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
/項城市委黨校
項城市精準扶貧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
李大成
/項城市委黨校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 戰(zhàn)略布局進行決策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已經成為貧困地區(qū)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統(tǒng)攬全局的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周口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項城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坐不住”的責任感,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扶貧大格局已經形成,脫貧攻堅取得了扎實成效。
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問題;對策
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fā)工作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新時期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健。筆者最近對項城市精準扶貧工作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當前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真正實現(xiàn)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1.政策不能有效利用。項城市為非貧困縣,上級出臺的一些扶貧政策、扶貧項目、資金、保障措施等,對面上縣的支持力度比貧困縣少之又少,甚至有些方面沒有扶持政策。比如,面上縣沒有整合涉農資金權限,給我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帶來了資金上的困難。還有,目前國家、省市一些扶貧政策、項目資金只針對貧困村實施,非貧困村沒有扶貧項目的支撐,無疑給我市非貧困村中貧困人口的如期脫貧工作帶來不利因素。
2.貧困對象識別有難度。根據(jù)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印發(fā)《關于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文件要求,貧困對象識別主要步驟為: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項城農村貧困戶2016 年在人均純收入上有明確標準,即:農戶家庭人均年純收入是否低于3026元。但具體到實踐工作中卻難于操作和認定,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農戶人均年純收入多少在現(xiàn)實中難于確定。在農村有的農戶家庭年總收入相對偏少,但其家庭人口少,支出相對較少,家庭人均年純收入并不一定會低于3026元;而有的農戶家庭年總收入相對會較多,但家庭總人口較多,因病、因學、因災等方面的支出較多,家庭人均年純收入并不就一定就會高于3026元。作為第三方要確定其家庭人均年純收入是高于還是低于“3026元”在現(xiàn)實中很難確定。二是存在人為因素的干擾。有些農戶認為只要劃為貧困戶就可以享受很多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因而自己主動找關系、走后門,想方設法將自己劃為貧困對象;有的基層干部存在優(yōu)親厚友現(xiàn)象,拿國家政策做人情,不顧政策規(guī)定,不按程序要求,暗自將自己的親戚朋友劃為貧困對象。三是有些村干部工作不力。村干部對農村情況最了解,是精準識別必須依靠的力量。然而,由于待遇較低等原因,有些村干部工作不積極,個別人甚至徇私舞弊,影響了精準識別工作。
3.貧困對象摘帽有難度。一是有些貧困戶為能繼續(xù)長期享受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自己不主動申報脫貧,甚至還虛報、瞞報家庭收入。二是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存在等著別人“送小康”觀念,自身動力發(fā)展不足,喪失脫貧致富的信心。三是勢力威逼,不好退。在農村有些村干部膽小怕事或者為了便于今后工作開展,對家族勢力大且已經脫貧的農戶,不敢將其列入已脫貧對象進行討論公示,致使這類貧困戶成為“年年扶貧年年貧”的“永久性貧困戶”。
1.科學設定程序,精確識別貧困對象??茖W嚴謹?shù)某绦蚴菧蚀_識別貧困對象的重要保證,如何做到貧困對象識別不失準、錄入無遺漏,就必須在程序的科學設定上下真功夫。具體到工作中嚴格按照《河南省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及管理辦法》要求做到“26365”:“2”就是識別標準“兩條杠”,一條是嚴格執(zhí)行農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另一條是統(tǒng)籌考慮“兩不愁三保障”因素(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6”就是識別六步工作法,即“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一進:包村干部、村級組織和駐村工作隊對全村農戶逐家進戶調查走訪,摸清底數(shù)。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設施狀況。擁有家用轎車、大型農機具、高檔家電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三算:按照標準逐戶測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純收入數(shù),算支出大帳,找致貧原因,對貧富情況有本明白賬。四比:和左鄰右舍比較生活質量。家庭成員有財政供養(yǎng)人員、有擔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員作為法人或股東在工商部門注冊有企業(yè)的,在城鎮(zhèn)擁有門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五議:堅持標準,綜合考量,逐戶評議,群眾認可的原則。擬確立為扶貧對象的,必須獲得絕大多數(shù)村民的認可,必須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正式確定為扶貧對象的,由村“兩委”推薦確定,鎮(zhèn)黨委政府核定?!?”就是識別程序三步走,即選定對象、鎮(zhèn)審核、縣級復審?!?”就是做到“六簽字”,即:對確定的扶貧對象名單,必須有駐村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長、包村干部、村委會主任、村支書、鄉(xiāng)鎮(zhèn)長、鄉(xiāng)鎮(zhèn)書記簽字。“5”是建檔立卡五個步驟,即:數(shù)據(jù)錄入、數(shù)據(jù)核查、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幫扶手冊和貧困戶精準脫貧明白卡。從而保證了貧困戶精準識別。
2.創(chuàng)新幫扶模式,雙向覆蓋結對幫扶。
(1)認真落實扶貧政策,切實增強行業(yè)部門責任。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的五個《專項方案》要求,把今年脫貧的貧困村、貧困戶幫扶任務細化到相關的行業(yè)部門,切實發(fā)揮市教體局、市交通局、市衛(wèi)計委、市水利局、市電網公司等行業(yè)部門的作用,整合資源,合力攻關。
(2)強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項城市高度重視駐村幫扶工作,成立了《市委選派機關優(yōu)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領導小組》,印發(fā)了《關于全面開展選派機關優(yōu)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加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四項”制度、辦好惠民實事四項重點工作,給100個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艾滋病村選派了第一書記,市選派辦通過實行承諾踐諾制度、定期匯報工作制度、定期學習培訓制度、撰寫工作日志制度、建立個人檔案制度、微信交流平臺制度,加強對第一書記的管理。
3.緊密結合項城實際,認真落實幫扶政策。一是穩(wěn)固實施“產業(yè)扶貧股份幫扶”。項城積極探索產業(yè)扶貧新思路,建立產業(yè)扶貧基地,通過項城市松鑫服裝有限公司、項城市紅旗合作社、項城市匯遠辣椒植專業(yè)合作社3家產業(yè)扶貧基地,采取“企業(y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把財政扶貧資金作為貧困戶的股金入股扶貧基地,貧困戶按年度固定分紅。二是穩(wěn)步推進“光伏發(fā)電扶貧項目”。由河南華沐方孔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通過利用村集體、貧困戶的資源(村室、學校、廢荒地等),免費為貧困戶安裝光伏發(fā)電設施,通過與國家電網并軌后銷售的光伏發(fā)電收益分成給貧困戶,每年每戶3000元,以提高農民收入。三是助力攻堅“社會幫扶小額信貸”。金融扶貧是以貧困戶的基本信息為載體,每戶小額貸款金額5萬元,項城市紅旗農資合作社、項城市紅旗肥料有限公司、項城市松鑫服裝有限公司、莊吉服裝有限公司等扶貧基地利用幫扶的貧困戶數(shù)量和每戶5萬元的貸款額度,由企業(yè)作為貸款主體,企業(yè)根據(jù)自己的信用額度向項城市農村信用聯(lián)社申請5.5%低息貸款,貸款利息由市扶貧資金全額貼息,通過金融支持企業(yè)發(fā)展壯大。企業(yè)每年向貧困戶支付3000元幫扶資金,以此增加貧困戶的純收入。
4.加強對扶貧干部的業(yè)務培訓。分期分批舉辦扶貧干部培訓班,組織全市扶貧干部進行理論政策學習,以使扶貧干部政策理論知識和業(yè)務水平全面提高,增強扶貧干部的扶貧緊迫感和扶貧責任感,確保扶貧工作有序開展,扎實推進扶貧開發(fā)和“減貧摘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