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曾經(jīng)鬧過兩次黃金風潮。第一次風潮的揭露者為民營報紙,而第二次風潮中,鬧出大事的居然是國民黨的《中央日報》。
第二次黃金風潮鬧出來時,有參政員質(zhì)詢財政部部長,問他知不知道孔祥熙和宋子文利用特權(quán)參與炒賣黃金、獲得巨額利益的事情。財政部部長守口如瓶,一口一個“你們?nèi)栕罡弋斁帧薄?/p>
財政部部長的蠻橫惹惱了在記者席上旁聽的《中央日報》采訪部主任陸鏗。他知道當時的財政部和經(jīng)濟部是作過一個調(diào)查的,財政部部長的這種態(tài)度毫無道理。散會之后,他利用關(guān)系從知情人手里拿到了這份調(diào)查報告,然后征得總編和副總編的同意,將調(diào)查報告以頭條新聞的方式全文披露。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大公報》《申報》《新聞報》紛紛轉(zhuǎn)載,連國外的報紙也將之譯成英文。
當然,這份報告只說炒賣黃金獲利的的確有孔、宋兩家人。由于孔、宋兩家的特殊地位,宋子文還是這個政策的制定者,所以孔、宋兩家的聲譽為之大跌。
蔣介石馬上嚴令追查。宣傳部部長李惟果和副部長兼《中央日報》主筆陶希圣找到陸鏗,要求他交代消息來源。陸鏗不肯,說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就是保護消息來源。兩人苦口婆心地對陸鏗講述了蔣介石的雷霆之怒,也說了蔣介石的苦衷,最后說:“你是國民黨黨員,而蔣是國民黨的總裁,總裁命令黨員交出信息源,你總得服從吧?”陸鏗說:“那我馬上退黨?!眱扇藢嵲跊]轍了,只好帶陸鏗去見蔣介石。
陸鏗見到蔣之后侃侃而談,說:“我去過前線,前方將士有的連水都喝不上,因為沒有水壺。后方卻這樣胡搞,炒賣黃金。如果您認為我錯了,那就處分我好了?!贝藭r,宣傳部長李惟果也說此事他有過錯,請蔣介石處分他。沒想到蔣介石呆了半晌,說:“我誰也不處分,你們走吧?!币粓鎏齑蟮氖拢詈缶尤痪瓦@樣了了。(摘自《帝國的潰敗》東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