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騎士
馬云能成為首富,是因為他會畫餅,才讓當年肚子咕咕叫的一幫小弟饞涎欲滴斗志昂揚,勒緊腰帶跟他打天下。而晉文公重耳能從一個差點餓死的流浪漢,成為春秋一代霸主,卻在于他手下的小兄弟會畫餅。
重耳是晉國王室公子,金錢權力美色,一樣不差,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周圍有一群夢想抱重耳大腿的窮屌絲,紛紛給重耳畫更香更甜的大餅:當公子有什么前途,不如我們保你當君主,那才是一個男人的終極追求!當然,重耳哪里會不想當君主,這哥們從十幾歲就開始養(yǎng)士,野心比誰都大,但他不主動招集人來保他,而是讓下面人先提出來,自己再假惺惺答應,所以,重耳和小弟們一拍即合。
方針既定,接下來就要找靠山了,晉國國內(nèi)肯定沒有勢力集團敢為他們撐腰,于是一伙人偷偷溜出晉國,向國外尋求支援。
這一去,就是十九年,唐僧師徒往西天大雷音寺走一圈才用了十四年。重耳一行人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就差被妖怪上籠蒸了,經(jīng)歷的磨難可想而知。
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有人受不了這個苦,半路逃跑,甚至重耳的財務主管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把值點錢的東西卷巴卷巴也溜掉了。小人物要走,重耳絕不挽留,心情好還會金銀相送,但核心人物絕不會讓走。所以到了最后,他的智囊團還一個不少,如狐偃、趙衰、魏犨、先軫,后來都成了晉國稱霸的中堅力量,由此可見,重耳的用人策略非一般人可比。
重耳的父親晉獻公死后,晉國一幫忠臣有心迎他回國繼位,他卻斷然拒絕,道理很明顯,如果他回國,就要重用迎立他的這些大臣,而隨他流亡的這些人,必然會有怨言,兩伙人定會產(chǎn)生矛盾,如此一來,沒有賢人可用,晉國這個爛攤子還是不好收拾。不如讓晉國那幫敗家子再折騰折騰,等把忠臣和有勢力的家族折騰光了,再借兵入晉國,省錢又省力。
不過,重耳也是個實用主義者,他繼位后,有一次打下曹國,因為當年曹國大夫僖負羈曾給過他一頓飯,就吩咐人不可動僖負羈家一草一木。結果魏犨仗著功勞大,一把火把僖負羈家給燒了,火勢太大,還差點把自己給燒死。重耳的處理方式是,派人去看望魏犨,如果傷重,就軍法處置,斬立決;如果傷輕,還可效勞,就口頭批評,罰酒三杯。說到底,實用,才是晉文公的用人之本?。?/p>
(摘自《讀書文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