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參加了一個活動,其間有許多各種年齡、品位的女性參與。我注意到魏小姐的手腕上戴了一只冰翠的鐲子,待脫去大衣,她的頸項上又閃出一粒鑲鉆的南珠。魏小姐已經(jīng)過了40歲,雖有幾分姿色,卻不是絕色。這兩件首飾陡然讓她美麗了不少,她的神情仿佛依然透露出少女的矜持和高貴,比襯得我們這幾位整日里相夫教子、已經(jīng)向生活繳械投降的婦女好像天天都被煙熏火燎似的。她的配飾使她的服飾也顯得雅致,讓她在整個活動期間閃閃發(fā)光,的確讓人羨慕。待到次日,從各自的房間出來,眾人不約而同地換了衣裝,添了首飾,都在暗暗較勁兒。
最近日子稍微有點松散,我也有時間到處轉(zhuǎn)轉(zhuǎn),因此有了一點經(jīng)驗:女人應(yīng)該多找些時間逛逛街,看看試衣間里放大的贅肉,在試衣服期間不斷地提醒自我修身的必要。
女人若是有幸成為女兒的母親,那么母女將成為閨蜜。做母親的會看上女兒的衣服,興沖沖地穿在身上,卻立馬露了餡,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青蔥一樣的女兒哪怕蓬著頭,臉也不洗不抹,穿著T恤、涼鞋就沖到大街上去,簡單到極致的裝束,仍舊會收獲到無數(shù)艷羨的目光。而母親只會露怯,必須對自己嚴防死守、毫不懈怠,因為稍微有一點點的疏忽,就可能“墮落”成大媽。這時候,你的閨蜜女兒就提醒你:置辦幾套有品質(zhì)的衣裙,漂漂亮亮地出門;雖徐娘半老,當風(fēng)韻猶存。
其實,真正不肯屈服到饒了自己,年齡也未必就是關(guān)鍵。前幾年我去日本、韓國,觀察街上的行人,這兩國的家庭主婦去趟菜市場也必濃妝艷抹、穿戴考究。她們很少有機會出入公眾場合,每天去超市采買的過程都是一次時裝走秀。我認為一個注重儀容的人,尤其是女人,是在對公眾表達一份誠意。我曾參加過一次頒獎典禮,臨時讓幾個年輕姑娘充當禮儀小姐。日常的習(xí)慣瞬間暴露無遺,有的女孩脫去外套就如同輕盈的蝴蝶,飄然走上舞臺。卻也有兩個姑娘,棉衣里面的毛衫皺巴得完全無法示人,直接穿著鴨絨棉襖上來??梢?,日常的習(xí)慣是多么重要。通過一個人的穿著來判斷氣質(zhì),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但是學(xué)識教養(yǎng)、出身背景大致是可以看出來的。當然,現(xiàn)在的社會不乏有假冒偽劣的“貴族”,但凡有稍長一點的接觸,你只要仔細觀其細節(jié),便會露出真面目。我曾驚艷過一個衣著講究的女子,偶然與之同途出差,不料其內(nèi)衣盡顯破舊駁雜,沒有一雙不帶洞的襪子,我再打量她時,心中便遍生枝節(jié),有了許多遺憾。
女人到了該對自己負責(zé)的年齡,就得講究得體,依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購買衣服,找到合適自己身材的衣服。過了40歲,寧可少出去玩幾趟,也要購買兩件合適的衣裝,大方示人。打扮得細致得體的女人可以省卻一半話語,以獨樂樂帶動眾樂樂。所謂人靠衣裝,絕非只是以帽取人。一個靜雅得體的女人在各種場合容易教人多些敬意。
(摘自《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