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別人眼中的武漢是怎樣的,和你的認知相同嗎?一起來看看——
武漢不是一個讓人意猶未盡的城市。
在匆匆過客看來,她就是一兩個生澀的片段,不連貫地閃過,不明四季。首先是一路春光,然后是夏日里瘋狂生長的植物,再然后就是彌漫著綿和香氣的秋,最后是藍色中透出一絲灰靄的清涼的冬。在外地人眼中,武漢的季節(jié)是一個混沌的整體,似乎四季被壓縮成一天??梢栽谀硞€天高氣爽的下午突然看見輕薄的桃花迎風顫抖,落下一片粉紅花瓣,飄著飄著就變成成串的槐花,香氣迷人。晴空萬里槐花雪,紛紛揚揚地化成干燥的金色梧桐葉,旋轉(zhuǎn)著降落,在觸到地面的一瞬間又變成六角或八角的雪,其間巧妙地隱藏著一兩片柳絮,飛到枝頭,重生成桃花,繼續(xù)迎著風花枝招展。
但在武漢人眼中,四季再分明不過了。一花便是一世界,一歲就是一枯榮,毫不含糊。這里的夏季長得似乎占了一年的二分之一,恍惚中不覺省掉了春秋。然而,春秋是不甘心被忽略的,即使是轉(zhuǎn)眼之間,也要來得轟烈,走得隆重。正是如此,武漢人才能看見緋紅的花團,有無數(shù)拍打著翅膀的小甲蟲,在春光下閃亮著;才能看見江漢平原上相互摩擦的玉米地和麥地,成熟后垂下累累果實。
但這是短暫的,梅雨過后的武漢燥熱難耐,一天悶過一天,空氣黏滯。人走在白色陽光下,如同在被泡軟的棉絮中掙扎。雜糅著汗臭香水汽油火藥氣味的風撲到身上,讓人昏昏欲睡。身體總是濕的,無論什么姿勢都不舒服,且還有蚊子在胳膊、大腿上留下幾處紅癢的包。這時的人是煩躁的,或者慵懶地趴著,沒有力氣說話,或者因很小的摩擦引發(fā)一陣罵。傍晚的陣雨把灰塵壓了下去,雨點落到地面,吸走一絲熱,使空氣有了稍許涼意, 而這涼意比起燥熱來微不足道。暮色四合,一些黑重的東西漸漸沉下來,帶著喧鬧嘈雜的氣氛,那便是武漢城,并非流光溢彩的上升,而是下沉,下沉,像是起伏的海面般騷動著。霓虹燈的華彩被反射到天空,便是一片殷紅,如同盤古開天辟地前的混沌。
在蒸籠般的夏季中,武漢是浮躁的:狗吠,貓叫春,炒菜聲,洗碗聲,流水嘩啦啦地響,嬰兒啼哭,謾罵爭吵,尖叫或哄笑,京戲里青衣咿咿呀呀,汽車喇叭嘀嘀嘟嘟……這聲音里是一張張不倉皇的臉,武漢人不習慣在黑夜中睜著明亮的眼故作姿態(tài),而是習以為常地生活,卻又不是心平氣和的,總是抱怨著這樣那樣的事情。這不是在怨天尤人,而是出于浮躁的天性。武漢人相信一錯再錯的故事才精彩,他們滿身傷痕的疼痛,但又不刻意表現(xiàn)出來,這不意味著忍氣吞聲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而是嘻哈地安撫傷口。如同漢劇,初聽起來是有些聒噪的,而這正是浮躁的表情,一如武漢本身的表情。
武漢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城市,在這里是很難找到波瀾不驚的。這在冬日表現(xiàn)得格外明顯。身著冬裝的人打著呵欠,嘴里吐出白氣,邁著懶散的步子相互問好,然后到街邊的小館子吃早點。
武漢的早點,最常見的是熱干面、豆皮、燒賣之類,不精雕細琢,通常是不到三分鐘便可以吃的。老板手腳麻利地燙面,往碗里放鹽、胡椒、味精、蔥、蘿卜丁、蒜水,再往面上淋芝麻醬。食客把面拌勻了,呼呼啦啦地進肚,這讓人神清氣爽欲罷不能,于是又沖著老板大喊,再來一碗蛋酒——來了——這一呼一應間,多少就摻進了些亦真亦假的人情味。心滿意足的食客打著飽嗝走到老板前,付錢,然后訕笑著走開,老板又轉(zhuǎn)身招待下一個人。沒有人慢條斯理地品味,都是速戰(zhàn)速決的。外地人到了這里,便跟著武漢人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又不像北方的豪爽,其實是帶著股小家子氣。武漢在她一笑一顰中緩慢改造著人的脾氣,善良而倔強,說到底是浮躁的,飄在半空,高不成低不就,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絕不鮮活。
這些年,武漢終于少了一絲浮躁,開始埋頭奔跑。然而無論如何,骨子里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幾千年的風云過往給武漢打上了浮躁的烙印,人來人往,燈明燈暗,而浮躁,始終穿梭在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