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研學姑蘇,重歸一種智慧生活
記者 丁云
用過Lonely Planet的人大概會對里面的步行游覽深有印象。每個城市或某個區(qū)域,都會有一條1.5-4小時的走街串巷路線。你慢慢地順著路線圖上的坐標游蕩,傳統(tǒng)民居、風情街坊、歷史遺跡、大小博物館、特色庭院、宗教場所、著名景點、有名食肆等,最有風味兒的代表都會一一與你照面。博物館里有幾件鎮(zhèn)館之寶,建議你從哪里開始看起,可以避開旅游團隊的高峰;你要記得留意院子里的磚雕或彩繪;古寺原本也有六七百年歷史,現(xiàn)在門頭是老物件,剩下的都是新建;那一路都是小吃,哪里和哪里也有許多當?shù)厝藧鄢缘酿^子……花上半天時間,你就能體會那個城市的脾氣和心性,做一切想做的事,享受以介于游客和當?shù)厝酥g的身份感受這個城市的感覺,然后記在心里,經(jīng)久不忘。
“姑蘇好白相?古城全域之旅”系列活動中研學活動頗受熱棒
除了蘇州博物館,蘇州還有繁星點點的專業(yè)博物館
現(xiàn)在,在蘇州,有了12條這樣的步行游覽線路。
今年的姑蘇好白相·古城全域之旅,有一個“走讀老街上的博物館”的活動,20多位年輕人以腳步打開古城塵封的歷史。
蘇州大學大二學生馬國元,當天要跟他的小伙伴們一起走讀南社博物館、蘇州大運河遺產(chǎn)展示館,以及狀元博物館,作為鳳凰傳媒學院的學生,之后他們打算再拍一部學業(yè)短片。
平時在學校待著,除了蘇州博物館,馬國元并不知道蘇州還有哪些零零碎碎的專業(yè)博物館。臨行前,他在網(wǎng)上簡單搜索了一下,比如為什么叫南社博物館,“從文字上就不了解‘南社’的意思”。但這么簡單搜索一下無濟于事,“無心去理解,你如果當時要我說點什么,根本無從談起。”
那天下午,到了博物館,還真是看了很多。博物館內(nèi)現(xiàn)場的布置環(huán)境、文物展陳給了觀者最直觀的吸引力,原本看不進去的內(nèi)容,通過展示牌、模型、多媒體解說等也能看進去了。當天下午原本要走讀三個博物館,但在第一個博物館,南社的歷史吸引了大學生們大量的注意力,之后不得不縮短了后面兩個博物館的參觀時間,以趕在博物館關門前都能進去看一看。
現(xiàn)場,馬國元再說“南社”名字的由來、活動歷程、文化主張,本來就口齒伶俐的他,講得更是滔滔不絕。
所謂研學,研究性學習、體驗式學習,將研學姑蘇與旅行姑蘇結(jié)合在一起,不失為一種深度旅游蘇州的方式。與一般的放松旅行不同?!把袑W”的收獲好像更多。除了理解頁面上的文字內(nèi)容以外,因為有空間、有冗余度,馬國元說“南社博物館”的學習倒是給了他更多思考,對學業(yè)、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和感悟都會更深刻。
墨鏡這么一戴,旅游達人開始講述程小青的故事
有吃有玩有學習,“姑蘇好白相”是蠻好白相咯
“我參觀當時對歷史,對現(xiàn)代是都些思考的。我對‘南社’挺感興趣的,之前根本沒有過多了解過這段歷史。有機會,我還要去那個博物館,更詳細地看看里面介紹,對這段民主思想發(fā)展史有更深認識?!?/p>
完成了當天的走讀行程,大學生們站在鈕家巷坐北朝南的狀元博物館門口,學生們向東的視線里充滿了期待??礃幼?,平江路是少不了要去走走了。
馬國元先前就講,那天走讀博物館,有三個點要走,每個博物館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影,直觀展示了時代的記憶和文化,也帶來思考。但博物館旁邊還有一些其他景點,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邊走、邊學、邊玩真的很好,正像他們隊伍的名字,“行之有聲”。
游客來蘇州,首當其沖自然是去蘇州園林,虎丘,蘇州博物館,平江路,山塘街……如果要是我,首次來蘇州,當然也會去,不然,到蘇州去干嘛了呢?到蘇州不去個園林,說出去都很丟人。但要是我,會打散了去,將那些有名的和不那么有名的夾雜在一起,按照片區(qū)規(guī)劃成幾條路線,然后好好在蘇州待上一周。
整個姑蘇的古城區(qū),隱藏著無數(shù)條盤根錯雜的步行游覽線路。條條古街小巷,間間民宅居所,錯落其間的古橋古井,以及隱身于其間的人物,都是講不完的軼事與傳奇。如果再將這些軼事與傳奇縱向拉長,就是一個個家族,一段段歷史。蘇州古城的細節(jié)和褶皺太多。
2017姑蘇好白相?古城全域之旅推出的12條線路,大部分都是公共資源,說白了,就是除了一兩個小一點、別致一點的園林可能需要門票,大部分是免費的。
姑蘇區(qū)的全域旅游,是要把蘇州古城區(qū)當作一個大景區(qū)來作為游客們游覽的目的地之一,以此體驗姑蘇的人文、市井、風俗、街巷等的整體風貌。
人們到蘇州旅游,主要是去園林、景點,然而,園林雖美,蘇州依然缺少讓人能深度駐足的項目。過去,大家談論的比較多的是以“一臺秀”串聯(lián)起其他景點,以此把游客留住過夜。這兩年,游客在蘇州的逗留時間確實延長了,但還遠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
實事求是地講,游客第一次到蘇州,一定會去那些著名景點,這是蘇州之所以是蘇州的理由。但游完之后,在有限的時間里,游客們還會去老街,去古鎮(zhèn),去長三角周邊城市。要把游客留下來,還有什么模式?就需要從人文、市井、民俗、蘇式生活角度去創(chuàng)意項目吸引。游人留下來,體驗“姑蘇一夜”。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旅游模式,現(xiàn)在的游客群體廣泛,我們要做這樣一個深度旅游嘗試,針對那些對蘇州感興趣,想要再深入游玩蘇州的游客,推薦他們花上2個小時步行某一條路線?!惫懦潜Wo委員會旅游服務處表示。
“走讀”系列,給了學生們在旅游同時的思考空間
以街巷為例。除了平江路、山塘街,蘇州古城保有完好格局的街道、片區(qū)仍舊不少。比如道前片區(qū)就很好,但蘇州不會再去像一個景區(qū)一樣規(guī)劃。它們將維持那種原生態(tài),自自然然、開放式的狀態(tài),商業(yè)的味道也不會太濃,或許更受背包客與文化游客的喜愛。
在那里,你會穿過幾條原生態(tài)老味道的巷子,巷名的由來都有或濃或淡的故事;其間散落著幾處名人故居和控保建筑,它們有的屬于私人宅院,僅能從門口的牌子上窺得簡單的生平簡介;巷子里還隱藏著幾處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知的小園子。走街串巷,看看歇歇,耗費大半個下午,悠閑地了解蘇州文化,蘇州的生活,蘇州的故事。
這樣的模式中,一個非常深知文化,又很會調(diào)動游客興致的導游決定了這種運營模式的成敗。游客數(shù)量也有限定,十來個人左右能保證最佳旅游質(zhì)量。那些線路根本不需要編撰故事,因為故事本身就存在,僅需要收集那些塵事、資料,重新整理、解說即可。
12條深度旅游線路相當于拋磚引玉,提供在姑蘇區(qū)的旅游網(wǎng)站上。不久之后,想要體驗更多的游客們,既可以跟著導游行游在古城內(nèi)某些較為冷門卻很有蘇州味道的路線,也可以自行按圖索驥,未來還可能以微信自助導覽的方式邊聽邊游。更或者游客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收集那些感興趣的景點,設計一條或若干條路線,自行安排更完美的旅行行程。
“12條步行路線就是要給游客更多啟發(fā),到蘇州不一定非要去人擠人的園林,換一種旅游節(jié)奏,換一種目的方向,換一種體驗方式,也很好?!惫懦潜Wo委員會旅游服務處認為。
而對于有意于參與的商業(yè)運營來說,除了合理的導覽費以外,在步行路線中增加一些商業(yè)點,隨意游客選擇參加或不參加的體驗課,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古城保護委員會旅游服務處透露,目前的類似路線正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前期準備,確有3條線路已開始逐步進入商業(yè)化,體驗活動有如制作小工藝,欣賞昆曲等,都屬于蘇式生活、蘇式味道的體驗,能給游客不一樣的感受。
當然,由于受眾較窄,不可能有大批量的參與對象,因此深度游將作為蘇州旅游的一個補充。
從管理者角度而言,深度游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是游客們都對此感興趣,繼而有新的營運模式產(chǎn)生,從中找到自己的利潤點,從而令整個行游古城向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也讓人們對蘇州古城的關注點越來越多?;蛟S游客們根據(jù)步行導覽按圖索驥,會發(fā)現(xiàn)“這棟磚雕門樓怎么開始剝落了”,“那棟控保建筑怎么里面一塌糊涂”,或者“什么東西竟然被移走了”,他們在欣賞之余,也同時在關注、觀察,而古城里的人們因天長時久反倒有時會變得不夠敏銳,習以為常,或者管理者無法及時注意到。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也將大大有益于古城保護。
以自助選擇、深度旅游的方式,向公眾全面展示活著的蘇州古城,正是古城復興之路上的重要帶點。
蘇州微旅行之“小巷悠悠”
南園賓館——滾繡坊——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帶城橋下塘——迎楓橋弄——博習醫(yī)院——圣約翰教堂——望星橋——望星橋北堍——程小青故居——壽星橋——官太尉橋——雙塔——定慧寺——定慧寺巷——鳳凰街旅游咨詢中心
蘇州微旅行之“高義風流”
南園賓館——沈德潛故居(蘇州昆曲傳習所)——帶城橋路——羊王廟——一人弄——烏鵲橋路——滄浪亭后街——滄浪亭——顏文樑紀念館——文廟——蘇州巡撫衙門
蘇州微旅行之“民國風情”
蘇州公園——蘇州市第一中學——草橋弄——草橋小學——五卅路——同德里、同益里——環(huán)體路——葉楚傖故居——錦帆路(肯達藝術館)——穿心街——報國寺——章太炎故居——體育場路——蘇州獨立支部舊址——五卅路紀念碑
蘇州微旅行之“道前印象”
三元坊地鐵站——江蘇巡撫衙門舊址——警察博物館(原司前街看守所)——道前街(銀杏落葉秋景)——江蘇按察使署舊址——養(yǎng)育巷——使徒堂——道前社區(qū)
蘇州微旅行之“古城尋根”
新民橋集合——星橋 (榮陽樓)——汪氏義莊——山東會館門墻——吳中貝氏紀念館——萬福橋(小貍貓)——白公橋遺址——普濟橋——五人墓(義風園)——普福禪寺——南社紀念館——李鴻章祠堂——虎丘正山門
蘇州微旅行之“城區(qū)印象”
廣濟公園——楊安弄35號民國老宅——勤補堂張宅(甘池)——明廬(義井)——星橋——大悲庵(同治年間古井)——“鄔嵩齡堂”界石碑——“玉蘊含輝”磚額(百年紫藤)——半邊街——留園
蘇州微旅行之“昆曲吳韻”
平四路城墻——昆曲傳習所舊址——樸園——木刻年畫——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qū)——廖家巷——桃花塢大街——桃花塢文化創(chuàng)業(yè)園內(nèi)(過云樓文化藝術促進會)——費仲琛故居——吳宅——文山寺——長鎏村——西中市——泰伯廟——五峰園
蘇州微旅行之“姑蘇商賈”
南浩街神仙廟——萬人碼頭——北碼頭——閶門遺址——西中市——五福樓——采芝齋——中國銀行舊址——陸稿薦——嚴家淦故居舊址——泰伯廟——五峰園——藝圃
“小巷悠悠”之旅
蘇州微旅行之“子城探秘”
范氏義莊(景范中學)——城隍廟——曲園(俞樾故居)——潘亦雋故居——顧宅(過云樓)——言子祠——承德里民國石庫門建筑群——玄妙觀——觀前街老字號
蘇州微旅行之“水巷尋蹤”
懸橋巷(錢伯煊故居——洪鈞故居——查宅——丁氏濟陽義莊——迎曉里顧宅——方宅——潘氏松麟義莊)——顧頡剛故居——禮耕堂潘宅——潘祖蔭故居(花間堂探花府)——安徽會館(惠蔭園水假山)——吳宅——昭慶寺——丁宅
“人文探秘”之旅
蘇州微旅行之“平江舊夢”
平江游客中心——汪氏誦芬義莊——無言齋民俗博物館——清語堂評彈茶館——紫金萬象楠木館——雙橋(三吳亭)——貓的天空概念書店——伏羲會館——青石橋——雪糕橋——寒香會社——盧福英刺繡制作中心——荷言旗袍——聯(lián)萼坊——平江碑亭
蘇州微旅行之“古今交輝”
地鐵四號線三元坊站——書院巷——江蘇巡撫衙門舊址——金獅創(chuàng)藝園——趙記粽子——警察博物館(禁毒博物館)——悅未來創(chuàng)客公社——雷允上吳門國醫(yī)藥館——古胥門——萬年橋——市規(guī)劃展示館——69閣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
“民國風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