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最近,程序員又火了,主要是因為工資高。某些喪心病狂的公司,給畢業(yè)生程序員開出七八十萬的起薪。據說已經有大媽跑到阿里巴巴的招聘會場為女兒張貼征婚啟事——丈母娘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實乃至理名言。
可是,真要嫁給程序員,你得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我值不值得為這些工資氣死。
程序員有一種“一言不合就重新造輪子”的重構激情和原始沖動。當年,程序員的祖師、Linux軟件創(chuàng)始人Linus——你可以把他理解為芬蘭版的獨孤求敗,在工作時需要一個軟件,結果舊軟件不再免費,他暴怒起來,自己寫了一個新軟件。誰知新軟件過分強大,以至于橫掃一切同類工具,至今高居該類軟件榜首。這種技術雞湯故事有很多,它們激勵了千千萬萬手殘的程序員,使他們誤以為這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超能力可以應用到生活中。
有一回,鄙人的丈夫(簡稱“鄙夫”)發(fā)現(xiàn)家里墻壁臟了,跟公司請年假自己刷墻。經過一番調研,鄙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刷墻神器:一個自帶吸泵,可以把涂料吸到里面的刷子。你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放大了1000倍的注射器,前頭帶著滾刷。鄙夫興致勃勃地跑去買了一個神奇刷子開始刷墻??伤麤]有料到,神奇刷子灌滿了涂料之后沉重無比,那不是刷墻,簡直是舉重。第一遍,墻刷得厚薄不均,看起來像被狗舔了一遍。
鄙夫大怒,奮起余威,要刷第二遍,刷到一半,因為長期編程導致體力不支,敗下陣來。此時,年假已過去一半,而他穿著斑點狗一樣的衣服,積勞成疾地站在客廳里發(fā)飆。
最終,我們請來粉刷匠收拾殘局。粉刷匠看到刷墻神器,發(fā)出杠鈴般的笑聲,還拍照發(fā)了朋友圈!
我的一個朋友也遭遇了同樣的慘劇。她喬遷新居,為省錢打算自己換地板。她的程序員丈夫糾集了一群程序員朋友,什么系統(tǒng)架構師、算法工程師,還帶了一個除了PPT什么都不會做的項目經理。他們每個周日都跑去拼地板,忙上忙下,忙前忙后,忙得飯都沒工夫做,點了好幾百塊錢的外賣,終于把地板拼得左右不對稱,上下不平整,“吱喲吱喲”,踩哪兒,哪兒響。
后來,程序員們放棄了室內裝修,轉而攻堅室外活動。他們打算在院子里搭一個菜園子。
別看程序員們表面看上去非常油膩,但好多人內心都以為自己是個白衣少年,“蕭疏軒舉,湛然若神”。他們有著自然之夢——住到麗江去,秋天時,先吐半口血,再由一個“程序員鼓勵師”扶著,病懨懨地去看海棠。個別境界高的程序員,還希望“采菊東籬下,悠然寫程序”。最終,程序員們經過數次開會討論,制定了詳盡的分步驟方案,打算先搭一個豆角架子。
程序員們上網訂書,看視頻,去論壇討論,學習了地理學、植物學、流體力學等艱深的學問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在豆角架子項目經理的統(tǒng)一調動下,啟動了建設項目。他們拉竹竿的拉竹竿,綁繩索的綁繩索,先打地基后起高臺,花費了兩個休息日,群策群力地架起了一個豆角架子。經過調試,大家認為該架子非常好。
誰知天公不作美,當晚一夜北風緊。次晨,豆角架子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