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琪
自從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后就一直想要把自己的文化傳播出去,可孔子學院開了一所又一所卻沒什么效果。同時國內(nèi)的院線卻無片敢與好萊塢大片爭雄,年輕人更是對英美日韓劇如數(shù)家珍,如此大的反差不禁讓人疑惑,問題到底出在哪。
中國歷經(jīng)磨難才站起,在文化傳播方面自然比發(fā)達國家遜色些,但在國家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文化傳播進展仍如此緩慢,很明顯是戰(zhàn)略上出了問題。
中國一直試圖把京劇、舞獅、《論語》等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國外去,可在國內(nèi)又有多少年輕人熟悉這些呢?如果連本國人都不喜愛又何談傳播到外國呢。目前我國傳播到外國最成功的文化是武術,少林寺不知是多少外國人心中的圣地,也常常在各路影視作品里出鏡,而讓武術走進外國人心中的正是李小龍和成龍,時至今日兩人在外國仍有很大名氣。這個案例為我國向外傳播文化提供了一個方法——娛樂。
美國是一個新興的國家,但憑借著發(fā)達的娛樂業(yè)讓各國熟知它的文化。一個人對美國精神不在意但他會去看美國隊長,不知道梅林是誰也會成為《哈利波特》的粉絲,不了解北歐神話也不妨礙喜歡漫威的托爾和洛基。這些作品又會讓看它們的人對其中的文化感到好奇,進而去了解。近些年來中國的網(wǎng)絡小說不斷被翻譯到外國受到很多外國人的追捧,為了更好的讀懂這些小說外國讀者們專門建立了網(wǎng)站來科普陰陽,五行扮豬吃老虎等詞的意思,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輸出。
要想搞好文化傳播一定要改變戰(zhàn)略,把中國文化融入到漫畫,電影,電視劇,游戲等娛樂作品里讓各國成為中國文化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