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王洪霞
黃河河口段河道變遷與入??谖恢?/p>
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黃河在今河南蘭考境內(nèi)銅瓦廂決口,改道東流,直至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始在全線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黃河下游河道。在廣袤的河口地區(qū),黃河來回游蕩歷經(jīng)10次較大改道,三角洲上的黃河故道,從北向南,依次為徒駭河故道、舊刁口河故道、鐵門關(guān)故道、釣口河故道、神仙溝故道、毛絲坨故道、現(xiàn)行清水溝流路、甜水溝故道、宋家坨子故道、支脈溝故道。1934年以后,黃河主要有4次大的改道。
1934年8月,黃河在合龍?zhí)?今利津縣集賢鄉(xiāng))一號壩上決口,向東循毛絲坨、老神仙溝入海,此后又分流為三股,經(jīng)神仙溝、甜水溝和宋春榮溝入海。于是,以漁洼為頂點(diǎn)河分三股呈扇形向東、東北、東南入海。
1938年7月,黃河改道由徐淮注入黃海,山東河竭8年零8個月。1947年2月,花園口堵復(fù),黃河重歸山東河道,河口仍沿神仙溝、甜水溝、宋春榮溝分注渤海。
1953年7月,因甜水溝淤積延伸,比降小,河道彎曲,神仙溝行程較短,比降大,過水比例逐漸增加,兩溝彎頂在墾利縣小口子附近相向發(fā)育(至1953年兩彎頂相距僅95米),由人工開挖引河,引導(dǎo)黃河在小口子處入神仙溝,獨(dú)流入海。原河道逐漸淤塞。到1960年,黃河在入??谔幏帚猓⒆罱K由老神仙溝入海。
1964年1月,由于凌汛等問題阻塞河道,影響下游孤島等地,人為在羅家屋子附近爆破堤壩,引黃河水入刁口河。黃河在其下游分汊入海。
1976年5月在羅家屋子進(jìn)行人工截流,黃河由刁口河流路改由清水溝入海,河口位置也由利津縣改為墾利縣。到1996年7月,為了便利石油生產(chǎn),在清水溝下游清八斷面開辟汊河,使黃河由東南向折向東北方向入海。2007年7月黃河入??谶M(jìn)一步向東北改道。2010年6月,停止行河34年的黃河故道刁口河流路將重新啟用,黃河水將分兩路入海,刁口河流路位于利津刁口鄉(xiāng)入海,清水溝流路由墾利縣黃河口鎮(zhèn)入海。
縱觀近160多年以來,黃河基本處于利津縣入海時間長,大多在利津縣以下改道,且利津縣水文站是黃河流域最后一個水文站,所以人教版必修1第79頁案例黃河三角洲的發(fā)育中依然為黃河在利津入海,可能避免改道引起黃河入??诘孛麪幎?。目前真實(shí)情況,從1976年5月,入??诰透臑閴ɡh,2016年8月2日,東營市撤銷墾利縣,設(shè)立墾利區(qū),所以清水溝流路入??趹?yīng)改為東營市墾利區(qū)。且注意1982年11月,東營市設(shè)立河口區(qū),1984年9月26日,利津縣將代管地區(qū)移交河口區(qū),利津縣的刁口鄉(xiāng)至此成為利津縣的飛地。雖黃河尾間河道壽命具有12年的周期,據(jù)測算分析,通過加強(qiáng)對現(xiàn)行清水溝流路治理,加上啟用刁口河備用流路,黃河入海流路穩(wěn)定期可以達(dá)到80年以上,所以黃河入??谖恢迷跂|營市墾利區(qū)、利津縣形成清水溝流路(主要流路)與刁口河流路(輔助流路)同時入海的格局,則黃河入??谥饕牒?谶€是東營市墾利區(qū)。
【試題鏈接】
下圖為黃河入???0年變遷圖,讀圖回答1,2題。
1.對比兩幅圖,發(fā)現(xiàn)2009年圖中萊州灣一側(cè)
( )
A.泥沙淤積加重
B.陸地面積不斷加大
C.海岸線遭到海浪侵蝕
D.海水深度變淺
2.2009年圖示顯示黃河入海口改道流向東北的渤海灣,原河道遭到廢棄的原因
( )
A.河床較寬,流量減少
B.河床較窄,流量減少
C.河床抬高,流量減少
D.河床加深,流量減少
下圖是1986—1996年黃河三角洲陸地面積增減的變化情況,讀圖回答3,4題。
3.1990至1995年期間,黃河三角洲年凈增(減)面積為減少,其原因?yàn)?/p>
( )
A.上、中游修建水庫對泥沙的攔截
B.上、中游用水量減少
C.上、中游水土保持效果不明顯
D.河流入??诙瘟髁吭龃?/p>
4.該圖所反映的地理信息是
( )
A.1988—1990年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B.1990年以前黃河入海口以沖刷作用為主,三角洲面積增大
C.1990—1995年初黃河三角洲入??谝郧治g作用為主,三角洲面積減小
D.1990年以來三角洲年增加面積一直小于年減少面積
5.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游河道經(jīng)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huán)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shù)。大體上以孟津?yàn)轫旤c(diǎn),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下圖為黃河故道分布圖。
材料二宋朝首都開封附近所謂“漕運(yùn)四渠”,即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廣濟(jì)河),而汴河就因?yàn)橐院铀疄樵?,淤淺甚速,熙寧年間,開封附近汴河河床中積沙幾與開封城內(nèi)相國寺屋詹相平。
材料三2010年6月24日,停止使用了34年的黃河舊河道刁口河正式恢復(fù)了過水,在未來20天內(nèi),黃河入海通道,將由一個增加到兩個。今后,黃河水利委員會將根據(jù)黃河河口淤積、延伸及擺動的情況,有計劃的選擇清水溝、刁口河兩條河道作為黃河的入海流路。下圖為黃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時期海岸線位置示意圖。
(1)指出歷史時期黃河長期決口、泛濫和改道對下游平原地區(qū)的地理面貌和社會經(jīng)濟(jì)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
(2)說明大陸澤等古湖泊在黃河下游地區(qū)的主要作用。
(3)刁口河流路一直棄用34年,產(chǎn)生各種“生態(tài)后遺癥”,試分析恢復(fù)刁口河入海河道的原因。
(4)根據(jù)黃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時期海岸線位置示意圖,分析黃河三角洲面積變化的趨勢及其成因。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 從圖中發(fā)現(xiàn)2009年相對于1989年,由于黃河入海口改道,導(dǎo)致萊州灣一側(cè)的海水侵蝕能力增強(qiáng),原先淤積的泥沙受到海水的再搬運(yùn)作用,搬運(yùn)到深海海域,萊州灣海岸線一側(cè)泥沙逐漸遭到侵蝕,海岸線逐漸后退。
2.C 黃河原河道歷經(jīng)數(shù)年泥沙淤積,河床不斷抬高,入??谖恢迷絹碓竭h(yuǎn),流量不斷減少,相對來說,新河道河床較寬、較低,入海口較近,流量大。
3.A 黃河三角洲年凈增(減)面積主要從河流含沙量、流速、流量等因素分析,1990—1995年期間面積減少,說明河流含沙量減小,流量減弱。
4.C 讀圖可知,1988—1990年黃河三角洲的面積年增加大,說明黃河含沙量大,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較差;1990年以前黃河入??谝猿练e作用為主,導(dǎo)致三角洲面積增大;1990—1995年初黃河三角洲年增加面積小于年減少面積,說明入??谝郧治g作用為主,三角洲面積減小;1995年3月至1996年10月,三角洲年增加面積大于年減少面積,則1990年以來三角洲年增加面積并未一直小于年減少面積。
5.(1)黃河多次決口改道后,改變原有水系面貌,淤塞原有河道;在沖積平原上,平原洼地的湖陸變遷,洼地淪為湖沼,填平一些湖泊;吞沒農(nóng)田和城鎮(zhèn),阻塞交通;使良田變?yōu)樯郴模滞粱癁辂}堿。
(2)古湖泊能調(diào)節(jié)黃河及其分流的流量,減弱旱澇災(zāi)害;利于農(nóng)田灌溉,增加糧食產(chǎn)量;溝通水系,水運(yùn)交通發(fā)達(dá);調(diào)節(jié)當(dāng)?shù)貧夂颉?/p>
(3)原先刁口河河道萎縮,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荒灘增多;生物多樣性減少;刁口河河口地區(qū)海水侵蝕嚴(yán)重,海岸線后退;清水溝流路由于淤積加快,河床抬高,泄洪能力減弱。
山東省利津縣第一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