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酷熱夏天,來塊清涼可口的西瓜,該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可是小小西瓜里還有大奧秘哩,你注意到了嗎?什么,沒有?哦,小編說的西瓜是爛西瓜,難怪你說沒有。
下面咱們就從一個爛西瓜說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上,英軍因缺乏有效的抗感染藥物,使得受傷士兵的死亡率直線上升。此時的英軍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抗感染藥物。
英國政府向“中立”的美國政府求助,美國政府把研制抗感染藥物的任務交給了著名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里教授。
教授馬上投入到實驗研究中,最終尋找到了一種叫做“青霉素”的抗感染菌種。如果能將“青霉素”加以高度提純,就可以應用到醫(yī)學臨床上治療細菌感染。
可是,難點也就在這里。弗洛里進行了數(shù)百次試驗,也只能把青霉素的純度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每立方厘米40單位,低純度的青霉素根本起不到殺菌治療感染的作用。
這天,極度郁悶的弗洛里走出實驗室來到街上散心。
“老板,我買兩個西瓜?”教授在瓜攤前停下。
就在低頭挑選西瓜時,一個爛西瓜吸引了他的目光:被摔得裂痕累累的爛西瓜上面長了一層綠色的霉菌。
“找到了,我終于找到了!老板,我就買這個爛西瓜?!彼暳四菂裁咕靡粫?,突然興奮地大喊大叫。
弗洛里丟下錢抱著那個爛西瓜回到實驗室,立即從瓜皮上取下一點綠霉菌,開始進行菌種培養(yǎng)實驗。很快,結果讓弗洛里難以置信,從爛西瓜里提取的青霉素,竟從每立方厘米40單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單位,經過臨床試驗,完全達到了治療細菌感染的標準。而且,從爛西瓜表皮提取“青霉素”菌種,大大降低了青霉素的生產成本,完全可以規(guī)模化大批量生產。
1943年10月,第一批青霉素被生產出來并送到了歐洲戰(zhàn)場的英軍前線,有效地控制住了傷兵傷口的感染,傷病死亡率大大下降。二戰(zhàn)結束后,青霉素作為抗感染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醫(yī)學,挽救了數(shù)以億計的病人的生命。弗洛里也因把青霉素提純并應用于醫(yī)學臨床,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物及醫(yī)學獎。
爛西瓜里大發(fā)現(xiàn),同學們注意到沒有,世上很多偉大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都源自于科學家對身邊事物細微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行動起來,處處留心,開始美好的創(chuàng)造之旅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