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地質找礦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分析,主要表現在缺乏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資產的投入結構需要調整及專業(yè)型地質找礦人才匱乏等方面,且提出地質找礦過程的合理解決措施,為地質找礦工作的持續(xù)開展與管理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地質找礦過程;礦產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7-0212-02
我國具有豐富的地質礦產資源,對現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地質找礦工作更需要基于市場變化的需求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達到地質找礦工作的目標。相較于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當前我國地質找礦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管理工作模式不夠完善,資產投入結構不夠合理等等,需要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地質找礦工作開展的需求加以分析,進而切實改善問題,促進我國地質找礦工作質量的持續(xù)提升。
1 地質找礦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縱觀當前地質找礦工作的期間開展情況,其問題突出表現在缺乏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資產的投入結構需要調整及專業(yè)型地質找礦人才匱乏等方面。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
當前很多區(qū)域的地質找礦單位在實際工作期間存在著管理工作制度比較匱乏的情況,致使整個管理局面處于混亂、松散的狀態(tài)下[1]。缺乏健全的約束制度、獎懲制度情況下,則會致使很多找礦工作人員實際工作期間積極性較差、團隊意識不足等,長此以往將會對地質找礦工作的整體效果產生較大影響。
地質找礦過程中,需要在民明確國家與地方管理制度、發(fā)展機制的基礎上,基于實際的工作情況制定清晰的管理計劃,適當將約束機制、激勵機制等融入到日常工作期間,發(fā)揮日常工作調節(jié)的作用價值,保持每一位地質找礦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地質找礦工作質量的持續(xù)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1.2 資產的投入結構需要調整
若想促進地質找礦工作的有序開展,則需要保證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的有效投入,但是結合當前的地質找礦工作發(fā)展現狀來看,卻多存在著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2]。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地質調查資料予以完善,盡管當前很多地質找礦單位中找礦技術比較先進,但是實際地質工作中經驗匱乏,資金投入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地質找礦的整體效果,不利于地質找礦工作的有序開展。
1.3 專業(yè)型地質找礦人才匱乏
地質找礦工作比較復雜,具有系統(tǒng)性、繁雜性特征,每一位參與地質找礦的工作人員均需要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且基于自身的挖掘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整體工作的質量[3]。但是在實際的地質找礦工作中,卻存在著地質找礦工作人才比較匱乏的情況,僅僅片面融入先進的地質勘察技術,但是缺乏有效的人力激勵制度,且很多地質找礦工作人員存在著自身基礎理論知識比較匱乏的情況下,需要加強人才管理的重視程度。
2 地質找礦工作的發(fā)展措施分析
地質找礦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地質找礦管理制度;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準確分析礦區(qū)地質情況及強化人才培養(yǎng)力度,建立礦物信息評價檔案等方式,提升地質找礦工作的質量。
2.1 加強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地質找礦管理制度
新時期背景下,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地質找礦工作的資金投入,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保障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展開[4]。政府投資或引入民間資本,設立地質找礦工作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找礦隊伍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5]。
地質找礦工作環(huán)境多比較復雜,在實際的工作期間,地質勘察隊伍需要基于實際的建設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在設備、人員以及資金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保證地質勘察工作的有序開展[6]。在資源分配過程中,需要堅持整體性發(fā)展原則,更加重視國家勘測項目的開展,完善行業(yè)監(jiān)督與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地質找礦行業(yè)管理體系,切實發(fā)揮地質找礦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制度應用的價值,規(guī)范每一位勘測隊伍和勘測人員的行為,且發(fā)揮及時、有效監(jiān)督管理的作用,使地質找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通過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激發(fā)勘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地質找礦工作的有效開展。
2.2 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準確分析礦區(qū)地質情況
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地質找礦技術也需要不斷予以創(chuàng)新,基于礦藏的情況、條件等進行管理,基于開采目標選擇綜合管理技術。結合當前地質找礦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將更多科學技術與理論體系融入其中。①基于巖石性質差異金鑫該分析,明確其構成規(guī)律。②則需要應用現代化機械設備,形成科學的找礦體系,進而提升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③還可以構建信息系統(tǒng),提升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為后續(xù)各項決策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如圖1所示,地質找礦工作中可以通過數據建模的方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層、斷層等進行分析,生成剖面地表模型、剖面地層邊界等,通過人機交互、軟件構建的方式,建立區(qū)域地質三維模型,為地質找礦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保障。
再如地質找礦工作中,還可以將X熒光分析技術、甚低頻電磁法等融入其中。X熒光分析技術在地質找礦工作中的應用,能夠對礦產元素的成分進行準確定位,其工作原理在于某些物質在收到光線激發(fā)后,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發(fā)出比所激發(fā)光波更長的熒光,通過激光、射線的差異性展開找礦工作,為深部找礦提供依據。
2.3 強化人才培養(yǎng)力度,建立礦物信息評價檔案
地質找礦工作是工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前提,與當代經濟的發(fā)展也具有直接關聯,而人才的培養(yǎng),則是提升地質找礦整體工作質量的重要方法。在實際的地質找礦工作期間,需要構建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打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基于實際的地質工作開展現狀進行分析,培養(yǎng)人才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地質找礦工作可以堅持“優(yōu)勢互補,相互合作”的原則,將各類新知識、新技能、新模式融入到地質找礦工作中,將采礦管理技術、管理理念與實際工作相互融合,注重人才培養(yǎng)與人才聘請,逐漸壯大地質采礦工作人才團隊,增強整體工作團隊的實力。
地質采礦工作開展期間,勘測人員需要基于采礦周圍的自然條件、地質條件以及居民的生活特點進行數據調查,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數據信息,且找到與地質相關的信息內容,為采礦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線索??辈斓V產期間,可以建立礦物信息綜合評價檔案,綜合分析自然條件、礦產儲量、經濟成本等信息,進而為地質采礦工作設計最優(yōu)化的方案,科學展開勘察工作,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應用的優(yōu)勢。
3 結束語
地質找礦工作與現代經濟發(fā)展之間具有密切關聯,在地質找礦工作期間,需要相關工作部門與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地質找礦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地質找礦管理制度;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準確分析礦區(qū)地質情況及強化人才培養(yǎng)力度,建立礦物信息評價檔案等方式,不斷提升地質找礦工作的質量,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技術相互融合,為現代地質找礦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成文,牛奕棋,戚興虎.IED2000型手提式多元素分析儀在卡拉先格爾一帶地質找礦過程中的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17,29(12):84~88.
[2]趙世煌,宋煥霞,陶奕冶,等.地質找礦過程中實物地質資料的再利用:以貴州省威寧-水城鐵多金屬為例[J].中國礦業(yè),2017,26(S2):97~101.
[3]路隆煒,李 鵬.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中的難點及困難問題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08):141+143.
[4]劉子晗.采用多種地質找礦手段在地質找礦中的綜合應用解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3):149.
[5]楊振彪.多種地質找礦手段在地質找礦中的綜合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24):187~188.
[6]劉德長,葉發(fā)旺,趙英俊,等.地質找礦中遙感信息的綜合研究與深化應用——以鈾礦為例[J].國土資源遙感,2011(03):14~19.
收稿日期:2018-3-17
作者簡介:韋宗格(1965-),男,大專,從事地質找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