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講的故事的主角不是我和我的女兒,是關(guān)于我和我的媽媽。
爸爸媽媽是雙職工,記憶中每天上學(xué)、上班都跟打仗一樣,雖然節(jié)奏很緊,倒也能夠勉強應(yīng)付。但是到了寒暑假,便是他們最頭疼的時候:帶著我上班吧,不合適;把我放在家吧,不放心。糾結(jié)再三,爸媽決定讓我留在家,他們中午輪流回來給我做飯。
這樣,白天我便一個人待在家,看看電視,寫寫作業(yè),倒也愜意。
有一天早晨,我起床去廚房找吃的,迷糊中一個踉蹌,我立刻往前摔去,然后耳邊響起一連串“乒乒乓乓”的聲音,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腳邊是一地碎玻璃我把我們家用來盛油的各種玻璃器皿打碎了。之所以剎不住腳,是因為腳上沾油之后,滑得停不下來。爺爺送給我們家的“傳家寶”全部被我踹碎了。望著一片狼藉的廚房,我的腦子一片空白……
知道自己闖了大禍,顧不得滿頭滿身滑溜溜的食用油,我拿了一個小板凳跪在客廳等媽媽回家,其實根本跪不住,不斷地滑到地上,但我一刻都不敢懈怠,滑下去再爬上來,如此反復(fù)……短短幾個小時,像是過了一個世紀(jì)般漫長。
好不容易熬到媽媽下班的時間,聽到鑰匙在鎖孔里轉(zhuǎn)動的聲音,我的心跟著提到了嗓子眼,闖了這么大的禍,不知道媽媽會怎么收拾我。
媽媽看到跪在凳子上的我,很是詫異。我用手指了指廚房,媽媽去看完,出乎意料的平靜。顧不得收拾廚房,媽媽先幫我洗頭洗澡,要知道我渾身都是油??!媽媽一邊洗一邊告訴我:以后大人不在家的時候,小孩子不要進廚房。原本以為的暴風(fēng)驟雨就這么風(fēng)平浪靜地過去了!我有點不敢相信!
多年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女兒。女兒調(diào)皮的時候,女兒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忍不住想發(fā)火的時候,都會想起這件事情,想起媽媽是如何溫柔地對待我,想起那個無助的早晨我是如何忐忑狼狽地度過。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錯誤發(fā)生的時候,他一定很緊張、很自責(zé),這個時候大人不問青紅皂白地罵一頓或者打一頓,對孩子來說,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的幫助,除了讓他更恐懼以外,恐怕唯一的作用只是讓大人泄憤罷了。
孩子從來沒有錯,只有不成熟。用“犯錯誤”來評價孩子的某種行為,本身就已是錯誤。寬容,是每位媽媽育兒過程中的必修課!愿你我都能擁有這份寬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