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也被稱為歌唱的藝術。聲樂是為激發(fā)、體現(xiàn)情感的藝術,同歌喉和咬字吐息完美結(jié)合。倘若在演唱過程中,具備了聲音語調(diào)造型的藝術處理技巧,但卻缺乏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生機與活力,也無法獲得美妙歌聲的愿望的。一般而言,贊頌曲喝敘事曲、抒情曲是聲樂的主要體裁?!段嗤洹纷鳛橐皇资闱榍?,通過描寫對客觀事物的感受,流露出最舒緩優(yōu)美的旋律,研究《梧桐樹》的歌唱技巧喝情感表達其目的在于做好抒情曲的演奏,為后世留下理論指導。
一、《梧桐樹》演唱中的歌唱技巧
對于進行音樂學習的人來講,首先需要具備較好對音準、音色的辨別能力,具備節(jié)奏感強、音準把握好,但除此之外,還要擁有非常好的詩詞朗誦能力、強烈情感洞悉能力、敏銳的分析能力等。我們要使自己的聲樂演唱充滿感情,首先要確立一個音樂的度,而邏輯思維的準確性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在大腦的邏輯信息處理中涵蓋了人的生理發(fā)聲系統(tǒng)的原理。
(一)歌唱中的發(fā)聲技巧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體的功能也超出了僅僅生存的層次兼而具有了樂器的功能,人體即是樂器,又是演奏者,是主、客體合一的,任何一個樂器都有一個振動的源頭,“人的發(fā)聲來源于聲帶的震動,為保持聲音的不斷傳達,呼吸提供了持久動力”,身體中除了聲帶,其余部分都質(zhì)地較為柔軟,且大都緊密相連,不能產(chǎn)生共鳴,唯有在空腔之中,有效產(chǎn)生共鳴,進而讓聲音有效美化和擴大。《梧桐樹》作為一首極具藝術性的歌曲,演唱過程中,要求歌唱者具備良好的運用氣息技巧和共鳴的技巧。發(fā)聲的動力為發(fā)聲,呼吸也是呈現(xiàn)聲音的必備手法。歌唱者在進行歌曲的演唱之,需要針對氣息做好有效調(diào)整,進而為起音做好充分準備。作品中如:“奧”等等在收音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將氣息進行有效分割,但在分割過程中需要注意美感。
如何運用共鳴腔來美化和擴大由呼吸支持的聲帶所發(fā)出的基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fā)聲技巧了。聲樂技巧是必備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把它復雜化,對于技巧傳授是應因人而異。而演唱技術自古以來有很多流派,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它在發(fā)音中不影響發(fā)音器的健康,就可以很好的為聲樂藝術服務。
二、歌曲《梧桐樹》的情感表達
“成功的歌唱必須受想要表現(xiàn)某種東西的愿望所驅(qū)使。當你歌唱時使你的思想和聲音永遠針對一個假想的聽者⑧?!逼渲羞@個“假想的聽者”便是歌唱者運用形象思維而塑造出來的音樂形象,這一音樂形象的塑造便應該是聲樂藝術領域所使用的“聲音概念”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一)塑造音樂的形象
對于音樂而言,需要充分調(diào)動我們的思維器官,要求應善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有正確的思想方法,并對具體的事務進行觀察、分析和理解。每個藝術家所追求的都是飽滿、鮮活的藝術形象,而音樂形象的塑造正是“頭腦”這一指揮所發(fā)生作用的結(jié)果。
1.聲音的想象
“意大利文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蔽覀円_到“美好的歌唱”這一目的,首先要把自己聲音想象的美妙了。每一位初學音樂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發(fā)生練習怎么那么枯燥無味?為什么發(fā)聲練習還不如唱歌時的感覺?我的高音怎么唱的那么難聽?我想這主要緣于歌唱者沒有用“頭腦”即“思想、智力”在唱歌,而是機械的把音符唱出來。
2.意境的想象
意境想象,就是要充分發(fā)揮頭腦的作用,對音樂充分調(diào)動自我想象力,根據(jù)整體格調(diào)、詞匯等塑造完美的形象,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種情感真實表達的畫面,把自己想象為真實的情景中的主人。換句話講,是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加上歌曲應有的想象空間就是要像演員一樣去真正了解與洞察所要詮釋人物的性歌與情感需求。想必大家歌唱時總有這樣的感覺:只要演唱者能把演唱歌曲的最基礎的情感和故事想象得非常到位,然后演唱者在情感宣泄時就能夠把握情感真實性。對于一位演唱者來說,演唱者不僅僅要在任何時候用五官去搜索和探索各式各樣真實的故事和情感,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要強調(diào)的是如何運用自己對藝術的敏感來增強演唱對生活和人物情緒渲染能力,從而塑造一個更為鮮明的音樂形象。具體設想歌曲中的基本情緒和意境,那么情感表達就會很真實生動。意境想象在歌唱情感表達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塑造音樂的情感
音樂是一門表演的藝術,作為音樂的載體來說我們要具有分析、推敲作品框架和體會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我們還能運用自己的歌聲去表達作品的內(nèi)容,思想感情,而這一切都源于我們歌唱者的情感,也就是 “心”。
當我們真正走進作品感覺音樂形象的情感時,生活最先給予我們的是與歌唱對象總體形象的“固化”。對藝術的追求總是不外乎“人我一體,物我交融”。但最初的固化是從心理層面來講。將自身當作歌曲之中的存在物或其中的人。做歌唱者而言,要想做好創(chuàng)作工作,就需要了解生活,了解故事,了解真實情感,唯有構造性的了解、理解歌曲,才能將它的情感意義表達出來,由此在對事物進行描繪的歌曲演唱中,需要實現(xiàn)“忘我”境界,表達我就是“鳥”,我就是“云”的情感。 “忘我”的情感狀態(tài)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對客觀事物的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表達作者意愿,走進觀眾的音樂形象。在生活中體驗情感,這就是我們獲得美妙歌聲不可或缺的一步。
三、結(jié)語
《梧桐樹》是極具藝術性的聲樂歌曲,聲樂學習和演唱者對這首聲樂歌曲廣為熟悉。但是,若要想完美的表現(xiàn)出藝術歌曲中所蘊含的的情感不但要有純熟的聲樂演唱技巧還要能夠體會作者寫作這首詞的心情和意義,真正體會理解了作者的用意,才能將歌曲中的感情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不管是國內(nèi)聲樂曲的演唱還是國外聲樂曲的演唱,情感的完美詮釋皆是運用此理。由此應該從過去那種只注意技巧、技能的學習轉(zhuǎn)變到由飽滿、豐富的感情而引發(fā)出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jié)合的軌道上來。善于表達適當?shù)那楦惺谦@得美妙歌聲的源泉。完美的結(jié)合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以獲得歌曲感情的完美表達。
參考文獻:
[1]蔡仲德.《樂記》論辯[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14.
[2]史小玲.《論聲音概念與聲樂演唱》[J].中國音樂學.2006.4.
[3][意]馬臘費奧迪.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 [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7.119.
[4]蘆躍虹.論歌唱的情感控制[D]. 東北師范大學.2012.28.
[5]蘇軍.論聲樂藝術表演中歌聲與情感的統(tǒng)一[D]. 首都師范大學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