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飛行少年 圖/由簡里里提供
簡里里:怎樣讓我變得開心一點
■ 文/飛行少年 圖/由簡里里提供
15歲上大學,20歲取得倫敦大學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碩士學位,回國后進入北京知名高校擔任講師。2014年,簡里里辭去了學校的工作,隨后創(chuàng)辦了中國首個心理咨詢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簡單心理”。通過心理咨詢,她成為了許多人最私密的“朋友”,可她卻說:心理咨詢并不能迅速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告訴你,考試考砸的原因,主要是你害怕失敗,會不會感到很詫異?
在英國上大學那陣子,簡里里不高興。不高興的原因,似乎跟大多數(shù)留學生一樣,一是飄在陌生的國度,孤獨萬分,二是初來乍到,逢考必輸。
在那之前,她對于高興還是不高興,并沒有明確的感覺。當時網(wǎng)絡(luò)還不發(fā)達,身邊的朋友們,依然保持著寫信的習慣。大家都約定俗成地在信的開頭問候“最近開心嗎”,在信的末尾祝?!白D憧鞓贰?,簡里里茫然——怎樣算快樂?
英國的留學生活,讓她第一次深切地體會,“不快樂”到底是什么感覺。她悲傷她難過她抑郁,仿佛一下子熟背“不快樂”的所有近義詞。
而在這痛苦的時分,她被人毫不留情地懟了一頓,然后豁然開朗。
還是因為屢次考砸這件事。一個關(guān)系要好的老師替她著急,找她談心。提問的方式很套路,就像你的老師或許也曾對你說過的句式:“你平時挺聰明的,怎么就是考不好呢?”簡里里的回復(fù),依然沒有新意:“因為我沒好好復(fù)習,人家花一個月去復(fù)習,而我只花一晚上,能及格就不錯了。”可老師并不想吃下這些借口,她覺得簡里里在自欺欺人,在逃避。因為打心底害怕考砸,所以找各種爛借口當成臺階放在自己腳下。
面對這些無力感,你無能為力。很多人找到簡里里,張口就是一句“我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請幫幫我”。
那天她回到住所,開始撇下各種借口,認真思考:我是不是一個害怕失敗的人。
在她老師看來,人們的心理有兩個位置,PS和D。你可以這樣去理解:PS,也就是Photoshop,這是被你加了美顏濾鏡的生活幻覺;D,dark,這里用來盛放顏值低下的真實情況。當你難以接受一件事,比如考試考砸了,你可能會說出一堆爛借口,那些借口就是加了美顏的PS。
在簡里里這些年的心理咨詢從業(yè)過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來訪者,熱衷于“如果……就”的句式,比如:如果孩子聽話一些就好了。一開始,簡里里還試著去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可很快發(fā)現(xiàn),問題一個接一個。言而總之,他們都窩在PS區(qū)域里,走不出來。就像大學時期的簡里里,癡迷于對自己催眠,不肯走入現(xiàn)實中去。
這可能就是人們說的“舒適區(qū)”。簡里里決定走出去了,從PS到D,這對于每個人而言,就是成長的過程。她開始直面自己的真實問題、情緒,帶著問題前行。在成為心理咨詢師之后,她還陪著所有來訪者,走向他們的D。
這條路,不只是意味著痛苦。當有一天,你不得不去面對你的恐懼與脆弱時,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和力量。在這條路上,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你還有大量潛力可挖,原來你擁有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她至今都非常喜歡導師的那句話:黑暗深處有光芒。
只有在越黑暗的環(huán)境中,每個人自身的光,才會越發(fā)明亮。
有一段時間,許多得知簡里里在從事心理咨詢的同學都埋怨她:“你怎么墮落到去做這個了?”在他們那些從神經(jīng)科學學科畢業(yè)的人看來,以人本為基礎(chǔ)的心理咨詢是缺乏科學性的??珊喞锢锞褪窍矚g跟人打交道,這或許是天性。
她發(fā)現(xiàn)很多人迷戀星座和測試,通過比較,去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此坪軣o聊很幼稚,卻存在著一個真實的渴望:每個人都想了解自己。
老賈解釋,原來,古董講究物以稀為貴,如果是舉國無雙的至寶,價格自然驚人。或者是天下唯二唯三的珍品,當然也是價格不菲。但是如果說到古錢幣,因為貨幣本身就具有易于貯藏和攜帶的特征,所以保存起來不但方便,而且數(shù)量也不少。試想存品超過千,多于萬之后,單一錢幣的價值自然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再加上古錢幣本身的材料多為銅鐵,做工也不會太過復(fù)雜,所以單純的藝術(shù)價值也不高。少了古董的稀缺性,本身又不值錢,古錢幣敢情就變成古董界里后媽養(yǎng)的孩子,和珠寶字畫之類親兒子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語。
日子總是越過越忙的。從前是時間推著人往前走,現(xiàn)在是人拽著時間往前跑。當老師說“我們再講五分鐘”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有種深不見底的無力感呢?
可面對這些無力感,你無能為力。很多人找到簡里里,張口就是一句“我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請幫幫我”。你能解答很多題,你能搞定無數(shù)客戶,可一談到自己,就無從下手。
從2012年起,簡里里就開始在豆瓣寫文章,用自己的方式,傳播心理學知識,寫到第五篇就上了豆瓣首頁。粉絲很快多了起來。幾乎每天,都能收到許多豆郵、私信、郵件。國內(nèi)醫(yī)院的精神科,往往只收治重癥患者,心理咨詢行業(yè)又魚龍混雜,難以托付,所以這些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人們,跑來找簡里里求助。
簡里里在成為心理咨詢師的這條路上,曾經(jīng)歷兩次自我成長,一次是在英國求學那陣子,另一次則是幾年后。那時,她已經(jīng)在北京一所高校擔任講師。她看到生活中和網(wǎng)絡(luò)上那些求助無門的人,感到無比難過。她想做點什么,比如,辭職,去創(chuàng)業(yè)?可是,幾乎身邊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對一個女孩子的期待就是工作穩(wěn)定、早點嫁人,少瞎折騰,這令她遲疑。她在環(huán)境對女性的壓迫中,逐漸想通了,這才開始了她的創(chuàng)業(yè)。
我很喜歡她咨詢室的布置,溫暖的色調(diào),小房間里倚著墻角擺開兩張柔軟的沙發(fā),沒什么排場,就像在家一樣,連沙發(fā)與沙發(fā)之間的縫隙,也彬彬有禮體貼入微。
她在這張沙發(fā)上迎來送往。她先后幾次拿到知名投資人的風投。她的線上平臺“簡單心理”形成規(guī)模。心情很復(fù)雜,但心理學很簡單。她大概是這樣想的。
從“簡單心理”誕生的那一刻起,她終于找到了自己與世界聯(lián)結(jié)的通道,看到自己內(nèi)心的夢想生動起來。她想在這個平臺上,跟更多人分享,從PS走到D的喜悅。她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業(yè)前的那些糾結(jié)實在多余,在現(xiàn)實生活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讓自己變得快樂。
她干著心理咨詢這番事業(yè),卻說:心理咨詢并不能迅速地解決問題。
這似乎有點拆自己的臺。
在我的印象中,研究生時代是簡里里人生的分割線。在那之前,她沉迷幻覺,像許多年輕的女孩那樣,只是她們沉迷的方式各不相同;在那之后,她柔軟中具有率真的力量。我的身邊不乏抱著對心理咨詢的美好想象投身學習、當做職業(yè)的人,他們大多想象著,這是一份渡人的崇高事業(yè),體面又神圣,而身在這個行當里的簡里里,卻那么不留情面地說出了這個職業(yè)的真相。
不解決問題是一個方面,可這不代表它沒用。她常常舒服地倚靠在小沙發(fā)里,靜靜地聽聽來訪者的各種不快樂。她并不同情,而是把自己放進對方的遭遇中,去體會,去理解。因為她覺得,只有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放在船上,彼此才能一起駛到對岸。
至于那些實際的問題,該不該辭職啦,該不該分手啦,簡里里對付不了。氣勢澎湃地給人支招,是情感專家的活兒,她擅長做的,是幫助來訪者了解并接納自己,挖掘自身無盡的寶藏,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她覺得,每個人都在打一場別人看不見的戰(zhàn)役。她與來訪者建立一段段私密的關(guān)系,共同面對最痛苦,甚至是羞恥的黑洞,最后由來訪者自己支撐起自己,找到答案。
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終身榮譽教授歐文亞龍講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名智者,一個叫Joseph,一個叫DionDion。人們遇到問題,都會去求助于他們。但他們是完全不同的風格:Joseph說起話來,平靜如水,所以當人們遇到心理上的困惑,便去找他,哪怕在他身邊待一待也會舒服很多;DionDion更像一個父親,他喜歡給人指導。簡里里或許就是Joseph那樣的人,平靜如水,卻令人絲毫不敢低估水的力量。生活中,時常有朋友找我訴苦,直到很久以后我才逐漸意識到,他們多數(shù)需要的不是明確的指導,只是陪伴與傾聽。所以我想,簡里里是聰明的。她以最舒服且有效的方式,令許多人變得開心起來。
但陪伴的過程,并不是那么幸福,反倒頗為辛苦。這兩年她看上去順風順水,跑去見督導的頻率卻更高了。你不明白,水中吞沒、收藏著多少人的黑暗,你也很難明白,水面之下,是怎樣的世界。簡里里也跟每個人一樣,打著一場難以與人說的戰(zhàn)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