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 Video
你能在視頻中看到徐靜蕾最愛吃的菜是醋溜土豆絲,吃完飯的她還玩起了乒乓球,打得很厲害。
我們從徐靜蕾的家中“偷偷”拿了件東西,結(jié)果還被她發(fā)現(xiàn)了。
在黃立行的這期視頻中,你能知道黃立行買過最坑爹的東西,我們還給他出了一道“你畫我猜”。
運動一會兒之后,黃立行真的坐下來和我們吃了一頓火鍋。
Re:Wechat
在GQ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做了全新欄目的嘗試,每周你都能讀到我們對當局熱議話題的調(diào)侃以及有趣的觀點,這些話題有可能是一個人物一檔節(jié)目、一部影視劇,或或者一句話。
《不用大數(shù)據(jù),我們來告訴你民謠歌手的套路》:前段時間某檔綜藝節(jié)目讓民謠又火了一把,連著聽了三天民謠(可能聽到了一些假的)后,GQ的編輯們除了輕微癡迷和中度偏頭痛之外,還順手總結(jié)出了以下這些“民謠歌手”的套路,讓我們手把手地教你炮制出一首標準的、如假包換的民謠。
@一川Jason:民謠大眾化有點像偽命題,如果一個民謠歌手認為自己不是普通青年時,就會不自覺地走向文藝青年的道路,但大眾審美決定了文藝青年永遠只屬于少數(shù),因此大眾化后民謠歌手就會變得既不是普通青年也不是文藝青年了,直到另一種文藝的少數(shù)出現(xiàn)。
@燃燒的牛皮糖:都是適應市場嘛,以商業(yè)的角度來做藝術(shù)。只可惜我們的大眾審美普遍低下,所以做出來的商業(yè)化藝術(shù)也就質(zhì)量不高了。
@老佛爺:一切強行的賣情懷都是耍流氓,這就好比我們拍吻戲但是我吃了大蒜,你要配合我表演,不然你就不是合格的演員。
@黑烏鴉的嘴:看完熱血沸騰,好想寫一首《給朋友圈趙小姐點的第三個贊》。
《北京男子圖鑒》:《東京女子圖鑒》是最近大火的一部日劇,引得無數(shù)在北上廣深居住的人們感同身受,不只是因為女主角“坎坷”的情感歷程,更透過有關房租、工資、奢侈品價格的精準數(shù)字,讓大家高呼“終于有人講出了大實話”。我們選擇了當下北京男士生活的19個片刻,希望能為你帶來自省,或者愛的契機。
@MichaeIPhi:真的有點兒難過,可我覺得北京還有我愛著的理由。那些一起醉過酒的朋友,那些曾冒冒失失的歲月。
@DarkMoon:越來越覺得,作者應該寫一部小說,或者寫一個劇本,對了,我一定買正版!
@Janie:看到的越多,越清楚越拉越大的差距。這正是我奮斗7年后毅然離開北京的理由。當我在海邊主干道上看到路邊公園滿面紅光的老爺爺在陽光下訓練兩只白色薩摩耶接飛盤的時候,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再見北京的空氣!再見焦慮的生活!
雙十一已經(jīng)是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它現(xiàn)在正在以同樣的形式影響俄羅斯。這篇《阿里巴巴遠赴俄羅斯》,說的正是這樣一位俄羅斯人“變成”阿里巴巴人的故事。
@叫我斯基:GQ在內(nèi)容快消領域,一直是好內(nèi)容的提供者,這篇內(nèi)容“干”的程度,應該是基于跨度以年為單位的策劃GQ加油,做更好的內(nèi)容。
@廢玉:記得之前搞中國制造的跨境電商是蘭亭集勢啊,不造現(xiàn)在怎么樣了。一方面為中國企業(yè)打入外國市場、倒逼進步而激動,一方面為阿里巴巴未來的巨怪模樣而害怕。
@SteIlaXu許欣欣:震撼好文——馬克在無營銷預算情況下,獨自一人,敢拼敢沖,依靠阿里巴巴大平臺,用智慧與阿里總部團隊合作,在俄羅斯讓聚劃算走進千萬家,并倒逼俄羅斯郵政、俄羅斯各大銀行服務的發(fā)展。
Re:Cover
三月刊的封面人物鄧超,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享受做一個怪物的感覺”。這句有趣的話成型于鄧超16歲時的心理獨自,但沒想到的是,這句話成為了這篇封面文章的標題和解讀鄧超的密碼。
@等之超玄箸:這張封面真的好喜歡好喜歡,自然不修飾富有生活氣息。
@瘋子宅:文章很長但還是一字一句看完了,一個在嚴肅和瘋癲之間游走的“怪物”,能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并且享受做這些事帶來的幸福,可以,這很鄧超,希望多年后的自己也能如此,向偶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