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祈呈/桂林市崇山小學
探討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之生活化
劉祈呈/桂林市崇山小學
小學低段學生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學生年齡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依賴性強、而體育課大部分在室外,干擾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再加上他們的模仿能力、好奇性強,對于有競爭性、趣味性的內容,參與度也高,當然,興趣難持久,消失得也就越快。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選擇新穎多樣的教學內容,才能科學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從而最終實現(xiàn)高效課堂。所以,小學低段的教學應易則易之,簡則簡從、何簡何易。
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加強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與老師之間更加親近,從而調節(jié)課堂內的學習氣氛。生活化教學是以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為基礎,在課堂上展開教學任務。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使學生輕松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更有利于教師展開教學任務,便于管理和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當中最活潑最具有想象力的成長階段,對于任何事情都有著足夠的好奇心。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此類心性,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娛樂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活潑天性,營造一種生活化和娛樂化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親身參與,與孩子們一起娛樂,親自示范具有趣味性質的游戲,吸引小學生參與其中。
生活中的體育不僅是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體育學習的一種意愿,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增強自我體質。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課外鍛煉相結合,以體育教材作為切入點,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習體育知識,在課外生活中享受體育的樂趣,在一定意義上來說,課堂教學和課余鍛煉就是對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習的起點,將現(xiàn)實課堂作為應用的條件,將學生的鍛煉作為最終的落腳點,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小學低段體育教學目標的構建。例如,為體現(xiàn)體育教學中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將生活中的勞務過程編制成一個體育游戲——拖地游戲。在進行課堂的教學中,不會涉及任何體育器械的使用,通過一種生活化的場景模仿進行層層遞進,借助運動“運動——洗拖把、勞動拖地、游戲——拖地比賽”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情境的設置,這樣不但教會了學生使用拖把的正確方法,還訓練了學生模仿、觀察的思維能力,在勞動中體驗到了樂趣,教學生學會自理、愛上勞動,也體現(xiàn)了整節(jié)課程生活即教育的設計理念,使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低段體育是初級起步階段的學習,教學內容相對簡單,鍛煉項目一般都是我們平時熟知的生活鍛煉活動。在教育內容的制定上,一般結合學生經常參與的社會活動、鍛煉的興趣以及生活經驗等進行科學的安排,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形式上,一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鍛煉場景進行鍛煉,使學生置身于實際的生活中,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興趣,使得體育課堂可以真正地活起來,學生可以在生活場景中樂起來、玩起來,充分地體會體育學習的樂趣,從而為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筆者在進行小學低段體育教學課程中,有一節(jié)課程是“走和跑的練習”,教授此節(jié)課程時,筆者仍舊采用的是生活情景法,將走和跑的技能融會貫通到平時過馬路的游戲中,學生需要按照交通規(guī)則,紅燈停、綠燈行的規(guī)則,加上體育走和跑的技能動作,進行穿越人行橫道的練習,綠燈亮時,要走得直跑得快,在情景上,采用了斑馬線和紅綠燈,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如何迅速穿越馬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敏度和速度的訓練,同時又進行了交通規(guī)則的貫通,體現(xiàn)了體育學習在生活中的價值。
體育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應當加強彼此的互動,在雙向互動中,師生之間是一種動,而非靜止的,動就有利于學生主動的參與、積極的進取、不斷探索學習體育知識,構建自身對體育知識的認知,從而提升整個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處于特定的場景,對生活知識重新演繹,重新再現(xiàn)生活,在實際的體育鍛煉中感知生活、體驗生活,進而獲取體育新技能,在學生的思想中滲透終身體育的思想。體育教學課堂以及體育課余訓練,都要始終秉承健康第一的中心思想,將學生的終身健康發(fā)展作為第一要義,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健體,最終學會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體育學習的本質性活動方式拿來,例如,由于小學體育教材不同于幼兒體育教材,它不是幼兒單純的游戲,而是通過游戲的設計要進行體育項目諸如跑、跳、投等技巧的訓練,在游戲設計時要巧妙,不能喧賓奪主,采用一些喜聞樂見的游戲項目,讓學生自發(fā)地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跑跳運動。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注重規(guī)范性,它要求隊列練習整齊劃一,游戲方式集會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嚴重挫傷了一些學生的體育情感。那么,如今在體育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傳授教學方法,系統(tǒng)性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啟發(fā)誘導法、創(chuàng)造教學法、游戲化教學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的全面性,面向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更貼近了他們的生活。生活化教學方法以玩為切入口,在玩的過程中,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其樂無窮。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投擲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讓每一個學生準備了一張報紙,上課時老師親切地問:“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會飛嗎?那么,請你用報紙折一折?!比缓?,讓學生說一說,他們有的說:“我要折一架性能最好的戰(zhàn)斗機,讓它飛翔在祖國的藍天上,保衛(wèi)我們美好的家園?!庇械恼f:“我要折一只和平鴿,代表我們人類的美好愿望,讓世界充滿愛。”有的說:“我要折一只小小鳥,帶著我們的理想自由自在地飛翔?!蓖瑢W們自由自在地玩,是多么快樂!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多么豐富,個性是多么張揚!
生活化課堂教學的開展,在實踐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在輕松的生活氛圍中接受體育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環(huán)境,使傳統(tǒng)意義上嚴肅的課堂變的更加的輕松、自然;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知識的同時,許多生活中無法親身體驗的情境更是得以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感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好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發(fā)展技能,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升華情感,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形成對生活的穩(wěn)定的、積極的態(tài)度;使原本較為枯燥無味的體育,變的這樣的豐富多采起來。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2]孫鵬,王書棟.論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四川體育科學,2005(12):108~110.
[3]于素梅.走進新課標落實教學建議[J].中國學校體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