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春 白琴琴
本人2013年11月至今在烏當區(qū)氣象局工作,在主要從事綜合氣象觀測業(yè)務的同時,兼職辦公室氣象新聞通訊稿件的寫作,期間通過《中國氣象報》《貴州氣象在線》《中國天氣網貴州站》、《烏當區(qū)地方政府門戶網站》等網站先后發(fā)表稿件120余篇。2015年10份還有幸參加中國氣象局氣象通訊寫作方面的培訓,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講課內容至今記憶有新。大部分基層氣象臺站人員少,任務繁重,寫作氣象報道基本都是兼職人員,缺乏新聞采寫能力、對氣象業(yè)務不熟悉、對氣象宣傳導向不了解等諸多“缺陷”,常常使通訊員陷入困境,以致喪失信心,寫作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下面就如何能寫出出色的稿件、提高采用率等方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什么是新聞
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名著雙城記中這樣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個充滿矛盾和競爭的時代,尤其對于專業(yè)從事新聞行業(yè)人員來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通俗的新聞的定義就是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不同于社會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作為行業(yè)新聞的一種,氣象新聞是與氣象工作、天氣氣候等有關的新聞,可以籠統(tǒng)地將其分為兩大類,即氣象工作類新聞和天氣資訊類新聞。前者是在媒體上刊發(fā)的體現(xiàn)氣象工作好經驗、好做法的工作層面報道,后者主要是在關于最新天氣預報信息、引起社會關注的天氣現(xiàn)象的解讀等資訊類報道。
二、新聞的特點
新聞的傳播特征為: 1.時效性。 (1)時新性。(2)時宜性。 2.真實性。 (1)事實必須真實。(2)本質的真實。(3)表現(xiàn)手法的真實。 3.客觀性。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所以基層氣象部門處在基層,每天都有許多新鮮的事情發(fā)生,要想寫好當?shù)貧庀笮侣?,必須了解氣象新聞的特點與分類,適當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對新聞源多挖掘、細觀察、勤分析,還要及時動手寫,不斷的修改、打磨,才能多發(fā)稿、發(fā)好稿, 提高采用率。
三、 氣象新聞的分類
1.天氣信息。城鎮(zhèn)及旅游景點的天氣預報、各種指數(shù)預報及溫馨提示,都是老百姓關注的內容,尤其是在轉折性天氣、災害性天氣、關鍵性天氣到來之際,天氣預報信息往往會成為媒體和百姓關注的焦點?,F(xiàn)在社會媒體尤其是民生類媒體基本上每天都有氣象專版專欄。央視新聞聯(lián)播中天氣預報穩(wěn)居收視率前列。
2.氣候預測與分析。當旱情持續(xù)時,人們渴求天降甘霖;當大霧彌漫時,人們希望云消霧散;當暴雨頻頻時,人們盼望“重見天日”,人們甚至想提前一兩個月知道今年汛期到底如何,有無暴雨洪澇,是否有旱情發(fā)生……無論是政府領導,還是平常百姓,對未來天氣氣候的預測信息需求都非常旺盛。
3.氣象歷史資料信息。在媒體的報道中,“千年一遇”“百年一遇”這類詞最吸引讀者眼球。新聞中有氣象資料,新聞價值大增。不僅僅發(fā)布準確、全面、權威的氣象專業(yè)信息,更多地還要站在受眾的角度,研究受眾的心理,尤其是面對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和突發(fā)事件時,以他們的信息需求為指引,以現(xiàn)有的業(yè)務技術水平為基礎,善用“權力”,最大限度地滿足百姓的信息需求。
4.氣象與民生新聞。天氣氣候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聯(lián)系非常緊密,話題也相當多。比如,一年四季的交替與老百姓保健養(yǎng)生的關系,天氣強烈變化時對某種疾病的影響,氣象災害防御指南,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與途徑,開發(fā)和利用氣候資源的手段和方法,還有節(jié)氣小常識、天象奇觀等。
四、寫好新聞的方法體會
1.要善于堅持。培養(yǎng)采寫新聞的能力,最關鍵的是要堅持寫作,做到天天短平快,年年馬拉松。在外出采訪練筆的機會較少的情況下,我會從會議和文件材料、新聞報道中尋找新聞線索,進行新聞寫作,只要堅持不間斷地經常寫,就一定能夠熟能生巧。
2.要提高實效性。今天的新聞今天報道是金子,明天報道是銀子,后天報道是垃圾。新聞就是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上,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如因強降雨天氣引發(fā)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的嚴重自然災害時,基層通訊員需要以高度的新聞敏銳和舍得付出的精神去搶新聞,對于重要消息要盡量在當天把稿件寫好投出,稿件中對此類事件的進展、未來天氣形勢、氣象部門在此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等方面進行報道,因關注度較高,一般此類稿件的采用率也較高。
3.要注意用語簡練。在實際工作中,基層氣象部門經常要召開各類會議,在寫這類稿件時就要注意用語簡潔,不啰嗦。大部分信息員一開篇就是為了什么什么,召開什么什么會議,說了不少看不到明確的主體,建議寫會議類稿件開頭一句話講清楚就可以了,這樣才能吸引讀者看下去。
4.盡量擬個好標題。面對海量信息,新聞標題擔負著新聞內容的“推銷”重任。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標題亮,則新聞才會亮,讀者才會“一見鐘情”產生閱讀的沖動和興致。編輯們每天要從全國各地大量來稿中選稿,要先瀏覽稿件的標題,稿件的標題有可能決定著稿件的命運,標題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在標題制作上必須下一番功夫,讓編輯看一眼標題就能相中稿件,也能讓讀者看一眼標題就想閱讀全文。擬定標題可以使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比如《從小事情看出大門道》、《“鐵腳板”磨出鮮活新聞》等。
擬定標題,在準確表達主要新聞事實的同時,保證有足夠的信息量,并盡量做到信息完整。如何把標題修飾得生動些、感人些、優(yōu)美些,使標題美起來亮起來,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需要認真修煉的功課,如網絡用語的巧妙運用,恰當?shù)剡\用各種修辭方法,巧妙地化用詩詞佳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五、結語
隨著氣象與人民生活關聯(lián)越來越緊密,作為氣象行業(yè)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橋梁,氣象新聞在通俗化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是,同公眾日益增長的氣象需求相比,氣象新聞仍不夠生活化,公眾咀嚼起來難度仍然不小。作為一名基層兼職氣象信息通信員要必須高度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客服懶惰心理,一定要邁開雙腳深入群眾,親身體驗群眾的生產生活,了解群眾所想所為,這樣,才能敏銳地捕捉到新聞素材,寫群眾所需、所想的內容,寫出鮮活、有分量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