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讀是小學語文很重要的一項訓練內(nèi)容,默讀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逼渲芯湍x還特別指出:低年級“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中年級“初步學會默讀”并“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高年級“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并“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
研究表明,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jīng)過小聲朗讀、無聲默讀兩個發(fā)展階段。根據(jù)筆者的教學實踐,教學中可以這樣做:從小學二年級開始默讀訓練,由教師輕聲朗讀。學生只用眼睛隨著教師的朗讀看課文。到了三四年級,應訓練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進入五六年級,訓練時要根據(jù)課文字數(shù)的多少向學生提出閱讀的大概時間,同時要重視技能訓練。
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默讀能力之前,先要讓學生明確其要求,因此,在默讀訓練不同年級的學生時,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一、初讀感知文本時要默讀
在教學中老師們經(jīng)常讓學生以默讀的形式進行全文的理解,比如《廬山的云霧》,老師提問: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學生能快速地默讀,了解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通過這樣的快速閱讀,使學生很快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有利于對課文的學習。
二、疑難處要默讀
要在疑難處一遍又一遍默讀,疑難往往能迎刃而解。如教學《大作家的小老師》最后一個自然段時,筆者讓學生反反復復默讀,并從中領會蕭伯納所說的“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蕭伯納說小姑娘“是我的老師”?學生在靜靜的閱讀中醞釀屬于他們自己的思想,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的成就,為社會作出多大的貢獻,都不應該炫耀、自夸,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相處、真誠相待,要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蕭伯納說小姑娘“是我的老師”體現(xiàn)出蕭伯納謙虛自律的寬廣胸懷,從而學生對大作家蕭伯納的敬意油然而生。
三、合作交流前要默讀
新課標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學生在小組內(nèi)的閱讀交流,使閱讀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在小組合作學習前的默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如在教學《放飛蜻蜓》學習第7~10自然段時,筆者采用了先默讀再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了解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分別有什么特點和作用。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各抒己見,很快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四、帶著問題默讀思考
默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在默讀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邊思考,邊默讀,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在教學《剪枝的學問》第五自然段時,筆者說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到了,我們再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一起去看一看,會看到什么呢?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一邊思考,一邊默讀,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有的說桃子很多,有的說桃子很大,還有的說果實很飽滿,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剪枝里頭真的有大學問??!于是好奇的學生紛紛質疑:怎樣判斷果樹上的無用枝,減去多少無用枝才合適,怎樣剪才行?學生一時間又陷入了沉思,又一次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這時忽然有人打破了教室的沉寂,大聲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呀,你們知道哪些狀元?課堂沸騰了:哪吒、小兵張嘎、王二小、劉翔、郭晶晶……是的,文章是要告訴我們隨時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向一切有經(jīng)驗的人學習。課結束了,文章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可同學們?nèi)砸猹q未盡……
五、默讀途中添加旁注
我們知道,閱讀教學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更重要的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讀書的時候,讀到一些優(yōu)美的、深受感動的語句,或劃出來,或摘錄;讀到感觸自己心靈的地方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更加深刻。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促進了學生與文本的深層對話,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能得到提高。
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人物語言、心理活動描寫細膩傳神,筆者采用的是讓學生默讀的方式,讓學生于默讀過程中在課文右邊及時添加旁注。(用筆劃出描寫人物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把問題和感受寫在空白處。)在默讀的過程中值得推敲的點點滴滴都可以作為旁注記下來。待學生交流自己的旁注時,也就是對課文的深入研讀之時了。
六、精彩回放
“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保ㄅ宰ⅲ何易x出了爸爸是一位嚴格遵守社會規(guī)定和社會公德的人;爸爸如此嚴格是為了讓湯姆懂得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定的道理。)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旁注:我讀出了爸爸不容置疑的語氣,從中感受到爸爸是一位嚴格遵守社會規(guī)定和社會公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遵守社會規(guī)定的人。)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旁注:慢吞吞從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寫出了湯姆無可奈何的心情;湯姆最終把魚放了,說明他是一個遵守社會規(guī)定和社會公德的孩子。)
學生通過圈畫批注,用筆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所以,與其說學生是在動筆默讀,不如說是學生在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與其說學生是在批注,不如說是學生憑自己的知識、情感、智慧、靈性,賦予文本新的意義與內(nèi)涵,得到情感升華,進而憂文中“人”所“憂”,喜文中“人”所“喜”。
總之,默讀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閱讀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扎扎實實地加強默讀訓練,才能使我們的閱讀教學更具實效性。
(作者單位:晉城市城區(qū)南街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