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校下掀起新課改的高潮使用了“三段式”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我看到了發(fā)生在學生當中的可喜變化: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明顯提高了,在課堂上經常有令人驚喜的表現(xiàn)?!白灾鲗W習、合作學習、問題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原本“安靜”的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捎^察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中合作學習存在不同的問題,合作學習的效率也高低不一。下面從以下四點淺談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及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方法及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流過于形式化
在合作學習中有些學生只當作了,只是把它當做一種形式,有些小組只是坐在一起,并沒有按老師設定的目標進行。有的在埋頭寫作業(yè),有的在三三兩兩、津津有味地閑聊題外話,有的因害羞內向而沉默不語、獨自發(fā)呆。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形式上簡單地讓學生湊在一起。這種情況已經失去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對策: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學習,樹立新的理念,正確領會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旨:小組合作學習是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合作、體驗合作、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合作技能的培訓,正確實施,反復實踐,不斷反思總結。
2.交流探討的時間得不到保障
有些課看似很熱鬧,實如一盤散沙。我曾聽過一節(jié)數(shù)學課,教師在簡單陳述了教學目標后,教師讓學生小組研討,研討了兩三分鐘左右,就讓學生分小組上臺展示成果。其實即使是學生課前進行了充分預習,一兩分鐘的交流能討論出什么?草草收兵的合作僅僅是一種擺設而已, 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學生就會逐步形成從眾心理。
對策:合作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在學生自主嘗試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萌發(fā)了合作的需要時,才會產生的。因此合作學習需要課內、課外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課前就開始了合作學習,六個同學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由小組長安排任務:有的學生準備卡紙,有的同學剪,有的同學拼。然后大家一起研究得出圓的面積公式。在這個合作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鍛煉,彼此互相影響,增強了自信心。為下一步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也要給學生留夠時間,因為此時各組成員都躍躍欲試,都想把自己成果拿來展示,此時教師要因勢利導,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xiàn)了課前學習、先學后教、師生共同參與的生本理念。不但能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3. 學生的主動合作意識不強,參與度不均衡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實際上是好學生參
與的機會往往很多,造成了“優(yōu)秀學生講,學困生聽”的局面,表面上熱鬧、民主、活潑的合作學習氣氛實則隱含著種種陰影。這樣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較少;同時在合作活動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問題,這會影響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如果長此以往,他們必將失去對小組合作學習興趣而自我放棄。轟轟烈烈的小組合作學習又將變成“一言堂”,合作的意義與價值也將蕩然無存。
對策:教師給學生的任務應該是有層次性的,使弱勢學生也能夠找到能勝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務中樹立自我成就感,增強信心;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時,教師要強調整體的進步,讓小組內形成主動扶持較差學生的氛圍,教師也要在觀察、巡視或參與中,特別關注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困難,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
4. 教師不聞不問,一味放手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常見到有些老師給學生發(fā)布完“下面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聞不問,不指導、監(jiān)控學生的交往活動。而是只顧自己站在講臺上看著表,等著時間到。好像一個局外人一樣,造成“放羊式”的小組討論交流。
對策:小組合作時,教師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隨時了解學生合作的情況,以便靈活地組織學生的更深入的合作學習。例如,當學生碰到學科知識問題時,老師應介入討論,以便給與及時的點撥。如學生學習《旋轉》時,我在巡視時聽到一位學生在嘀咕,“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有啥不同?
就放任自流,不聞不問,不指導、監(jiān)控學生的交往活動。而是只顧自己站在講臺上看著表,等著時間到。好像一個局外人一樣,造成“放羊式”的小組討論交流。
總之,教師只有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小組合作的有效形式,才能真正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