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玉米實施“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但農民的玉米種植收益依然大幅下滑。2017年1月17日,農業(yè)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農業(yè)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唐珂介紹,2016年玉米進行種植業(yè)結構調整,調整“鐮刀彎”等非優(yōu)勢產區(qū)面積近200萬公頃,2017年還要繼續(xù)調減67萬公頃。調減以后種什么呢?
一、馬鈴薯
1.價格展望。從價格運行規(guī)律看,馬鈴薯市場價格高點都大都出現在每年的4—5月份,而突破歷史高點基本呈現3年一突破的特點。預計2017年馬鈴薯價格波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7年1—4月,這一階段市場主要以消化2016年庫存薯為主,節(jié)日效應、春淡等因素將支撐馬鈴薯價格繼續(xù)維持較高水平;第二階段為5—12月,隨著早熟馬鈴薯陸續(xù)上市,存儲商將在5月中下旬和6月初加速甩貨,價格可能快速回落。因此,如果2017年沒有出現大面積、廣范圍、重影響等疫病和氣象災害發(fā)生的情況下,預計下半年北方秋季馬鈴薯集中上市期后,價格存在大幅震蕩的可能。
2.風險提示及建議。一是目前隨著馬鈴薯市場需求的釋放,短期內價格仍將繼續(xù)緩慢回升;但市場普遍認為由于2016年災害重,商品馬鈴薯減少、貨源不足,后期價格上漲預期增強,生產者和經銷商囤貨入庫及惜售意愿較強,庫存維持較高水平,而隨著明年春季馬鈴薯存儲條件變化,集中銷售可能性增大,價格也可能出現大幅震蕩的情況。二是隨著國家大力推進馬鈴薯加工主食化戰(zhàn)略,預計未來我國馬鈴薯生產面積將大幅增加,同時加上脫毒種植普及率持續(xù)提高、灌溉等水肥條件和冷庫冷鏈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馬鈴薯生產能力大幅增強,市場供給將大幅增加,但消費增速相對緩慢,市場供需緊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的可能性增大,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凸顯。建議農業(yè)結構調整中,有序推進糧薯輪作,引導農戶合理布局、切勿盲目跟風種植,既可促進地力恢復和疫病防控,又可減緩市場波動。
二、青貯玉米
1.價格展望。從近些年的價格來看,每年青貯玉米的價格基本上變化不大,決定畜牧養(yǎng)殖場是否采購青貯玉米飼料的是牛羊肉的價格,特別是對于肉牛來說,如果牛肉的價格好,青貯玉米的使用量會增加。未來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雖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青貯玉米流動性較差,消費的區(qū)域也基本上局限在當地消化,外流不多。從近三年的價格來看,青貯玉米全國均價變動幅度有限,基本是按照當地市場的養(yǎng)殖規(guī)模和供應量當年定價。但隨著青貯玉米種植面積的增長,后期不排除青貯玉米價格出現大幅下調的可能性。
2.風險提示及建議。一是產銷需結合,避免區(qū)域供應過剩。二是天氣情況。這是關系到所有農產品的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影響因素。
三、綠豆
1.價格展望。預計2017年一、二季度國產商品綠豆、綠芽豆優(yōu)質貨源供應有限,價格穩(wěn)定。但新糧上市之后,價格將小幅下滑。綜合來看,預計整年價格穩(wěn)中微跌,國產貨2017年上半年價格圍繞每千克9元左右,預計下半年新糧上市價格在每千克7.4~7.6元。
2.風險提示及建議。一是價格風險。由于2016年芽豆價格較為可觀,預計2017年綠豆的種植意向將再次提升。因此價格存在下滑、收益下降的風險。二是天氣風險。受近年來天氣不斷惡化的影響,對于綠豆的生長及收獲均不利。由于天氣影響芽豆出率,綠豆的品質受到影響,將會導致種植與經營的風險上升。三是進出口風險。低價的進口貨不斷從不同的渠道涌入國內,因此未來對于國產貨市場的沖擊風險將持續(xù)存在。另外,由于存在套利空間,部分進口貨源從邊貿而并非海關渠道進口,此將加劇市場的經營風險與政府監(jiān)管風險。
四、花生
1.價格展望。據調研發(fā)現,2016年上半年花生價格上漲較快,主產區(qū)農戶惜售情緒較重。下游油廠庫存量低,廠家對原料收購意向較強,對后期行情起到相應支撐作用。預計2017年上半年花生價格仍存在小幅上升空間,但在新花生上市前后可能經歷一波回落。
2.風險提示及建議。一是天氣因素不可控,種植、儲存仍需謹慎。天氣因素對花生直接的交易影響作用較小,但對花生生長及收貨階段產量及質量影響較大;生長階段天氣干旱會降低產量,而收獲階段降水過多,晾曬時花生受潮,花生果接觸地面的一面發(fā)黑、花生米發(fā)黃,將影響銷售;同時水分過大,將影響下游及中間環(huán)節(jié)儲存,最終影響交易。因此對于種植、儲存等環(huán)節(jié),從業(yè)者需要密切關注天氣因素。二是國產花生售糧受到進口貨源沖擊。8—12月國內花生供應普遍充足,此時進口貨對市場影響較小,但春節(jié)后國產花生余貨量逐漸減少,進口貨影響逐步顯現,農戶在銷售花生時,盡量避免進口量沖擊較大的時間段。
來源:布瑞克農業(yè)數據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