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王瑞鋒 南方周末實習生 孟婉晴
南方周末記者 王瑞鋒 發(fā)自廣州
南方周末實習生 孟婉晴
2017年12月16日,是個周末,梁淑芬一大早就為家人張羅飯菜,燉雞、燉魚、大蔥蘸醬、蒸饅頭、包水餃,全是山東菜。
半年前,小外孫女出生后,56歲的梁淑芬離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家山東煙臺,來到兩千多公里外的廣州,照顧女兒。這之前,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老家的縣城。
如梁淑芬一樣,許多老人為了支持子女事業(yè)、照顧孫輩生活而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子女工作城市。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流動人口達2.47億人,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他們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來到子女的城市生活,他們看起來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實際上他們并不屬于這里。在人生暮年,如何化解孤獨和尋求歸屬,是老人及子女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什么東西都是 老家的好”
到了廣州,梁淑芬重拾做母親的角色,每天六點半準時起床,為女兒一家人準備早飯。
女兒生有兩個女孩,大的三歲,小的半歲,一家4口租住花都區(qū)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白天,大外孫女上幼兒園之后,梁淑芬大部分時間都跟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在一起度過。
她跟女兒常常因為喂養(yǎng)小孩發(fā)生爭執(zhí),老家人都是把肉和饅頭嚼碎了,再喂給小孩吃?!芭畠合硬恍l(wèi)生,不讓我喂,奶瓶也是用開水燙了又燙?!?/p>
生活在城市,梁淑芬遇到了諸多不適,她吃不慣清淡的粵菜,不做飯的時候,一家人只去樓下的西北菜館。每次去飯館吃飯她都心疼錢,在煙臺老家,五天趕一個集,白菜1塊錢1斤,每五天吃1只雞,也就花一百塊錢?!霸趶V州,一天就得花一百?!绷菏绶谊种割^說。
梁淑芬一般都堅持在家做飯,她曾嘗試把廣州菜心和紅莧菜包成餃子。為了節(jié)儉,她從小區(qū)外挖土,在房子里用花盆種油菜、蔥、香菜和芹菜。
她相信,什么東西都是老家的好,從煙臺到廣州,她幾乎把整個廚房搬去,帶了20斤面粉、30個雞蛋、一袋花生、一袋綠豆、一袋黃豆,還有剁好的雞肉、自己炸的魚,以及一包老家的蔬菜種子。
聽說飛機托運不能超過40斤,她在上飛機前稱了又稱,“剛剛好”。梁淑芬說,臨走前賣了家里的豬,還有十畝地,就交給留守的老伴打理。
來到陌生的城市里,老人們大部分都很少出門。梁淑芬的活動范圍僅限于500米內的家、超市和菜市場,“小孩吃的去超市,大人吃的去菜市場?!?/p>
他們?yōu)榱苏疹檶O輩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共同的感受是自己跟不上時代了,無法融入城市。
只有孩子是共同話題
對他們來說,如何打發(fā)多余的時間是一道難題。
梁淑芬經常趁小外孫女睡著的時候,用手機玩斗地主,以消磨時間。最無聊的時候,她曾三天沒下過樓,站在五樓的陽臺上,愣神看樓下飯店門口的人進進出出。
比梁淑芬“進城”更早的于秀琴, 在濟南照顧孫子已有8年,今年79歲的于秀琴,不太會用手機,老年機里只有兩個電話號碼,分別是兒子和兒媳的。
“進了城,連時間都變慢了,沒事做的時候,一小時就像一天,就盼著兒子下班孫子放學,有個人說說話?!庇谛闱俑袊@,身邊沒有一個說話聊天的伴侶,是他們在城市最難以忍受的事情。
于秀琴曾一趟一趟地下樓,總想找個能聽懂她說話的人聊天,“哪有老家得勁兒,出了屋門是院子,出了院子是大街”。
子女們也意識到這些問題,也想了不少法子,試圖舒緩老人們的孤寂。
于秀琴的兒子為了讓母親有個事兒做,主動放棄了一家心儀的幼兒園,專門找了最近的幼兒園,好讓于秀琴早晚能接送孫子。
梁淑芬的女兒送了母親一部智能手機,教她如何用微信跟村里鄰居進行視頻聊天,鄰居羨慕她在外見世面,讓她說個稀奇,她能想起來的就是“這里的樹跟咱老家不一樣,冬天開花”。聊著聊著,梁淑芬會惦記起地里的麥子,家里的狗和雞,更想老家。
“要不你去學學廣場舞?”梁淑芬的女兒勸慰母親。但梁淑芬下樓后一會兒又上來了,“跟人家說不上話”。她聽不懂粵語,別人也聽不懂她的煙臺方言。
只有孩子是老人們的共同話題。樓下碰到帶小孩的老人,梁淑芬逢人就搭訕,“你家孩子真好看,你們老家哪里的?”
整個小區(qū),梁淑芬找到了五個河南人和一個山東老鄉(xiāng),他們都是幫子女看孩子的。只有下午,梁淑芬?guī)О霘q大的小外孫女下樓遛彎,才是她一天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拉家常,小孩多大了,老家是哪里的,有什么特產,家里幾個孩子,今天做的什么飯。隨便聊,有人說話就不悶”。
在廣州待了半年,梁淑芬從不單獨坐公交車和地鐵,怕走丟了,也不打算學。
因為她不打算長住,這次來,除了帶著一堆吃的,自己只帶了夏天的衣服。她想把大外孫女帶回老家自己帶,女兒沒有答應。在廣州堅持了兩個多月,十月秋收,梁淑芬執(zhí)意回老家——盡管來回的機票錢趕上大半年的收成了。
回家待了一個月,女兒一人看不了兩個孩子,給她打電話,梁淑芬又一個人趕飛機,匆匆回到廣州,帶著比上次還多的老家土特產。
“想家,不喜歡城里,可女兒現(xiàn)在需要我,我就在她身邊,直到她不用我了。”梁淑芬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梁淑芬、于秀琴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