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成熟期要防穿孔病
(1)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會導致病斑干枯、脫落形成穿孔,嚴重時導致早期落葉。果實受害,隨著果實的生長,果面上出現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點,病斑多時連成一片,果面龜裂。
(2)防治措施:多施有機肥 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對粘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馬糞或其他有機肥,以改良土壤。
(3)合理修剪:使樹體通風透光良好,同時要徹底清除枯枝、病葉和落果,將其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消滅越冬菌源。
(4)嚴格控水:要嚴格控制灌水次數和灌水量,及時通風換氣,在雨季應注意排水。
(5)噴藥防治:如果前一年穿孔病發(fā)生嚴重時,在油桃展葉后,可噴施45%代森銨8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2 5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3 500倍液或新植霉素3 500倍液、或50%福美雙5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一般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4次。另外,噴施 1:4:240(硫酸鋅:消石灰:水)的硫酸鋅石灰液,對細菌性穿孔病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有時易出現藥害,使用前要先做小區(qū)試驗。
(6)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適量灌水,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
(據安徽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