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鮮花
作為上市公司對接資本市場最前沿的人,董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jīng)。統(tǒng)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共有195位董秘離職,約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6%。
這其中,有人因違規(guī)操作黯然離場,有人在公司上市后離職套現(xiàn),也有人升遷為副董事長,幾家歡喜幾家愁。
鐵打的上市公司,流水的董秘。近幾年,上市公司董秘離職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
新財富通過梳理Wind中2017年上半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發(fā)布的董秘離職公告發(fā)現(xiàn),共有195家上市公司的董秘離職,約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6%。
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中,有30位曾獲得過新財富金牌董秘稱號,占比15.4%,這個比例不算低。不過,細究之下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其中,有15位金牌董秘辭任董秘職務后,仍擔任公司的董事、副總裁、副總經(jīng)理或?qū)W⒐镜耐度谫Y業(yè)務。
與A股所有上市公司董秘的年齡分布相似,在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董秘中,共有90位70后董秘離職,在各年齡段中占比最高,為46.2%(圖1)。
同時,也有9位50后董秘在2017年上半年離職。其中,有4位董秘是因為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他們分別是哈投股份(600864)董秘徐建偉、方大特鋼(600507)董秘田小龍、成發(fā)科技(600391)董秘陳育培和中國化學(601117)董秘周耀君。以上四位均出生于1957年,今年剛好到法定退休年齡。另外,1958年出生的馬鋼股份(600808)董秘胡順良也由于已到改任非領導職務年齡,辭去了董秘一職。
而在離職前,上述董秘的薪酬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方大特鋼董秘田小龍自2006年3月30日任職董事會秘書始,其在2013年的薪酬達到頂峰,為309.99萬元。自此,田小龍的薪酬便有不同程度的減幅,2016年的薪酬為35萬元,僅為峰值時期的11%。哈投股份的徐建偉自2009年6月11日起任職,2016年的薪酬為105.98萬元,相較2015年,年薪也小幅下降了3.98萬元。成發(fā)科技的陳育培和中國化學的周耀君均自2012年起任職,2016年的薪酬分別為35.78萬元和42.5萬元,相較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與50后董秘的光榮退休不同,其他年齡階段的董秘中不乏黯然離去的身影。其中,益盛藥業(yè)(002566)董秘李鐵軍于2017年3月3日申請辭去副總經(jīng)理、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后,其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而就在此前1個月,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李鐵軍因內(nèi)幕交易違法所得的445萬元,并處以罰款1334萬元。李鐵軍所屬的60后董秘,2017年上半年共有49位離職,占比超過1/4。
同樣因違規(guī)操作而黯然離去的還有出生于1989年的ST慧球(600556)董秘陸俊安。這位還不滿30歲的董秘于2016年5月10日先被ST慧球聘用為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上任僅3個月就快速變身為董事會秘書。雖然陸俊安于2017年1月26日辭職,任職董秘一職不足1年;但據(jù)ST慧球2017年5月20日發(fā)布的《ST慧球: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披露,陸俊安在擔任董事會秘書期間具體實施了違法信息披露行為,證監(jiān)會對陸俊安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
另一位不滿30歲的董秘是1988年出生的聯(lián)創(chuàng)光電(600363)董秘鄧方俊,其于2015年7月15日始任董秘一職,并于2017年3月3日因工作需要辭去董秘職務,任職1年多。
2017年上半年,共有43位80后董秘離職,除2位不滿30歲的80后董秘的離職受到市場關注外,1983年出生的中毅達(600610)董秘李春蓉,因被上市公司解聘而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也一度成為焦點。
中毅達于6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解聘李春蓉董事會秘書職務的議案、關于聘任李春蓉為公司副總經(jīng)理的議案。然而,這兩項議案均遭到了李春蓉本人反對。其表示,兩項議案均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并稱自己一直從事上市公司證券事務工作,不擅長經(jīng)營管理和工程建設,不同意此次解聘董事會秘書職務的議案。上市公司解聘董秘并升任其為公司副總經(jīng)理,卻遭到本人反對,這戲劇性的一幕自然引來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和市場的多種猜測。而自2016年以來,中毅達經(jīng)歷了高管集體辭職和不曾停歇的人事變動,更讓解聘董秘一事變得撲朔迷離。
此外,另一位80后董秘的離職也引發(fā)了市場的震動。1985年出生的萬和電氣(002543)董秘盧宇陽因病離世,人們在對這位年輕董秘的逝世表示惋惜的同時,也再度認識到董秘職業(yè)的高強度和高壓力。在新財富今年發(fā)布的董秘生存報告調(diào)查中,“健康”也成為2016年度董秘職群最需被關注的問題。
從上市板塊看,2017年上半年離職董秘中,滬市主板的離職董秘數(shù)量最多,共有101位,占比超過半數(shù);創(chuàng)業(yè)板共有44位董秘離職,占比22.6%;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離職董秘數(shù)量為50位,占比25.6%(圖2)。
在所屬證監(jiān)會的18個行業(yè)中,除住宿和餐飲業(yè)在2017年上半年沒有董秘離職外,其他17個行業(yè)均有董秘離職的情況發(fā)生(表1)。
其中,制造業(yè)的離職董秘數(shù)量最多,有122位,占比62.6%。在他們之中,有63位董秘2016年的年薪出現(xiàn)上漲,其中誠志股份(000990)董秘鄒勇華的薪酬升幅最大,其在2016年的薪酬為186.2萬元,相較于2015年加薪69.71萬元。鄒勇華此次離職,是因為工作變動辭去董秘職務,辭職后將在公司繼續(xù)擔任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jiān)。
不過,并不是所有加薪的董秘辭職后都如鄒勇華一樣,還在公司任職,另有35位董秘,辭去董秘職務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如道氏技術(shù)(300409)的秦智宏,雖然2016年薪酬為186.2萬元,相較于2015年加薪69.53萬元,但其于2017年4月18日任期屆滿后,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財務總監(jiān)職務,離任后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董秘,莫過于隸屬制造業(yè)的高瀾股份(300499)董秘陸宏。其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的回復不僅段子頻現(xiàn),且因為普陀燒香而一時躍升為“網(wǎng)紅董秘”。然而,在發(fā)出普陀山法雨禪寺燒香祈福的照片僅僅8天后,陸宏卻突然辭職。高瀾股份于5月26日公告稱,董秘陸宏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秘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投資者紛紛感嘆,這位董秘是給股民燒了香卻沒給自己燒香?
從行業(yè)來梳理離職董秘,另一個有意思的發(fā)現(xiàn)在于,房地產(chǎn)業(yè)離職的6位董秘中,5位的薪酬大幅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按照證監(jiān)會的行業(yè)劃分,2016年房地產(chǎn)行業(yè)董秘的平均薪酬僅次于金融業(yè),均值高達91.07萬元。此次離職的6位房地產(chǎn)行業(yè)董秘,除格力地產(chǎn)(600185)董秘黃華敏2016年的薪酬為95.76萬元外,其他5位離職董秘的薪酬均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中,薪酬最低的為萊茵體育(000558)董秘徐超,其2016年的薪酬為27萬元,相較于2015年,降薪1.97萬元。同樣被降薪的還有世榮兆業(yè)(002016)董秘詹華平,其與萊茵體育董秘徐超同樣生于1982年,2016年的薪酬為39.32萬元,相較于2015年,降薪7.09萬元,此次離職后,其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在離職的6位董秘中,任職時間最長的為中國武夷(000797)董秘林金鑄,其自2005年8月15日任職起,任職已有12年之久,此次離職是因為換屆,不再擔任董秘職務,但仍擔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2016年在上市公司領取的薪酬為32.34萬元。
那么,究竟降薪是否構(gòu)成董秘離職的主要原因呢?
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的平均薪酬為52.9萬元,略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董秘平均薪酬的50.3萬元。
其中,有102位董秘2016年的薪酬較2015年有所增加,但他們中的不少其實都是離開董秘崗位,升任公司其他職務(表2)。例如,加薪幅度最大的是凱迪生態(tài)(000939)董秘張鴻健,其2016年的薪酬為108.79萬元,相較于2015年,加薪89.38萬元。張鴻健即是因內(nèi)部工作調(diào)動辭去董秘職務,辭職后,仍在公司擔任其他管理職務。
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中,也有50位董秘的薪酬較2015年有所下降,平均降薪24.4萬元。其中,降薪幅度最大的為天士力(600535)董秘劉俊峰,其2016年的薪酬為232.64萬元,相較于2015年,降薪超過400萬元。劉俊峰自2005年9月9日擔任董秘一職,任職已有12年之久。天力士2017年3月21日發(fā)布的董秘會秘書變更公告稱,劉俊峰先生因公司工作安排原因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新財富曾在《個體相差691倍,金融業(yè)4倍碾壓行業(yè)平均水平,2016年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大起底》一文中提及,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董秘中,薪酬位于排行榜最末尾的董秘,2016年年薪僅為1.26萬元。2017年5月27日,這位在公司任職12年之久的董秘也提出了辭職,離職后將不在公司任職。
通過梳理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的去向得知,101位董秘辭職后,徹底離開公司,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占比為51.8%(表3)。
同時,也有70位董秘辭而不離,雖然辭去了董秘職務,但仍在公司任職,有繼續(xù)擔任董事和副總經(jīng)理的,也有專門負責財務和法務工作,或調(diào)去子公司任職,還有一些董秘則專注于公司產(chǎn)業(yè)并購基金的投、融資相關工作。如美亞柏科(300188)李瀅雪辭職后,將專注于公司產(chǎn)業(yè)并購基金的投、融資相關工作。
這70位辭而不離的董秘中,39位董秘的薪酬有所增加,也有12位董秘的薪酬出現(xiàn)了下降,但降薪幅度相對比較溫和,平均降薪6.5萬元。其中,中興商業(yè)(000715)董秘姜莉的降薪幅度最大,2016年的薪酬為56.21萬元,相較于2015年,降薪17.19萬元。其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了董秘職務,但仍擔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
分眾傳媒(002027)董秘沈杰是此次離職董秘中薪酬最高的,2016年年薪酬達494萬元。其不僅薪酬最高,而且辭任董秘職務后,還升職了,公告稱其將繼續(xù)擔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職務,為公司的經(jīng)營發(fā)展出謀劃策。
在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中,也有8位董秘在公司上市半年內(nèi)就離職的。其中美諾華(603538)董秘童回春在公司上市后不到1個月便提出辭呈,美諾華于2017年4月7日上市,童回春于5月5日提出離職,離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在這幾位離職董秘中,立昂技術(shù)(300603)董秘丁輝是帶著上市公司股份離職的,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74,345股,離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對此現(xiàn)象,有受訪董秘表示,公司成功上市,董秘無疑是有功之臣,因此不少董秘往往能獲得升遷的機會。在此次公司上市后半年內(nèi)離職的8位董秘中,有3位董秘離職后還在公司任職,他們分別是元成股份(603388)董秘陳平、日播時尚(603196)董秘鄭征和杭州園林(300649)董秘葛榮。這3位辭任董秘職務后,陳平仍繼續(xù)擔任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鄭征仍然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jīng)理,葛榮將繼續(xù)擔任公司董事職務。
當然,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和董秘流動性的增加,也催生了 “職業(yè)IPO董秘”這一特殊的群體。他們通常在公司啟動上市計劃后加入,通過發(fā)揮專業(yè)化優(yōu)勢和打通各方關系,將公司推向資本市場,隨后離職并擇機套現(xiàn)、功成身退,接著尋找新的擬上市公司。隨著近兩年IPO的提速及新三板的興起,“職業(yè)IPO董秘”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在上市公司董秘中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195位董秘中就有21位董秘的任職時間不足1年,占比達到10.8%,有的上市公司甚至1年內(nèi)連換數(shù)位董秘。
其中,任職時間最短的是嘉麟杰(002486)董秘王傳雄,其于2016年10月25日上任,2017年1月3日便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秘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王傳雄在董秘職位上的任職時間不足3個月。
2017年上半年離職的董秘中,任職時間為 “1-3年”的董秘數(shù)量最多,有61位,占比31.3%;擁有“5-10年”任職時間的董秘數(shù)量也相對較多,有60位,基本上與任職時間為“1-3年”的董秘數(shù)量持平,而任職時間10年以上的董秘只有13位,占比6.7%(表4)。其中國??萍迹?00562)董秘王貴夫是此次離職董秘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自2003年1月8日任職始,今年5月13日離職,任職時間超過14年。
從上市公司發(fā)布的董秘離職公告看,絕大多數(shù)公司都將董秘離職的原因概括為個人原因、工作變動,一般說辭都比較含糊。對于董秘離職的頻繁發(fā)生,有受訪董秘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發(fā)展、上市公司數(shù)量的增加、薪酬及待遇水平的差異、監(jiān)管要求的提升、風險和壓力并存等都是促成董秘離職的原因;同時,具備了與資本市場對接及融資能力的董秘,自身的議價能力也更強,擬上市公司、其他上市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轉(zhuǎn)型投資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等都為董秘提供了更多職業(yè)的選擇。
回顧上半年,4月是董秘離職的高峰,共有54位董秘在當月離職;3月次之,有37位董秘離職(圖3)。從離職時間看,一方面拿了年終獎后再離職,符合人之常情。同時,有受訪董秘表示,“在上市公司年報發(fā)布后選擇離職,是比較好的時機”,所以4月成為了董秘的離職高峰期。
從性別上看,共有146位男性董秘在2017年上半年離職,約占比74.9%;另外,有49位女性董秘離職。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男性董秘的數(shù)量約為女性董秘數(shù)量的3倍。因此,男女董秘離職的比例與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男女董秘的比例大致相同(圖4)。
董秘是高學歷職群,那么離職董秘的學歷有多高呢?除4位董秘的學歷信息未公開顯示外,2017年上半年,擁有研究生(含EMBA)學歷的離職董秘數(shù)量為102位,數(shù)量超過一半;共有72位本科學歷和17位大專及其他學歷的董秘離職,分別占36.9%和8.7%的比例(圖5)。
與A股所有上市公司董秘的學歷分布情況對比來看,2017年上半年,具有研究生學歷(含EMBA)的董秘離職比例更高,52.3%的比例比A股所有上市公司擁有研究生(含EMBA)學歷的董秘高出7.4%(圖6)。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具有研究生學歷的董秘,可能自身的議價能力更強,流動性也更高。
對于本文內(nèi)容您有任何評論或欲查看其他資本圈精英評論,請掃描版權(quán)頁二維碼,關注新財富系列微信號和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