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轉(zhuǎn)眼,我們都站在了2017年的尾巴上。都說“小孩見風長”,當我們無意間翻出寶寶一年前的照片時,當我們偶然看到寶寶一年前的視頻時,是不是會情不自禁地感嘆:“不知不覺,這小小的人兒竟長大了這么多!” 年末,我們一起回顧孩子這一年來的點滴變化,為他們留下寶貴的成長記憶。
生命,就是成長的過程;成長,就是等待的過程。養(yǎng)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最近朋友圈幾乎被一篇吐槽孩子寫作業(yè)的文章刷屏了——“陪兒子寫作業(yè)到五年級,患上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作業(yè)什么的都順其自然吧?!薄耙粚懽鳂I(yè)就尿尿,拉屎,喝水,肚子不舒服,腿讓蚊子咬了,各種事情分分鐘想揍他!”……身邊的媽媽們看到這篇文章,紛紛感嘆太扎心了。
對于幼兒家長來說,或許還沒有陪寫作業(yè)這樣深刻的感受,但是操的心一點也不比陪寫作業(yè)的家長少:
到了快上學的年齡,開始操心該選擇哪家幼兒園;
剛?cè)雸@,憂心孩子能否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分離焦慮期過了,開始緊張孩子會不會被班級生病的孩子傳染;
上了大班也不輕松,開始糾結(jié)是不是要跟風上幼小銜接;
……
總之,一件事情的結(jié)束,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有了孩子,有了牽掛,永遠都是操不完的心。
我們總會被生活的節(jié)外生枝蒙蔽了雙眼:孩子弄臟的地板、同學家長的投訴、老師抱怨我們總是遲到……世界一片喧囂!
我們總說生活很累,我們需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教育分層論”也時時侵襲著焦慮家長的脆弱的神經(jīng)。所以,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不惜代價。工作之外,我們把關(guān)注點都集中到孩子在幼兒園學了什么,興趣班上課的成效如何,什么時候有空跟其他家長推薦的口碑很好的鋼琴老師預(yù)約試聽課……恍然間,我們是否錯過了孩子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時光?
當我們結(jié)束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孩子遞上一雙拖鞋的時候;
當孩子仰起充滿稚氣的小臉說“媽媽,等我工作賺錢了給你買好多好吃的”的時候;
你是否會突然驚覺:孩子居然這么懂得體諒人了!這種感覺就如龍應(yīng)臺所描述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是啊,轉(zhuǎn)眼已經(jīng)到了2017年的年末,一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三十歲的成年人和四十歲的成年人或許差別不大,但是三歲的孩子和四歲的孩子,無論是身高還是能力,都有天壤之別。
年初孩子才到爸爸的大腿,年末已經(jīng)齊腰;
年初還是怯怯地拉著媽媽的小孩,年末卻能獨自上臺表演;
年初還處于物權(quán)敏感期,什么都想占為己有的“小霸王”,年末已然成為樂于分享,能夠照顧弟弟妹妹的“小大人”。
我們的孩子,常常讓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驚嘆于他們的成長!他們總能帶我們看到生活的枝繁葉茂!
這一年,你的孩子有了哪些變化?10月刊的話題預(yù)告發(fā)布后,我們的郵箱幾乎每天都有家長來稿,訴說著孩子這一年來的變化。這一期我們從中選取了三篇具有代表性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