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英++符策++謝君峰++劉連軍
摘 要:辣木原產于印度,是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辣木喜光照,忌酷暑和積澇。廣西南部地區(qū)夏季時間長且雨水多。為了順利開展辣木在桂西南地區(qū)的引種和推廣工作,需要掌握配套栽培技術。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實際操作,總結出一套辣木栽培管理技術,包括園地準備、種子育苗和栽培管理等3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 桂西南地區(qū);辣木;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2.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73
辣木[Moringa oleiferalam]屬白花菜目[1],辣木科植物,是印度國家的主要經濟作物,我國辣木栽培已久,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無論是藥用價值,還是食用價值都非常大,被很多消費者所喜愛。至2011年,世界認識的辣木品種有14種[2]。
廣西辣木產業(yè)發(fā)展的時間不長,但卻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對食品的數(shù)量與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食物,辣木具有食療保健的作用,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品質需要[3]。桂西南位于中國南部,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qū)擁有充足的光照,降雨量非常多,氣候吻合,為21.6℃的年平均氣溫,夏季較長,冬季時長比較短。這種自然條件有對辣木生長有利的部分,也有對辣木生長不利的部分。所以,在這一地區(qū)種植辣木之前,有必要熟悉與掌握各項技術。針對此,筆者綜合當前的技術成果[4-6]與自身的經驗,對桂西南地區(qū)的辣木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探討,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1 園地準備
辣木是一種喜光植物,應該選擇向陽而通風的位置種植,辣木怕澇,所以應事先做好排水工作,起高畦的時候應保持30cm以上的溝深,依據(jù)實際狀況而確定畦長和畦寬。整個畦面應平整,沒有任何積水,應鋪好防草布,選擇噴灌方式。
2 種子育苗
2.1 品種選擇
根據(jù)用途選擇適應的品種,葉用型的辣木選擇萌芽率強、葉片較厚的品種,果用型的辣木選擇開花率稍強的品種,還應考慮株型,盡量緊湊,使得其開花能夠整齊,擁有極高的花朵覆蓋率。
2.2 基質的準備
應選擇疏松、透氣、持水強的育苗基質,在第1次使用的時候可不進行消毒,但若重復使用,則需要消毒。普遍采用的消毒方法為爆曬與甲基托布津消毒[4],然后用9cm×9cm的營養(yǎng)杯裝好基質,用噴頭澆水,讓基質充分浸濕備用。
2.3 育苗時間和方法
在桂西南地區(qū),可分為春種和秋種2種,春種則在上年的11月開始播種育苗,秋種可當年的5月份播種育苗。宜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的辣木種子,播種前用600倍液的多菌靈水劑浸泡種子12h,播種時可用竹簽引孔將種子放入基質深2~3cm位置。
2.4 播種后管理
播種結束后應采用噴頭澆透水,確?;|和種子能夠全面接觸,應借全光照噴霧的辦法,在晴天內每9~17h而噴霧1次,夜間停噴。待種子生根發(fā)芽后,噴霧次數(shù)應有所減少,確保基質濕潤就可以了。倘若不用這種方法,則需要確?;|濕潤,并且還要做好遮陰工作。當植株根系長好時,需要每7~10d噴1次50%甲基托布津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3 栽培管理
3.1 土壤要求
辣木種植土壤要求疏松、透氣、持水能力強、不易板結,保肥能力高。pH值一般在4.5~7之間,以pH值5.5~6.5最為適宜[5]。
3.2 移栽定植
辣木育苗生根后應及時移栽大田,一般播種10~15d后長出新根,對于已生根發(fā)芽的辣木苗應及時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等新葉老熟后選擇在陰天或者晴天10:00或15:00后開始移栽。
辣木移栽規(guī)格應根據(jù)需要定植,如果選擇葉用型功能的辣木可種植在1.2m×0.5m的定植溝,如果選擇果用型功能的辣木可種植在3m×3m的定植溝,利于田間管理。
3.3 定植后管理
3.3.1 水肥管理
辣木苗定植后必須擁有足夠的水分,通常在10:00或16:00進行淋水,應做好干濕相間,杜絕積水,如遇大雨,應及時排水。辣木需要大量的肥量,應將基肥為主,每15d需要追加尿素或0.1%的復合肥1次。果用功能型辣木樹可加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以促開花。
3.3.2 整形修剪
辣木苗定植成活后,為增加側枝數(shù)量,需要進行打頂摘心。當植株長高到0.5m左右,進行第一次打頂,隨后根據(jù)目標選擇修剪時間。如葉用型辣木樹的可在新葉老熟后收獲做茶。如果用型辣木樹可在枝條長至20~30cm繼續(xù)打頂促進分枝。
3.3.3 病蟲害防治
3.3.3.1 主要病害防治
在夏季,辣木最常見的病蟲害包括:猝倒病、炭疽病、葉斑病等。這些病害會使得整個植株出現(xiàn)枯萎的狀況,葉片會呈現(xiàn)黃色并且脫落,給植株的生長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加之桂西南地區(qū)在夏季溫度與濕度都非常高,非常容易出現(xiàn)病菌滋生與傳播的狀況。針對此,應加強預防工作。當發(fā)現(xiàn)病害的時候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絕病害的進一步蔓延,具體措施有:選擇那些抗病性非常強的品種;種子與基質的消毒工作應嚴格落實到位;做好基地的排水工作,使得其周邊衛(wèi)生狀況良好,并及時清除其周邊的雜草;每日澆水應選擇早上或17:00之前,杜絕夜間濕度過高的情況出現(xiàn),并掌控好磷鉀肥的施用;出現(xiàn)病株之后應將病株集中銷毀,并噴灑足夠的藥劑。針對葉斑病、炭疽病,可以噴施50%多菌靈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猝倒病可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者澆灌50%多菌靈800~1000倍液來防治病害。
3.3.3.2 主要蟲害防治
辣木常見的蟲害有:蝽蟓,菜青蟲,蚜蟲、星天牛、螺等。在其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能出現(xiàn)蟲害,相應的防治措施有:做好雜草的清除工作,降低蟲害在周邊位置的寄生;懸掛粘蟲紙,降低成蟲數(shù)量并及時觀測到蟲害狀況;人工捕殺;借助殺蟲劑防治蟲害,比方說菜青蟲應用蘇云菌桿菌,星天??捎?00倍液的氧化樂果,阿維菌素等。
4 討論
辣木是集食用、藥用于一身的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現(xiàn)有的經驗表明桂西南地區(qū)是可以種植辣木的,關鍵在于掌握相關的技術。辣木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與扦插繁殖。為了提升種苗的質量水平,應做好扦插基質的選擇、消毒等方面的各項管理工作。辣木是喜溫植物,一般20~35℃時生長迅速,低于10℃氣溫時,生長緩慢[6]。要想確保辣木種植的順利進行,種植時需選擇適當時機。
桂西南地區(qū)夏季時間長,溫度高且具有非常豐富的降水,但辣木怕澇,很容易出現(xiàn)病害,對植株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導致植株的死亡。所以,在種植過程中應做好基地的排水工作,條件適宜的地方應挖排水溝或搭擋雨棚。
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應主要采用預防,密切關注植株的狀況,若發(fā)現(xiàn)蟲害,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防止蔓延的情況出現(xiàn)。
在桂西南地區(qū)成功種植辣木,不僅應選擇恰當?shù)钠贩N,還需要掌握好各種栽培技術,只有這樣,才能開展辣木種植業(yè)。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34卷第1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2]張燕平,段瓊芬,蘇建榮.辣木的開發(fā)與利用[J].熱帶農業(yè)科學,2004,24(4):42-48.
[3]劉昌芬,李國華.辣木的研究現(xiàn)狀與開發(fā)前景[J].熱帶農業(yè)科技,2002,25(3):20-24.
[4]韓久紅,鄧穎成,唐亥.“神奇之樹”——辣木的種植技術[J].農村新技術,2016(1):14-15.
[5]周明強,班秀文,劉清國,等.貴州辣木的引種栽培技術及特征特性研究[J].安微農業(yè)科學,2015(8):4086-4088.
[6]李陽溪,張澤煌,馮貞國.辣木栽培技術探析[J].福建農業(yè),
2016(1):16-17.
作者簡介:韋雪英(1970-),女,高級農藝師,廣西南亞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經濟作物引種試種和栽培技術工作;劉連軍(1963-),男,高級農藝師,廣西南亞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植物組培、生物技術及經濟作物栽培技術方面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