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我連“殺人游殘”都玩兒不好,怎么會有固定的人設 Siri
有著一副“硬漢”的外形,段奕宏卻一直在努力嘗試塑造不同的形象。頹廢、剛強、陰柔,他塑造的形象總是不落窠臼,為他贏得了“一人千面”的評價。
段奕宏異常的聰明,他非常清楚我每個問題的最終指向在哪里。
有的時候他甚至會搶先回答,牢牢把握住聊天的主動權,并試圖讓我回答他的問題。我差點兒就被繞進去了。
他還堅稱自己已經盡量用最真實的狀態(tài)面對我了,這我倒是非常信服的。畢竟跟一個說話狀態(tài)放松到會夾雜一兩句粗口、肢體語言就像你哥們兒一樣的人聊天兒的體驗,簡直不能更棒了。
段奕宏在下文中為D
大家都覺得你跟男人搭戲更加精彩。
D:他們都說什么了?覺得你演的角色都特別直,但就是忍不住想你去演那種稍微有點兒Gay的角色。
D:哎呀!那是好事兒??!說明觀眾們對我有不一樣的期待啊,這對一個演員來說是多么好的事兒??!首先他們承認了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我能駕馭的角色不止那么一兩種。
所以下一個角色會是個彎的?
D:不一定,但反正我不排斥。但說真的,現在好多年輕觀眾就愛看男男激情,還組什么CP。但我覺得故意去那么演就沒勁了,在劇情和角色設定合理的情況下去表現,那就挺高級的,不要非得去迎合某種口味。
你好像很在意自己被某種人設限定?
D:那當然了,我所受的教育就是一個好演員應該能塑造不同的形象。所以我會盡量避免這種情況,比如說我拍完《我的團長我的團》之后,給自己立了個規(guī)矩,至少五年不接抗戰(zhàn)題材的戲。而事實上十年過去了,我都沒再重復過那類角色。
那你最想演什么角色?
D:最近我越來越懷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判斷力,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認定未來想要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那一定是缺乏想象力的。相反的,我沒見過的角色對我來說反而更有吸引力,我也會更愿意去鉆研。
舉個例子?
D:比如《烈日灼心》里的伊谷春,我第一眼沒看上這個角色,反而想演鄧超的角色。其實就是因為我之前沒演過這種類型的警察,本能地想逃避。我總想從劇本里看出清晰的線索,然后把握住角色,但這個人物非常不清晰,我擔心自己把握不住,害怕最終塑造出一個大家都見過的警察形象。
但最終效果很好啊?
D:那是我脫了好幾層皮,把自己給挖掘開了才探索出來的。
具體怎么脫皮?
D:我去派出所生活了16天,那16天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我還是比較傳統的那種演員,還是信奉“體驗生活”那一套方法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去跟對方一起生活是了解或者說創(chuàng)作一個角色的捷徑。比如我接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我就去跟一幫小混混一起呆了23天。
你好像對數字特別敏感?
D:不是不是,我刻意記得這么精確,是因為真的度日如年。但必須逼著自己那么去做。
這么較真不累嗎?
D:累啊,當然累了!但我太害怕落俗套了,創(chuàng)作本身就應該要碰撞,我會跟導演編劇討論,彼此堅持,最終達到一個理想狀態(tài)。如果出來的東西準都見過,就不好玩兒了。
那你怎么調劑這種緊繃的狀態(tài)?
D:我在劇組里呆著的時候會給大家做飯,通過這種方式我能調整自己演戲的時候帶到生活中去的一些不好的影響。借由洗菜、切菜、調料這些細碎的事情,還有灶臺的火焰、開鍋時徐徐翻騰的水蒸氣,我能分散掉工作上的那種專注。人只有彈性的時候才可能進入到更好的狀態(tài)中去。
沒想到你還做飯,真的跟你大眾印象中硬漢的人設很不一樣。
D:你總提人設人設,我覺得還是那句話,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我最煩在生活中還要去演戲,戲里的人物有設定是為了方便演員和觀眾去理解,而生活那么復雜,不是一個設定就能概括的,應該是自由的。
意思是你在生活中完全沒有你演的角色的影子?
D:我作為一個演員,跟朋友玩兒“殺人游戲”,基本上在前三天就會被殺。大家都覺得我是“殺手”,我爭辯說不是,他們總說我看著就像,就算是誤殺也先投票出局再說。你想想,我在生活中連需要演戲裝一下的游戲都玩兒不好,我還哪有心思在別的方面為自己設定一個形象???
那你現在也是你生活中的樣子嗎?
D:那倒不完全是,畢竟還是要尊重你嘛,但現在這狀態(tài)已經很接近生活中的我了。如果換個女孩兒跟我聊天,或者如果聊天過程中有一臺攝像機架那兒,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時不時說一兩句粗口,然后還摳摳腿什么的。生活中我好玩兒著呢。
有多好玩兒?
D:這都是別人評價我的。有次我跟黃軒吃飯,他說跟我一聊天就覺得我特別幼稚,挺小孩子的那種傻氣。我說那你不提醒我,我好改改,他反問提醒啥呀,這就是你啊。
但看得出你至少對自己的身材是有管理的。
D:這是必須要有的,畢竟我是干這一行的嘛,演話劇本身就需要體力,心肺功能得特別好才行。我有次去看日本一個叫小田和正的歌手的演唱會,他都70多了,滿場跑,還邊跑邊唱,我就特佩服他。后來知道他每天堅持跑步、登山,也堅定了我去管理自己身體的決心。
最滿意自己身體哪部分?
D:你要這么問我不就成賣肉的了嗎?有次我決定減肥,用了28天從73公斤減到68公斤。那段時間拍雜志照片的時候,攝影師就總想讓我光膀子,我說不行,我不是為了賣肉,那太俗氣了。
什么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年輕了?
D:每次化妝貼眼皮的時候,我最煩這道工序了,上了歲數但還是得裝飾,把眼皮下耷拉的部分往上再撐一撐。這時候覺得自己松弛了。但我一點都不排斥,我覺得這是魅力的體現。男人就直該享受每一個年齡階段,不要試圖去違背自然規(guī)律。
都什么年代了,你還拘泥于這些“人設”嗎 Samantha
“人設”是“性格測試”的反義詞。后者通過一套目的性明確的試題反映你的本能,甚至預判你的未來;前名則是你試圖將后者偽裝起來的手段,是你想成為或者在別人眼中的人,是目的本身。然而最近事情變得不那么簡單,一份來自阿里研究院和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聯合報告顯示,人設開始變得流動且不固定:“人設自由”成為了2017年天貓理想生活五大消費趨勢中最有趣的一個。
1.糙老爺們兒
常指在生活中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男性荷爾蒙爆棚的男性,不夠細致、心思單純、直來直往是他們的顯著特征。多見于北方,他們?yōu)樽约哼@一稱號感到自豪,通常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不適應勾心斗角的環(huán)境。在交友上有極強的個人偏好,喜歡同類抱團聚會,但身邊的異性通常對他們頗有微詞。
2.IT Girl
對時尚有獨特見解或擁有獨特風格的女性,有不可替代的某種標志性風格,具有極強的個人魅力,能夠引領風潮。IT Girl可以出身名門,也可以是草根,但一定要在各種活動和街拍中獨領風騷。在社交網絡中頻繁發(fā)布精美照片以積聚人氣,能駕馭高級定制,也能搭平價品牌,由于互聯網的發(fā)展,這一稱號的競爭日益激烈。
3.小透明
一般指社交網絡上存在感較低或沒有存在感的人。他們較少公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混跡于多個場合但沒有標志性的特點,容易被人忽略。他們多半渴望成為人人稱贊的人物,但限于性格和知識儲備很難做到?,F今小透明也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很多時候他們能夠在爭議話題中靠這個人設明哲保身。
4.毒舌
一種說話常含有諷刺意味并一針見血屬性的人,這樣的人常常在多人對話中“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能夠在最準確的時機擊中他人痛點或洞悉事物本質,給他人造成最大的傷害,但又往往讓人心服口服、無力反駁。擁有這類性性的人讓朋友或伴侶又愛又恨,但需要注意分寸和尺度,可能會造成太大殺傷力而致使與他人的感情破裂。
5.逗逼
形容某個人很逗,但同時也有犯傻的可愛氣質。在一群人中他是活躍氣氛的那個,在任何場合都能有驚人的言論或行為,讓他人被他發(fā)自內心的歡樂感染而發(fā)笑。當然也有的場合會因為太超出常規(guī)而被質疑態(tài)度不端正、不正經,但他們通常對自己極有自信并樂在其中。
6.學霸
一般是指在學校里努力學習并成績出眾者,也有大部分學霸根本就不努力學習也能成績出眾。生活中的“學霸”無所不知,并能在集體討論(比如公司頭腦風暴,或者玩狼人殺)中以極快的語速甩出大量觀點和信息量,給旁人一種“真的不太明白但真的很厲害”的望塵莫及感,同時保持對所有話題的發(fā)言權。
7.Geek
指對現代科技癡迷的人,現在尤指熱愛互聯網的人。他們大多數人以互聯網為生,工作時間和業(yè)余時間都在互聯網上度過,外表打扮和與人交往中都有十分鮮明的特征。以眼鏡、T恤、格子襯衫、雙肩包等學生氣的打扮為主,在與同類交流時大量使用專業(yè)術語侃侃而談,而面對圈外人尤其是異性則張口結舌、吞吞吐吐。
8.文藝青年
指喜歡文學藝術的人,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在許多特定的線下場景中容易大量聚集,比如音樂節(jié)、書市、電影節(jié)等:在線上對電影、書籍、音樂等文學作品發(fā)表意見。他們有一部分人擁有特定的鄙視鏈和交際圈,從各種作品以及高質量的對話中獲得力量。
9.女漢子
常常用來形容生活中行為習慣、思維方式更偏向于男性的女性,多半都是單身。早期的“女漢子”主要是用來強調這種個體“獨立”的品質,具體的行為包括修水管、通馬桶、扛重物等,不矯情、不黏人也成為“巨嬰”們眼中的優(yōu)點。但一部分“女漢子”因此也對依賴他人、善于撒嬌的同性會有程度不等的排斥心理,激進者甚至會因為后者更受歡迎而仇視異性和社會,加速單身循環(huán)。
10.禁欲系
一般指顏值高、性格高冷、沉默寡言的男性,突出特點是看起來仿佛沒有欲望,但隱藏屬性是一旦被激發(fā)則有可能變成熱情如火的性格,且十分專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面對異性時不假辭色,對熱鬧的場合和話題無動于衷,但容易讓人相信他們內在也有奔放的一面。
11.霸道總裁
指年紀輕輕就在事業(yè)上有較大成就的男性,并同時具有說一不二、獨斷專橫的性格,通常顏值高且具有邪魅狂狷的氣質。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不同年齡層女性的喜愛,卻對大多數人態(tài)度惡劣,只對某個特定的人施以不同尋常的溺愛,但關心常常在暗中進行,并利用大量物質資源取悅對方,用蠻橫的態(tài)度表達愛意,口不對心,營造一種“瑪麗蘇”的氣氛。冠以這種人設的男性通常比較自以為是。
12.大神
即神一般的人物,在某方面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受到眾人的敬佩、尊崇。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有絕對的發(fā)言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示實力秒殺眾人,同時可能具有神秘、惜字如金、高傲的特點。同時有許多逸聞趣事在坊間流傳。
13.老干部
以前用來指年齡大、資歷深的國家機關干部,現在則指老成、保守的青年。他們不懂網絡流行語、不追逐潮流,老派、嚴謹。在某些場合他們好為人師,以關心為出發(fā)點,傳達謹慎、嚴肅的價值觀,有時候會因為一本正經的表達方式和流行話題產生反差萌,獲得喜愛。演員霍建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14.小公主
不是某種皇室頭銜,而專指在生活中擁有高人一等的心態(tài)或行為的女性。她們傲嬌、柔弱、善于撒嬌,多半在優(yōu)渥的環(huán)境中長大,喜愛粉色和其他女性特征明顯的事物,在自己不擅長的場景中常常示弱來換取他人主動的幫助。她們頭腦較為簡單直接,但常常因為惹人憐愛的特質獲得他人的關懷幫助,也常被人戲稱為“小公舉”。
15.鄰家男孩/女孩
一般指生活氣息重、自然不經修飾、給人仿佛鄰居一樣感覺的男孩/女孩。他們多半平易近人,熱情親切,在衣著打扮上簡樸平實,給人一種涉世未深、單純可愛的感覺。常出現于煙火氣重的街頭巷尾,夏日午后的樓梯轉角等各種家常場景中。
16.沒頭腦和不高興
基于一部國產動畫片中的兩位主人公性格發(fā)展出的一種組合,指一對好友或情侶中一個人通常大大咧咧、理解力較低、容易犯錯,而另一個人則保持不開心、不耐煩、不容易被調動的特質。倆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互補,由“沒頭腦”來制造事件,而“不高興”負責解決事件并吐槽,雖然看似矛盾激烈,但其實相輔相成,給人一種焦不離孟的默契感和喜感。
17.吃貨
專指熱愛各種美食并引以為豪的人,并對食材、菜系、制作方式等某一項或多項有專門的研究。吃貨在朋友圈內有口皆碑,有的是以食量大聞名,但更高階的吃貨善于推薦餐廳、分析口味、熟練運用比“入口即化”“美味非凡”等更高階的詞匯來形容食物。頂級吃貨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熟練掌握三道以上拿手菜、吃過多家米其林三星、第一時間品嘗城中熱門餐廳、有三家以上私家菜館VIP權限等。
18.森女
是指打扮自然,給人以森林般純凈感覺的女孩,她們崇尚簡單自然,喜歡舒適的衣物、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名牌,與華麗的衣服絕緣,喜愛復古的物品。在家做一份松餅,穿著棉布裙和圓頭皮鞋,戴著草帽去公園,與朋友野餐并談論日本電影可能會是森女生活的一個典型場景。
19.天然呆
形容又笨又可愛的人,重點是可愛。他們通常對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名詞、問題都表現出半知半解的狀態(tài),在各種場景中都顯得力不從心,比如在工作環(huán)境中常常無法領會上司的指令和同事的討論,無法承擔過于復雜的任務等。但也因為這種單純的狀態(tài)讓人放下戒備,容易得到偏愛和照顧。這種慢半拍的狀態(tài)與愚蠢有本質區(qū)別,這也是他們之所以可愛的原因。
“人設自由”的第一步,是先放飛對自己的設定 Samantha
為自己設置更復雜的“人物設定”是人設開始變得自由的第—步,至少你已經意識到了只展現套路化的人設是很無聊的事情。就像RPG游戲中的“轉職”或者“兼職”,每個人都想體驗多樣的人生、展示多面的自己。
1.食草男
指長相白凈、性格人畜無害、友善溫和的男性。他們性格靦腆害羞,不擅長與異性接觸,較為被動,但是用情專一,寧缺毋濫。食草男不是第一眼會讓人心動的類型,但一旦與食草男結交,會發(fā)現他的性格十分隨和溫柔。除了你可能需要事事主動之外,擁有食草男堪稱完美。
2.萌大叔
這群人進化自“暖男”人設,一般意義上認為暖男老了就變成了萌大叔。但隨著他們對自我認知的轉變,更多的萌大叔們在保持年輕時“暖男”的遺留特征之外,還會為自己加上一些“雖然跟年輕文化脫節(jié),但有極大的學習熱情”的設定。宣稱自己“心理永遠18歲”是非常安全的做法。
3.戲精
指表情和肢體動作浮夸、情緒化、喜歡搞出很多不必要事情的人,不限男女。他們喜歡分享自己生活中極具戲劇性的事件和遭遇,有時會適當地進行藝術加工,就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有可能引發(fā)他們無限的感慨和怨言。經常因為這一點而引發(fā)眾人關注,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他們對此樂在其中。
4.娘MAN
這群人非常復雜,掙扎在對自己搖擺不定的身份認同邊緣。一方面他們承認并向往傳統意義上健碩的男性身材,并會重點把自己的胸肌和肱二頭肌練得幾近撐爆襯衣:同時他們又崇尚精致的生活和品位,甚至有些時候有點龜毛。和“精老爺們兒”不同的是,他們一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直男,所以也沒有那么多常見于直男的臭毛病。
5.交際宅
他們通常迫于職業(yè)特殊性或其他原因而擁有許多社交活動,現實生活十分充實,給人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印象,但內心卻極其渴望獨處,在假期或空閑時間更愿意獨自在家而不是外出。
6.自拍怪
形容對自拍熱衷到走火入魔的人,他們通過各種不同的照相設備留下某時某刻自己的樣貌,社交網絡上有大量九宮格形式的自拍。熟悉各種修圖軟件和濾鏡,在任何場合都能做到旁若無人地拿起手機,找到最凸顯自己相貌優(yōu)點的角度按下快門。晴天雨天,高興失落,任何時候都能為自己自拍以及po自拍找到一百條正當的理由,日常是“今天長這樣”。
7.時尚平民
會把自己定義為時尚平民的人至少說明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審美,知道什么是好看的什么是不好看的。不像“時裝精”們那樣追求出挑,他們的目標往往是“不要穿錯”。在時尚平民們的身上你永遠找不到顯眼的logo,他們會對外宣稱這樣穿“不難看,且非常舒服”,但也不會將這種平庸的審美強加于別人。
8.病嬌
一般指對于某人或某物癡迷到瘋狂地步的人群,但“病嬌”作為一種人設時,并沒有那么原教旨主義?!安伞眰兿矚g表面上表現得非常癡狂,當喜歡的人或者事物出現或者被提起時,會立刻進入亢奮狀態(tài)。但他們并不會用暴力或者威脅的手段去獲取這種關注,并且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會顯得收斂和克制,看上去有點“嬌羞”。
9.精老爺們兒
與“糙老爺們兒”直接對應,他們擁有絕對直男的荷爾蒙,但有一顆敏感而愛美的心。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不放松對自己身材的管理,對喜歡的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研究。但他們同時叉刻意保持著一個“爺們兒”的外表,以與那些過于“精致”的男孩兒們區(qū)別開來。精老爺們兒一般都會有一兩個略顯小眾而高級的愛好,但無外乎單一麥芽、雪茄、哈雷摩托、戶外運動這些荷爾蒙爆棚的選項。
10.大颯蜜
北京特有的方言詞匯,“大蜜”的進階版本。多指面容姣好、性格開朗、不卑不亢的女性。她們通常具有爽朗、不拘小節(jié)的特質,尤其得到異性的喜愛。在飯局上能與人侃侃而談,拼酒時又能一飲而盡毫不猶豫,為朋友兩肋插刀,對情人專一癡情,年輕時敢作敢為,有在朋友圈成為傳奇人物的潛質。
11.浮游族
指沒有具體目標、生活節(jié)奏散漫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沒有固定的工作,不被雞湯、雞血所影響,保持著自己松弛的狀態(tài)消磨時光。他們對宏大目標和人生巔峰毫無興趣,也對按部就班的人生安排嗤之以鼻。在父母眼中他們甚至是“沒有用的人”,如果強行給他們安排工作,或者為他們制定生活目標和社交圈,浮游人群就變成了成天散播負能量的“喪族人”。
12.CoolKids
在亞文化的策源地,這群人一般不會承認自己在追求“酷”。在文化領域擁有特定精神偶像的他們,會在各種場合表明他們的態(tài)度,雖然有時姿態(tài)顯得略帶曖昧。更多的時候他們不會流露出任何顯示睛感的表情,因為這是“Hi-Fashion”的表現。
13.曬娃狂魔
指對自己的孩子有強大濾鏡的父母,在孩子降生后就性情大變,生活話題和重心整體遷移。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他們的心,勤奮地在社交網絡上同步更新孩子的成長狀況。頻繁向外界傳達“有孩子才完整”的價值觀。
14.佛系男子
禁欲系和食草男的進階版本,但事實上佛系男們并不是真的無欲無求,而是永遠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他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jié)奏去做,因此“女朋友”成為了他們發(fā)展愛好的阻礙。他們也不想在“和某個人交往”這件事上費神費時間,就是單純喜歡自己一個人。
15.時裝精
常見于時尚雜志編輯、時裝博主、品牌公關總監(jiān)這些距離當季潮流最近,同時也舍得在穿著上下血本的人群。時裝精們永遠要把最新款穿在身上,他們甚至于追求在秋冬時裝周上就穿上秋冬的秀款。同時他們永遠是在穿衣上“最勇敢”的那一批人,因為他們的穿衣哲學永遠是“被人記住”,哪怕一件衣服只穿一次。
16.草莓男
形容像草莓一樣的男人,特點是外表光鮮亮麗,內在綿軟,遇到壓力會無法抵抗,變成稀泥。他們在初次見面時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應付各種場合如魚得水,但深交后就會發(fā)現他們大多缺乏責任感和決斷力,尤其是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往往選擇逃避。
17.浪子
把自己的人設設定成“浪子”的人在生活中并不一定真的是個陳世美,他們很可能只是覺得玩世不恭的樣子很酷,或者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樣能夠掩飾自己的害羞——大多數時候是面對女孩兒?!袄俗踊仡^金不換”,這群人也寄希望于用“欲揚先抑”的手段來規(guī)劃自己的人設,“我可以先看起來閑散一段時間,然后就是我重新做人的時候了。”
18.×奴
對于某件事物成癮甚至甘愿成為其臣屬,這類人往往被冠以“奴”的稱呼,而前綴一般是他們沉迷并服侍的對象。這類人設最常見的亞種是“貓奴”,一個合格的貓奴會心甘情愿地稱呼自己為“鏟屎官”,他們的社交網絡首頁上也永遠是貓比人多的。前綴可以任意替換,比如狗、包、電子產品、某大公司,甚至是一些不可描述的東西。
19.紳女
有一群不愿意拘泥在傳統審美中的女性,她們嘗試在穿著和氣質上展現男性紳士的傳統。一個紳女甚至會在多數場合被認為是T,因為她們大都留著短發(fā),還會梳起油頭。她們會挑選剪裁合身的西裝作為日常通勤的服飾,與辦公室職業(yè)女性裝束不同的是,這些裝扮會最大限度地減少女性特質,轉而塑造傳統紳士所追求的風度和氣質。
20.脫力系
真的非常無聊并且把無聊當一個引以為豪的標簽的人被稱作脫力系。與“浮游族”不同的是,他們并沒有那么“喪”,就是單純的無聊而已,而且他們的笑點往往也非常奇怪,甚至某些時候認為“無聊也是一種有趣”。他們會認為荒誕、滑稽、魔幻等元素是生活的日常,但又區(qū)別于“戲精”,他們并不以這些為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