為提高廣西木薯的產量與品質,就必須重視木薯品種的選育,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南寧、平南、武鳴、合浦四個木薯中試示范基地的試驗,得出結論:桂熱7號的長勢、產量都比華南205要好很多,是值得推廣的木薯品種。
關鍵詞:木薯;桂熱7號;華南205;種植試驗
中圖分類號:S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7-0219-02
引 言
廣西是我國最大的木薯產區(qū),年種植面積450萬畝,年產鮮薯600萬t,約占全國總產的70%。木薯淀粉工業(yè)是廣西特色產業(yè)和優(yōu)勢產業(yè)之一,廣西現有木薯淀粉加工廠50多家,以木薯為原料的酒精廠20多家,每年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的產量分別達到70萬t和20萬t,均占到全國的80%左右,其深加工產品有變性淀粉、檸檬酸、味精、山梨醇、冰醋酸等,隨著產業(yè)的不斷拓展,其深加工產品已達上千種,廣泛應用化工、醫(yī)療、軍工、食品等行業(yè)。廣西木薯淀粉和酒精產業(yè)對木薯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
1 現狀分析
近年來木薯病蟲害日益嚴重,2011年朱砂葉螨、單爪螨等危害導致我國木薯主產區(qū)武鳴縣嚴重減產,細菌性枯萎病也在武鳴、平南、合浦等地開始出現,面臨大爆發(fā)的危險,木薯病蟲害日益嚴重,如果沒有好的抗性品種,將是對木薯產業(yè)的滅頂之災。只有加快育種進程,加大育種投入,選育出更多、更高產的優(yōu)良品種,調整木薯品種結構,實現木薯品種良種化、專業(yè)化,才能實現較高的綜合收益,才能提高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桂熱7號為從從國際熱帶農業(yè)中心(CIAT)引進的一批木薯種質資源,經多年品種比較試驗,從中選育而成,于2015年6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會的品種審定。該品種表現良好,直立高位分枝,結薯集中,大薯率高,適合機械化收獲,高淀粉含量,抗病蟲優(yōu)異,抗寒性較好。歷年品比試驗平均鮮薯產量2818.32kg/畝,對照華南205增產16.27%。品質方面,桂熱6號的淀粉含量為29.5%。桂熱7號在產量、淀粉含量、總淀粉產量、抗病蟲能力、抗寒性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適合在全國所有木薯植區(qū)推廣種植。本項目通過采用快速繁殖技術,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將新品種桂熱6號進行多點中試和生產性示范,熟化新品種的快繁技術和高產栽培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于生產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國木薯的單產水平,帶動種植業(yè)、淀粉加工業(yè)、飼料工業(yè)和精細化工業(yè)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從而促進整個木薯產業(yè)的發(fā)展。
2 中示試驗方法
木薯原產于熱帶地區(qū),生長發(fā)育過程要求高溫、多濕和充足的陽光,喜濕潤怕積水,最適于年降雨量1000~2000mm且分布均勻,土壤類型為沙壤土的地方生長。根據木薯生產環(huán)境的要求,選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地點建立木薯中試示范基地。
南寧、平南、武鳴、合浦四地位于廣西的木薯主產區(qū)中,所處的緯度、氣候、土壤、環(huán)境及木薯種植水平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這四個地點的資源環(huán)境和木薯種植情況進行調查,選定在南寧市興寧區(qū)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木薯基地、貴港市平南縣新橋農場、南寧市武鳴區(qū)平等村和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zhèn)下峰門建立木薯品種桂熱7號中試示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內,以木薯品種桂熱7號為示范品種,進行大面積示范種植;以木薯品種華南205為對照品種,隨機選取若干個田塊,進行小面積種植,與桂熱7號形成對照。各中試示范點的種植示范面積見表1。
廣西的適植期為2月下旬至4月上旬,各中示示范點的播種植日期如下:
南寧:2017年2月25日~2017年2月26日;平南2017年3月27日~2017年3月28日;武鳴2017年3月20日~2017年3月22日;合浦:2017年3月17日~2017年3月18日。
播種時選擇充分成熟、粗壯密節(jié)、髓部充實并富含水分、芽點完整、不干枯、無病蟲害的主莖作種苗。在一條種莖中,選擇主莖的中、下段,種莖長15~20cm,留5~6個芽點。
桂熱7號株形直立高位分枝,可適當密植,也可間作其它作物,一般株行距為0.8m×1m或0.8m×0.8m,畝植800~1200株。
各中示范點的各植密度如下:南寧:平地種植,株行距1m×0.8m;平南起壟種植,一壟雙行,株行距1m×0.8m;武鳴起壟種植,一壟雙行,株行距1m×1m;合浦平地種植,株行距1m×1m。
四個中試示范點均按以下方案施肥,基肥100kg/有機肥,種植后30d追肥30kg/畝復合肥(15:15:15),90d再追施9.5kg/畝尿素(N≤46%)和7.5kg/畝氯化鉀(含K2O≤60%)。植后發(fā)現缺苗即時補苗。
種植后長勢記錄方法:定期到現場進行查看,測量株高,觀察長勢和病蟲草害情況。
株高的測量方法:在各示范基地內,以木薯品種桂熱7號為示范品種,木薯品種華南205為對照品種,隨機選取3組田塊,每個田塊約0.1畝,對田塊內的全部木薯的株高進行測量,然后平均測量數據。測量工具為鋼卷尺,從木薯植株頂端到露出地面部份的距離為株高。以測量的日期為順序記錄數據,各試驗點的各時期記錄結果如表2~5。
表中的最后一列的日期也是收獲測產的日期。
測產方法:以木薯品種桂熱7號為示范品種,木薯品種華南205為對照品種,隨機選取3個田塊,每個田塊約0.1畝,對田塊全部木薯進行稱重測產,然后折算畝產。
結果分析:
從表2~5中可以看到,無論在何地種植,桂熱7號的平均株高比對照華南205要高。其中南寧示范點的桂熱7號和華南205在9~11月間出現加速生長的趨勢,而其他三地的兩個品種的加速生長期都在6~9月間,9月以后生長趨緩,11月以后株高基本平穩(wěn)。桂熱7號的在四地的平均株高為361.5cm,其中武鳴示范點的長得最高,達420cm,合浦示范點的最矮,為317cm。華南205在四地的平均株高為290.5cm,其中武鳴示范點的長得最高,達336cm,合浦示范點的最矮,為220cm??梢姽馃?號長勢要比華南205高。
測產方面,將桂熱7號與華南205在四地的畝產制成統計圖1。
從測產結果說明,除武鳴示范點外,其他三地的桂熱7號的畝產量均比華南205高出20%以上,武鳴縣種植的木薯品種長時間以來都是以種植華南205為主,華南205在武鳴縣有廣泛的適應性,而桂熱7號是新引進至武鳴縣進行示范種植的品種,適應性相對于華南205來說稍顯不足,因此,桂熱7號在武鳴示范點較華南205增產不明顯。其他三地桂熱7號與華南205均是引進種植的品種,對環(huán)境適應性相當,因此產量差異較明顯。
3 結 論
通過以上結果分析,桂熱7號無論從長勢還是從產量上,都比華南205有更好的表現,是值得推廣的木薯品種。
項目名稱:廣西科技重大專項木薯品種桂熱7號中試示范(桂科AA16380012)。
參考文獻
[1]張林輝,宋記明,等.不同株型木薯品種的不同種植密度試驗[J].中國熱帶農業(yè),2015(02).
[2]穆惠榮.新品種引進注意事項[J].中國種業(yè),2008(03).
收稿日期:2018-5-4
作者簡介:黃建祺(1982-),廣西南寧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木薯育種與栽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