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精氣神,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亦有其獨有的藝術理想與人生追求。與當下鼓勵個性釋放、尋求突破的審美價值不同,上個世紀的藝術大家往往在廣學博才、知古通今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高潔的人格品質(zhì)融匯貫通于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將自身藝術理想與家國抱負緊緊融于一體,呈現(xiàn)給后人一幅幅經(jīng)典不衰的藝術佳作。歷史的車輪向前行駛,藝術大家的個體生命會消逝于時代前進的過程之中,然而他們所代表的一個時代的嚴謹、專業(yè)、熱忱的藝術精神,以及用藝術建設祖國的時代抱負始終是藝術史上不可磨滅的寶貴財富。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萬人思。2016年4月3日,中國版畫里程碑式人物、藝術大家李煥民先生在成都逝世。這位將畢生藝術理想根植于雪域高原、西部藏區(qū)的藝術大家,不僅為后世者傳承了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精神,也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藝術精品之作。值此李煥民先生逝世周年之際,本刊特別策劃并輯論其藝術生平,專訪其女著名畫家李青稞女士,以此緬懷、紀念李煥民先生在版畫史上的杰出地位與顯著成就。愿后學者繼承李煥民先生的藝術精神!愿李老天堂安好!
X:《現(xiàn)代藝術》孟歡
L:李煥民之女李青稞
X:我們都知道,李煥民先生一直對藏區(qū)懷有深厚的感情,包括給您取名青稞,也是因為這份對藏族的深情,李煥民先生對藏區(qū)這種獨特的感情源自于哪里?
L:你這個問題看似好回答,其實不容易回答好。簡單的說,藏民族的性格、氣質(zhì)、風采比較對他的胃口。他是北方人,喜歡那種大氣壯美的品格,在藏民族身上看得到這些東西。特別是他們的舞蹈,非常有感染力,讓你發(fā)狂。我想我父親內(nèi)心是奔放的,他是心胸開闊的人,藏民族身上的特質(zhì)與他內(nèi)心追求的審美相吻合。另一方面,他所處的那個年代與現(xiàn)在有很大的不同,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當他立志要當一名出色的畫家,他選擇了西藏而不是新疆、內(nèi)蒙古。他說王洛賓那首歌所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個重要因素。父親經(jīng)常說是因為這首歌,讓他選擇去了西藏。但是僅僅這一首歌是遠遠不夠的。他認為藝術只有深入生活,深挖進去,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西部是一個神秘而廣闊的地域,非常有吸引力,去的漢族畫家很少,他的老師董希文畫了一幅《春到西藏》給他印象很深,他好像常常提到這幅作品,我想董希文對他影響很大。去了西藏以后,正好民主改革,一方面奴隸解放一步跨千年,新舊對比強烈,另一方面,西藏的文化底蘊深厚,人與人之間非常單純,能歌善舞的豪放性格,比較符合他的審美追求。
X:作品是反映藝術家思想、人格的重要載體,李煥民先生的創(chuàng)作既反映出溫暖細膩的格調(diào),也有堅毅豪邁之氣勢,作為子女,您怎么看父親的這種藝術造詣?
L:我父親首先是一個情感豐富、很有情趣的人,喜歡唱歌,善于表達。生活再苦再難在他那里都會變得有價值,他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他的作品像《功讀》《藏族女孩》《馴馬手》《揚青稞》《初踏黃金路》都充分體現(xiàn)出他的性格特質(zhì),豪邁而溫情,粗獷而細膩。這與他與生俱來的性格、氣質(zhì)不無關系,也與他的藝術天賦有很大的關系,他能準確傳達出這種美感。他曾說在他中學時,有一個教圖畫的老師給他看了很多古希臘、文藝復興時期的世界名畫以及法國印象派作品,這一點很重要。到后來他考北平國立藝專,由徐悲鴻親自面試,他畫的維拉斯側面像,博得徐先生好評,順利進入北平國立藝專接受了系統(tǒng)、專業(yè)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天賦,我認為他天賦極高。
X:除了在藝術上的熏陶,父親在哪些方面對您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能否講一兩件讓您記憶尤深的事情?
L:前面我提到,父親的藝術天賦極高,但創(chuàng)作作品時,他用的常常是“笨辦法”。中國有句俗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他智慧的光芒,但同時我又感受到他每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從來不耍小聰明。甚至比常人付出得更多,可以說多出常人很多倍,甚至幾十倍。他常常說的就是,創(chuàng)作就像揉面,需要一遍又一遍揉,一般人畫創(chuàng)作稿,畫一二十幅就很了不起了,而我父親是不厭其煩反復畫,反復琢磨,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畫家形容他是:不撞南墻不回頭。記得《換了人間》那幅作品中,放在老人膝蓋上的手和袖袍。父親對那只手至少反工5遍,作品上板之后,他不滿意,于是把板子刨了重新翻印,最后那塊板子有一個深凹下去的坑??上菚r沒有數(shù)碼相機,照相膠卷很精貴,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沒有被記錄下來,我經(jīng)常被他的創(chuàng)作精神所感染。
X:李煥民先生被稱為中國版畫的里程碑式人物,在李煥民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您能否談談該怎樣繼承、弘揚父親優(yōu)秀的藝術品質(zhì)?
L:我父親他們那一代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奉獻精神。他們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并為之奮斗、拼搏。那時搞創(chuàng)作沒有現(xiàn)在這樣好的條件,重慶的夏天炎熱難耐,但我父親他們還是要拼命創(chuàng)作?,F(xiàn)如今的生活條件是當時不可想象的,但那個年代的很多人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作條件好了,我們藝術家應該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才不負藝術理想,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