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秦書明最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他先后榮獲了長治市“五小”競賽一等獎、“山西省煤炭科技創(chuàng)新標兵”等榮譽。這些榮譽的取得,與他16年潛心專研、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
結緣機電
2001年,秦書明來到長治市王莊煤業(yè)從事機電工作,16年的時間里,他從一名普通的機電技術員成長為了一名機電總工程師。
人們常說,干一行,就要愛一行。但是,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自打秦書明來到王莊煤業(yè)成為機電組的一員,他的心思就一頭扎進了機電工作中,“沒見過這么上心的年輕人”是老師傅們對秦書明的評價。在機電組的日子里,秦書明潛心學習如何更好地操作機電設備,大問題、小細節(jié),他都不會放過。今年下來,機電工作成為了他的“拿手好戲”。
記得在秦書明來到王莊煤業(yè)的第二年,這里的第二個綜采工作面已經建成投產了,井下全部運用了新的機器和技術,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讓機電組的人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秦書明更是干勁十足。他自己常說:“對于我這么一位新人,這些機器要搞明白、弄清楚的地方還有很多?!睘榱藢ぷ鞅M快上手,他每天連吃飯的時間都不放過,經常是邊吃邊研究。秦書明深知,理論要完全應用到實際中,是需要功夫的。工余時,他不是在機器前,就是在資料室,而老師傅們的“點點滴滴”也成了他的寶貝,記下來,搞明白,不懂就問,一年后,他就挑起了機電組技術員的重擔。
2008年,王莊煤業(yè)完成了120萬噸的能力提升、240萬噸提升的系列技術改造。礦井從傳統(tǒng)化邁向了現代化,這些現代化礦井的建設離不開“一臂之力”的機電設備,自然也離不開秦書明的刻苦鉆研。為了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實,秦書明先后到晉煤集團、神華集團的先進礦井進行考察學習,不僅豐富了實際操作,還提升了自己的機電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設備創(chuàng)新
進修,讓秦書明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他積極參與到了礦上的各項技術改造工作中,一個個技改項目、一臺臺創(chuàng)新設備脫穎而出。
多年來,王莊煤業(yè)大采高工作面使用的是MG650/1605-WD型電牽引滾筒采煤機,該采煤機托纜的裝置是雙耳銷孔鉸接與電纜夾板和托纜架的連接。工作中,托纜架是隨著采煤機進行往返行走的,但由于彎曲半徑小,托纜架附近的電纜、水管經常彎曲,有時還會導致拖攬裝置處采煤機電纜受損,特別是在3045工作面中,由于拖攬裝置結構不合理,導致電纜受損嚴重,無法正常使用,最后對整個工作面切眼電纜進行了更換,不僅影響了生產,而且給礦井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秦書明看到這種情況,對MG650/1605-WD型電牽引滾筒采煤機托纜裝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彎曲半徑小造成電纜損壞問題進行了分析,他根據電纜最小彎曲半徑對拖纜裝置進行了重新設計,采用了扁平梨形的托纜裝置,使得電纜和水管在實際拖動過程中不僅可以滿足電纜最小彎曲半徑要求,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采煤機體任意旋轉移動,避免因彎曲半徑小導致的電纜損壞,大大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工作面正常生產。
一直以來,王莊煤業(yè)的煤炭出井外運的“咽喉”都是地面洗選系統(tǒng),主要包括:煤機、帶式輸送機、分級篩、跳汰機、破碎機等諸多設備,這是外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現場設備數量龐雜,當其中一臺設備出現故障時,就要求與其相連設備快速執(zhí)行相應動作,以達到保護設備,減少壓煤、堆煤等事故的發(fā)生,但如何實現對這一系統(tǒng)的集中監(jiān)控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時,秦書明“挺身而出”,經過6個多月時間的潛心研究,研發(fā)出了PLC智能控制技術和組態(tài)軟件顯示技術,通過運用這兩項技術,有效解決了地面洗選系統(tǒng)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當這兩項技術運用時,他又發(fā)現還有問題在頻頻發(fā)生,相互閉鎖不緊密、操作控制復雜等,為了盡快完善此技術,他查閱了大量資料,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設計出了一套“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并于2014年3月投入使用。新型的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了一鍵開機,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每年還為礦上節(jié)約了100多萬元的費用。
近年來,秦書明還先后主持完成了王莊煤業(yè)綜采大采高工作面,實現了從井下輔助運輸系統(tǒng)有軌化向無軌化的改造,完成了地面35kV變電站主變壓器2×16000kVA的增容改造、地面鐵路快速裝車系統(tǒng)改造、公路快速裝車系統(tǒng)配套改造、井下主水泵房設備更新及自動化改造、主風井選型安裝自動化改造、地面洗選系統(tǒng)自動化改造、礦井水處理工程改造、礦井井上井下消防水系統(tǒng)改造等大大小小多項工程項目……
在全身心地參與礦上的各項技術改造之余,秦書明還對如何讓現有的機電設備變得更好用、更有效進行了深入思考,相關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也隨之而出,并先后在煤炭系統(tǒng)獲得多項創(chuàng)新大獎。
執(zhí)著機電
機電工作事無巨細,哪一項設備、哪一個環(huán)節(jié)注意不到都有可能對安全生產造成后果。為了便于工作,秦書明索性把家安在了辦公室,尤其是下班后,哪個崗位需要他,他都能及時趕到。由于白天工作忙,他大部分的技術創(chuàng)新想法、各項機電項目管理制度,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完成的。
隨著王莊煤業(yè)在“高新尖”現代化礦井建設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作為機電副總工程師和機電科科長,秦書明的本職工作相比以前輕松了很多,但他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熱情卻有增無減,對他來說,機電工作也是“永遠在路上”,永遠值得全身心投入。在王莊煤業(yè)工作的這16年里,秦書明經歷的不僅是年齡的增長,更是工作經驗的日趨豐富和理論基礎的日趨扎實。用秦書明的話說,就是經歷了一場從青澀到成熟的洗禮,幸福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