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郵票上的昆蟲學史

        2017-12-06 00:29:14
        武夷科學 2017年0期
        關(guān)鍵詞:昆蟲學家昆蟲學昆蟲

        李 芳

        (福建農(nóng)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福建福州350002)

        郵票上的昆蟲學史

        李 芳

        (福建農(nóng)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福建福州350002)

        以收集到的三十多張有代表性的昆蟲學家與相關(guān)歷史人物郵票為線索,查閱相關(guān)的研究資料,探索世界昆蟲學發(fā)展的脈絡(luò),感受郵票上昆蟲學家的歷史功績與啟示。

        郵票;昆蟲學家;昆蟲學史

        昆蟲學(Entomology)是研究昆蟲形態(tài)分類、生理、生態(tài)、病理、毒理、遺傳等知識的學科,作為動物學科的重要分支,昆蟲學大體可分為基礎(chǔ)(理論)研究與應(yīng)用研究兩大方向(雷朝亮等,2003)。昆蟲學與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生態(tài)安全乃至國計民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在西方語言中,昆蟲一詞Entoma來源于希臘語,Insect來源于拉丁語。1602年,意大利博物學家Ulisse.Aldrovandus(1522-1605)出版的《De animalibusi nsectis》(昆蟲類動物)一書中,“昆蟲”包括了節(jié)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棘皮動物等(中國昆蟲學會,2001)。

        中文的昆蟲一詞來自晚清博物學家方旭(1857-1921)。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方旭在《聽鐘軒蟲薈》(簡稱《蟲薈》)一書中把“羽、毛、昆、鱗、介”五類動物中的219種小動物歸為“昆蟲”類,此時“昆蟲”一詞才具有近代概念(中國昆蟲學會,2001)。

        在昆蟲學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有千帆過盡,有無數(shù)的學者為探索昆蟲的奧秘,竭盡心力,奉獻才情。能夠登上郵票上的昆蟲學家畢竟是鳳毛麟角,然而,郵票上的昆蟲學家大多具備典型意義,閱讀他們,理解他們,就像走進波瀾壯闊的昆蟲學史,從中我們可以把握昆蟲學發(fā)展的脈絡(luò),體會昆蟲學家的人文精神與學術(shù)思想,獲得學術(shù)滋養(yǎng)與精神洗禮。

        1 昆蟲學的大致發(fā)展歷程

        根據(jù)三宅恒方的論著,昆蟲學研究大約經(jīng)歷八個時代:上古時代、中古時代、前林奈時代、林奈時代、后林奈時代、達爾文時代、后達爾文時代及至現(xiàn)代(三宅恒方,1938)。概括起來,應(yīng)該有以下五個階段。

        1.1 萌芽期(上古時代:公元前)

        昆蟲學研究的祖師爺當屬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圖1)。亞里士多德是世界文化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jīng)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民情、動物學以及雅典憲法,堪稱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因此,馬克思曾稱贊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或許是他在哲學、人文方面的光芒萬丈,掩蓋了他在昆蟲界的貢獻。實際上,亞里士多德在閑暇時喜歡收集蝴蝶、甲蟲,他認識到昆蟲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以及昆蟲具有消化器、口器、翅膀等形態(tài)功能。他還根據(jù)昆蟲的翅膀、體軀構(gòu)造、生活方式與習性,將昆蟲分為10大類群。擁有如此博學睿智的偉大人物作為開山鼻祖,昆蟲學界應(yīng)該引以自豪。

        1.2 漸進期(中古時代:十三到十七世紀)

        此時,昆蟲研究方面的著作開始面世。Magnus(1191-1289)發(fā)表了早期昆蟲研究方面的著作。意大利博物學家Ulisse.Aldrovandus嘗試根據(jù)昆蟲棲息的外界條件對昆蟲做出區(qū)分。他還推動建立博洛尼亞植物園(歐洲最早的植物園之一),著名博物學家卡爾·林奈與法國著名自然學家、博物學家布封(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都稱譽他是“自然歷史研究之父”。

        17世紀,顯微鏡給人類打開一扇精微深邃、奧妙無窮的微觀世界之門。伽利略發(fā)明望遠鏡的時候,他充分認識到透鏡的一定排列也可用于放大物體,因此,從理論上,他也是顯微鏡的發(fā)明者(圖2)。荷蘭人列文·虎克(Leeuwen Hoek,1632-1723)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部能放大266倍的顯微鏡(圖3、4),并率先用于觀察微生物。由于顯微鏡在歐洲的廣泛應(yīng)用,使得人們能夠?qū)ハx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進行較為詳細的觀察。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利用顯微鏡觀察跳蚤、虱子和霉菌等細微生物(圖5、6),把觀察、研究成果記錄下來寫成《顯微譜志》一書,于1665年出版(大連外國語學院,1990)。

        從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顯微鏡學風行一時,許多一流的科學家競相使用。意大利生理學家馬耳皮基(Malpighi Marcello,1628-1694)率先應(yīng)用顯微鏡來觀察蠶幼蟲(圖7),開創(chuàng)了昆蟲器官解剖的先河。他發(fā)現(xiàn)昆蟲特殊的排泄器官,后人為了懷念他的功績,把昆蟲的排泄器統(tǒng)稱為馬氏管。

        1.3 生長期(林奈時代)

        十八到十九世紀是昆蟲學的蓬勃生長期。在此期間,對昆蟲學發(fā)展影響最大的當數(shù)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1707-1778)及其弟子丹麥昆蟲學家約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Johan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1808)。

        林奈是舉世公認的生物分類大家(圖8、9),世界昆蟲學乃至生物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735年他發(fā)表《Systema Nature》(自然系統(tǒng))一書。林奈以翅膀作為分類依據(jù),將昆蟲分為鱗翅目(Lepidoptera)、脈翅目(Neuroptera)、膜翅目(Hymenoptem)及雙翅目(Diptera)等四目。其后《自然系統(tǒng)》每次再版都有增添。至笫十二版時《Systema Nature》(自然系統(tǒng))添入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ora)和無翅目(Aptera),與之前的鱗翅目、脈翅目、膜翅目、雙翅目一起合為七目。林奈以昆蟲的翅膀為分類標準,后世稱其為翅式分類(A1ary system)。林奈的偉大功績還在于發(fā)明了雙名法,學名兼有種、屬兩名,并提出了生物分類的界、門、綱、屬、種等分類階元。林奈對自然界4 500種左右的動物(其中包括約3 000種昆蟲)都以雙名法加以命名。

        1775年,林奈的高足,丹麥著名植物學家、昆蟲學家法布里丘斯發(fā)表著作《Systema Entomologiae》(昆蟲系統(tǒng)),首次對全世界的昆蟲區(qū)系做了研究。法布里丘斯是一位博學高效的昆蟲學家,由他記述、命名的昆蟲達到9 776種。值得一提的是法布里丘斯的分類標準側(cè)重上腮(上頜骨),世人稱為腮式分類或口器分類(Maxillary system)。

        林奈之后,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皮埃爾·安德烈 (Pierre Andre Latreille,1762-1833)(圖10)綜合了林奈的翅式分類與法布里丘斯的腮式分類,提出以外形特征為主的自然基礎(chǔ)體系,其分類標準史稱折衷式分類(Eclectic system)。至此,昆蟲形態(tài)學分類體系愈加完善。

        皮埃爾·安德烈(圖10)與昆蟲有著生命情緣。他的大學專業(yè)是神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天主教牧師,但他對植物學與昆蟲學有著濃厚興趣,他大量收集巴黎的昆蟲標本,還與著名生物進化學者拉馬克(Jean Baptiste Lamarck,1744-1829)密切往來。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舊政權(quán),公民憲法于1790年宣布,當權(quán)者要求神職人員宣誓效忠國家,但皮埃爾·安德烈沒有在最后期限宣誓,因而在1793年11月被囚禁。當監(jiān)獄醫(yī)生檢查牢房的時候,驚奇發(fā)現(xiàn)皮埃爾·安德烈正在仔細端詳一只甲蟲。當聽到皮埃爾·安德烈解釋說這是一個罕見的昆蟲,醫(yī)生印象深刻,并將昆蟲送給當?shù)夭┪飳W者Jean Baptiste Bory de Saint-Vincent(1778-1846)鑒定,這位博物學者得知他的險惡處境,與另一位博物學家一起將他營救出獄,而其他押入地牢的囚犯都在一個月后被處死。之后,皮埃爾·安德烈才知道原來這只甲蟲早在1775年已經(jīng)被法布里丘斯描述定名。

        重獲自由后,皮埃爾·安德烈放棄了牧師行當,投身教育與昆蟲研究,并與法布里丘斯保持密切書信往來。1796年底,在法布里丘斯的鼓勵下,皮埃爾·安德烈出版第一本昆蟲專著。他在書中提出兩項創(chuàng)新,第一次提出昆蟲自然分類體系,并在節(jié)肢動物分類階元目(orders)與屬(genera)之間設(shè)立科(families)這一分類階元,并于1825年將昆蟲定義為六足節(jié)肢動物。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學界高度贊譽,法布里丘斯認為他是十八世紀末期首屈一指的昆蟲學家。

        同時代的英國昆蟲學家威廉·柯爾比(William Kirby,1759-1850)(圖11、12)是林奈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他被學界公認為現(xiàn)代昆蟲學的奠基人。威廉·柯爾比和斯班司(William Spense,1783-1860)合寫了《Introduction to Entomology》(昆蟲學概論)四卷。這是當時昆蟲學集大成的著作,極大提升了昆蟲學的研究視域。直到今天,這本昆蟲專著仍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之后,威廉·柯爾比還撰寫出版了其他昆蟲學著作。

        在此期間,英國昆蟲學家、林奈學會成員、倫敦昆蟲學會會長韋斯特伍德(John Obadiah Westwood)(圖13)也有較大的學術(shù)影響。韋斯特伍德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昆蟲學家、考古學家,也是一位富有藝術(shù)才情的博物館策展人。他對膜翅目、鱗翅目、螳螂目以及竹節(jié)蟲目的昆蟲有深入研究,1833年,他提出最早的全球昆蟲生物多樣性預(yù)測研究報告。

        1.4 裂變期(達爾文時代)

        1859年查理·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這是十九世紀改變世界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達爾文(圖14、15)經(jīng)過多年的實際調(diào)查和比較研究,包括搭乘著名的貝格爾號軍艦進行環(huán)球考察,逐步證明自然界各種生物皆為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與達爾文共同提出物種進化學說的是英國著名博物學家、昆蟲學家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Wallace 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圖 16)。

        1848-1852年,華萊士和著名英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亨利·沃爾特·貝茨(Henry Walter Bates,1825-1892)(圖17)結(jié)伴同行,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采集蝴蝶和甲蟲標本。華萊士原是一個基督教徒,相信物種不變論,但在長期自然考察的過程中,他意識到物種是可變的。1855年,在婆羅洲(現(xiàn)名為加里曼丹)的沙撈越考察后,他發(fā)表了“論控制新物種發(fā)生的規(guī)律”的短文,已明確表達進化觀點,只是對進化機制一無所知。1858年2月,他在南洋的馬六甲島調(diào)查患瘧疾人群,想起馬爾薩斯《人口論》,靈光閃現(xiàn),悟到“最適者生存”的道理。他隨即寫了“論變種極大地偏離原始類型的傾向”的論文。提出以自然選擇原理來說明物種的起源,他把文稿寄給達爾文。在學界的支持下,達爾文和華萊士的論文“論物種形成變種傾向,兼論借助自然選擇方法的變種和物種的存續(xù)”于1858年7月l日,在林奈學會上正式宣讀,并于同年發(fā)表于《林奈學會學報》上。可見,在達爾文進化論醞釀問世的過程中,昆蟲學家也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堪稱十九世紀石破天驚的重大發(fā)現(xiàn)。進化論極大沖擊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學傳統(tǒng),因而遭到許多科學家以及宗教界人士的竭力反對。當時著名博物學家、昆蟲學家路易斯·阿伽西(Louis Agassiz,1807-1873)(圖17)就竭力反對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阿伽西原籍瑞士,1846年,他為學術(shù)演講來到波士頓,但卻留了下來,成了美國科學啟蒙教育的中心人物。阿伽西是當時最負盛名的生物學家,亦為美國頂級教授,對博物學具有劃時代的創(chuàng)見和貢獻,著名的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就是他創(chuàng)立的。

        阿伽西終身不能接受達爾文的學說,他認為每一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來自諸神的智慧,他每次授課,必叮囑學生與其同心祈禱,求神同在。阿伽西認為“我在實驗室里比我在教堂里更覺誠惶誠恐,因為當我研究自然便是和上帝的心意交通,我們對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可習焉不察,掉以輕心,因為那都是上帝大能大智奇妙的造化”。

        然而,同時代的德國博物學家、昆蟲系統(tǒng)學家海克爾(E.Haeckel,1834-1919)卻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忠實捍衛(wèi)者和傳播者。1866年,海克爾出版的《普通形態(tài)學》一書中,以進化的觀點闡明生物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并以“系統(tǒng)樹”的形式闡釋出各類動物的進化歷程和親緣關(guān)系,昆蟲在生物界之地位也就一目了然。1868年,海克爾還出版科普著作《自然創(chuàng)造史》,他把生命起源和人類演變也納入到進化體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當代社會備受關(guān)注的“生態(tài)學”(Ecology)一詞就是由海克爾首先提出并定義的。

        達爾文之前的昆蟲學家,如卡爾·林奈,皮埃爾·安德烈等都深受神學的影響,他們篤信所有物種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對于上帝的造物,人類所能做的只是對物種的記錄、整理、分類。在達爾文之后,人們意識到物種是可以與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是可以改變的,而這種改變的機制是可以通過觀察實驗來探索總結(jié)的。由此,昆蟲學界發(fā)生了裂變,昆蟲遺傳學、昆蟲生理學、昆蟲生態(tài)學等新興學科應(yīng)運而生,初露端倪。

        1.5 成熟期(后達爾文時代及至現(xiàn)代)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隨著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的發(fā)展與滲透,以及電子顯微鏡、電子計算機等先進儀器和設(shè)備的應(yīng)用,昆蟲學進入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交叉學科、分支學科不斷出現(xiàn),官方或民間的昆蟲學會相繼成立,至此,昆蟲學的基本方向和格局大致成型。

        1807年,世界上第一個昆蟲學專業(yè)期刊《Transactions of Royal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倫敦皇家昆蟲學會會刊)問世。1881年,在美國昆蟲學家、教育家約翰·亨利·康斯托克教授(John Henry Comstock,1849-1931)(圖17)大力推動之下,世界上第一個昆蟲學系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誕生。1889年,美國昆蟲學家賴利(Charles Valentine Riley,1843-1895)引進澳洲瓢蟲防治柑橘吹綿蚧獲得成功,成為生物防治的經(jīng)典范例(圖18)。

        1903-1904年,英國分類學家Wytsman的《Genera Insectorum》(昆蟲屬志)相繼出版;1913年,德國昆蟲學家Friedrich Joseph Adalbert Seitz(1860-1938)聯(lián)合世界級鱗翅目分類專家共同出版了《Macrolepidoptera of the World》(世界鱗翅目大全)(三宅恒方,1938)。

        在此期間,美國昆蟲學界在著名昆蟲學教授Leland Ossian Howard(1857-1950)引領(lǐng)之下,設(shè)立昆蟲局從事昆蟲應(yīng)用研究,其豪華研究陣容堪稱舉世無雙。1911年,德國昆蟲學家,慕尼黑大學校長Karl Leopold Escherich(1871-1951)慕名來到美國,短暫視察之后,他決定另辟蹊徑,振興德國的昆蟲研究。1913年,他創(chuàng)立德國應(yīng)用昆蟲學會。1914年,發(fā)行學會刊物,Escherich廣納賢才,大力推動應(yīng)用昆蟲學的發(fā)展,成為昆蟲應(yīng)用學的先驅(qū)人物。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德國應(yīng)用昆蟲學會設(shè)立Escherich獎?wù)?嘉獎有杰出成就的昆蟲學家。

        1927年,美國遺傳學家摩根(Thomas H.Morgan,1866-1945)與繆勒(Hermann Joseph Muller,1890-1967)開始一項全新的研究,他們通力合作(圖19、20)用X射線造成黑腹果蠅突變(圖21),揭示了昆蟲遺傳與變異的機制,共同獲得1946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yī)學獎。

        1934年英國生理學家韋格爾斯華滋(Vincent Brian Wigglesworth,1899-1994)出版世界第一本昆蟲生理學專著《昆蟲生理學》,1939年又出版《昆蟲生理學原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發(fā)現(xiàn)南美長紅獵蝽(Rhodnius prolixus)大腦中存在一種神經(jīng)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分泌一種至關(guān)重要的生長激素(保幼激素 PTTH),從而調(diào)控幼蟲的蛻變進程(韋格爾斯華滋 V B,1963)。1935年,美國昆蟲學家斯諾德格拉斯(R E Snodgrass,1875-1962)出版《昆蟲形態(tài)學原理》,這是昆蟲形態(tài)分類理論的經(jīng)典著作。

        圖1 亞里士多德(希臘)Figure 1 Aristotle(Greek)

        圖2 伽利略(馬其頓共和國)Figure 2 Galileo(Republic of Macedonia)

        圖3 列文·胡克(安提瓜)Figure 3 Leeuwen-Hoek(Antigua)

        圖4 列文·胡克(格拉納達)Figure 4 Leeuwen-Hoek(Granada)

        圖5 羅伯特·虎克(吉布提)Figure 5 Robert Hooke(Djibouti)

        圖6 羅伯特·虎克觀察跳蚤(格拉納達)Figure 6 Robert Hooke observing fleas(Granada)

        圖7 馬耳皮基(意大利)Figure 7 Malpighi Marcello(Italy)

        圖8 卡爾·林奈(民主德國)Figure 8 Carl Linnaeus(Democratic Germany)

        圖10 皮埃爾·安德烈(馬拉維)Figure 10 Pierre Andre latreille(Malawi)

        圖9 卡爾·林奈(馬拉維)Figure 9 Carl Linnaeus(Malawi)

        圖12 威廉·科比(科摩羅)Figure 12 William Kirby(Comoros)

        圖11 威廉.·科比(莫桑比克)Figure 11 William Kirby(Mozambique)

        圖13 韋斯特伍德和露西伊芙(中非)Figure 13 John Obadiah Westwood and Evelyn Cheesman(Central Africa)

        圖14 達爾文(科摩羅)Figure 14 Charles Robert Darwin(Comoros)

        圖15 達爾文(古巴)Figure 15 Charles Robert Darwin(Cuba)

        圖16 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英國)Figure 16 Alfred Russel Wallace(UK)

        圖17 世界著名昆蟲學家(科摩羅)Figure 17 World famous entomologists(Comoros)

        圖18 澳洲瓢蟲取食吹綿蚧(土耳其)Figure 18 Rodolia cardinalis preys on Icerya purchasi

        圖19 摩根(左)與繆勒 (右)(馬達加斯加)Figure 19 Morgan(left)and muller(right)(Madagascar)

        圖20 繆勒(左三)與摩根(左二)(科摩羅)Figure 20 Muller(third left)and Morgan(second left)(Comoros)

        圖21 黑腹果蠅(瑞士)Figure 21 Drosophila melanogaster(Switzerland)

        2 郵票上昆蟲學家的功績與啟示

        毋庸置疑,郵票上的昆蟲學家是無數(shù)昆蟲學者的杰出代表,他們的學術(shù)成就、學術(shù)思想與人文精神對現(xiàn)代昆蟲學乃至科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他們就像昆蟲學殿堂中閃亮的群星,熠熠生輝,啟迪后世,引領(lǐng)后人。

        2.1 深入體察,動心體驗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偉大的先知,也是昆蟲學的鼻祖。閑暇時,他喜歡捕捉蝴蝶和甲蟲,積累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昆蟲標本,成為第一個昆蟲分類學者。他至少親自解剖、觀察了50多種動物。他對動物分類、動物的形態(tài)解剖構(gòu)造、動物之繁殖與胚胎發(fā)育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性描述。他的描述性動物學方面的著作有《動物志》、《動物的結(jié)構(gòu)》、《動物運動》。亞里士多德以其個人飽滿的熱情、嚴謹?shù)膶嵶C研究與精神上純粹追求,不僅開啟了動物研究的先河,也奠定了昆蟲學科學的精神品質(zhì)。

        昆蟲學的蓬勃興起,自然離不開工業(yè)革命、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也離不開那片美麗的處女地。在廣袤蒼茫的熱帶雨林,無數(shù)昆蟲學者歷經(jīng)艱辛,前赴后繼,他們在雨林中充分領(lǐng)略造物的神奇,體察生命的精微,他們有可能因此成就昆蟲學家的美名,也可能因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幾乎所有昆蟲學家都有長期野外考察的經(jīng)歷,是大自然開啟了他們的智慧。

        林奈(圖8、9)之所以能夠成就生物分類的偉大事業(yè),同樣是因為他通過長期的實地考察獲得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加上本人勇于創(chuàng)新,知識淵博,才氣橫溢,終于創(chuàng)建了科學的生物分類體系。

        皮埃爾·安德烈(圖10)即便身陷囹圄,依然沒有舍棄對昆蟲的愛好,在監(jiān)獄中他發(fā)現(xiàn)一種獨特的甲蟲,觀察甲蟲讓他暫時忘卻了痛苦。更沒想到,就是這種赤頸郭公甲Necrobia ruficollis(Fabricius)成了他的“救星”,甲蟲“拯救”了昆蟲學家,這真是昆蟲學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露西伊芙(圖13)堪稱昆蟲學界的女中豪杰,巾幗英雄。即便是在交通、通訊較為便利的當今社會,進入原始叢林依然需要極大的勇氣。難以想象,一位女性,在1924-1952的十年間,先后八次進入密密叢林,在南太平洋地區(qū)收集到七萬種昆蟲,繪制大量草圖與筆記。這些標本與筆記都被大英博物館收藏。在郵票上,露西伊芙與最美甲蟲(彩虹鍬甲)相伴,正好體現(xiàn)了她與彩虹鍬甲一樣,不僅有著絢麗的外在美,而且也富有一種陽剛的內(nèi)在精神之美。

        英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亨利·沃爾特·貝茨(圖17)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科學家。貝茨在南美洲總共停留了11年,分別以亞馬孫河下游的圣塔倫、埃加、亞馬孫河上游的圣保羅歐利芬卡和索利蒙伊斯河等作為根據(jù)地,進行了廣泛、有時甚至極其危險的采集考察。采集了包括哺乳動物、爬蟲類、鳥類、魚類與軟體動物在內(nèi)的712種動物,以及大約14 000種昆蟲,其中有8 000種昆蟲是新種,在長期的考察過程中,貝茨發(fā)現(xiàn)了昆蟲(主要是蝶類)的一種擬態(tài)現(xiàn)象(可食昆蟲模擬有毒的、不可食昆蟲),并對此現(xiàn)象進行了解釋。所以此種擬態(tài)就被昆蟲界稱為“貝茨”擬態(tài)。

        法國昆蟲學家Jean Baptiste Dechauffour de Boisduval(圖22)是一位著名的鱗翅目分類專家,同時也是園藝學與生理學家。

        俄國昆蟲學家Eduard Menetries(1801-1861)(圖23)是著名昆蟲學家皮埃爾.安德烈(圖10)的學生,在俄國,他是第一個,也是最長時間深入動蕩的高加索地區(qū)進行科學考察。因此,Eduard Menetries當之無愧成為俄國當時昆蟲學界的核心人物,他為推進俄國昆蟲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俄羅斯著名的地理學家、植物學家、昆蟲學家彼得·彼得羅維奇·謝苗諾夫·天山斯基(1827-1914)(圖24)也是一位探險英雄,他和李?;舴蚁嘧R并一起做過中亞探險,1856年在天山旅行,從維爾內(nèi)伊經(jīng)外伊犁山脈到伊塞克湖,并查明此湖為無出口湖。1857年他探索了納倫河和薩雷札茲河的河源,登上騰格里山系,搜集了大量礦物標本、植物標本、昆蟲和軟體動物標本。1888年在外卡斯皮斯克與土爾克斯坦旅行,收集大量昆蟲標本。著有《天山游記》。由于他在天山考察中的杰出成就,俄國地理學會以其名命名諸多天山冰川、山峰及山脈。

        2.2 科學組織,教育推廣

        17世紀末期,歐洲憑借巨大的財力,建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量收購動植物標本,網(wǎng)羅了一大批世界級的研究學者。隨著人才聚集與思想碰撞,科學研究的制度也隨之建立。

        1839年,波士頓創(chuàng)立了洛韋爾學會,開始舉辦質(zhì)量更高的啟蒙性科學講演活動。從歐洲請來著名科學家做報告,其中就有聞名遐邇的博物學家阿伽西(圖17),他原籍瑞士,因為參與演講,移民美國,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教授之一,對于設(shè)立博物館以及博物學有著劃時代的創(chuàng)見與貢獻,推動創(chuàng)建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不僅在學術(shù)上富有創(chuàng)建,對科學普及和科學交流同樣貢獻卓著。

        美國著名昆蟲學家、教育家約翰·亨利·康斯托克(圖17)是一位卓越的昆蟲分類學家??邓雇锌嗽慰的螤柎髮W講師、副教授,農(nóng)業(yè)部昆蟲主任官。1872年在哈佛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研究昆蟲學,1875年撰寫出版《Introduction to Entomology》(昆蟲學導(dǎo)論),這本書作為昆蟲學的標準教材在美國使用了30 a。他的妻子也是昆蟲學家,書中大量插圖是他妻子繪制的。1881年世界上第一個大學昆蟲學系就是在康斯托克的主持下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誕生。

        此外,康斯托克還對昆蟲翅膀的脈序有著獨到研究,19世紀末,康斯托克與尼特姆(J G Needham)提出“假想脈序”學說(后世稱為:康尼脈序),1899年兩人合著《昆蟲的翅》,統(tǒng)一翅脈名稱,并提出了各類昆蟲中翅脈的演變方式,成為昆蟲翅脈學的經(jīng)典教材。

        郵票上另一位英雄式的人物是Eleanor Anne Ormerod,她從小喜愛觀察自然,長大后成為農(nóng)業(yè)研究專家(圖25)。1868年,她將從小收集的大量昆蟲標本捐給皇家園藝學會,獲得該學會的花神獎?wù)?Flora medal of the society),1877年,她致力于農(nóng)業(yè)害蟲治理的推廣工作,發(fā)表有害昆蟲與農(nóng)業(yè)害蟲的系列報告,她的研究還涉及南美有害昆蟲,1882年被任命為皇家農(nóng)業(yè)社會咨詢昆蟲學家,為植物保護事業(yè)做出卓越貢獻。在郵票上她與美麗的翠藍眼蛺蝶(Junonia orithya)相互輝映,翠藍眼蛺蝶嫵媚動人,但她卻不是高冷女神,在低山地帶的路旁及荒蕪的草地時??梢砸姷健5拇_,埃莉諾與翠藍眼蛺蝶還有幾分神似,既才情出眾又平易近人。

        圖26是德國昆蟲學家Ernst Gustav Kraatz(1831-1909),柏林大學教授。他在鞘翅目特別是全世界甲蟲的分類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收集、研究了大量甲蟲標本,這些研究標本收藏在德意志昆蟲研究院與洪堡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洪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也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博物館之一。

        2.3 科學素養(yǎng),詩人氣質(zhì)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應(yīng)該是昆蟲詩人法布爾,他的《昆蟲記》來自于他對昆蟲的直接觀察,而且在觀察研究中,反復(fù)試驗,多方考證,敢于質(zhì)疑,竭盡所能對昆蟲知識結(jié)構(gòu)不斷更正補充。此外,他憑借自己高超的寫作能力,詩情洋溢的筆觸,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法布爾有著深厚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基礎(chǔ),他經(jīng)常引用希臘神話、歷史事件以及《圣經(jīng)》中的典故,還加入了美麗鄉(xiāng)村的動情描述。因此,《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昆蟲科普著作,也是一部洋溢著科學理性與人文詩意的文化著作。

        《昆蟲記》為法布爾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在法布爾郵票(圖25)上方是一只展翅飛翔的統(tǒng)帥青鳳蝶(阿伽門農(nóng)鳳蝶),統(tǒng)帥青鳳蝶是林奈親自定名的,其學名“阿伽門農(nóng)”意為堅定不移,阿伽門農(nóng)也是希臘邁錫尼國王,希臘諸王之王,讓統(tǒng)帥青鳳蝶與法布爾相伴,或許是寓意他在昆蟲界的王者風范。

        另一位典型人物應(yīng)該是納博科夫(圖27),納博科夫既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一位詩人氣質(zhì)的昆蟲學家。在郵票畫面中,納博科夫手持蝴蝶,深情款款,他對蝴蝶的癡迷與熱忱感動了世界。他在詩中寫到:The highest enjoyment of timelessness in a landscape selected at random I stand among rare butterflies,a thrill of gratitude to whom it may concern to tender ghosts humoring a lucky mortal(大意是:我最大的樂趣是迷醉于罕見蝴蝶之中,這種驚喜伴隨著感恩的暖流與震顫,讓我欣喜感受到無比的幸運)。納博科夫?qū)拿詰?同樣對他的文學寫作大有幫助。他的名著《洛麗塔》中關(guān)于美國郊野風光的描寫,正是來自他捕蝶路途所見。納博科夫反復(fù)提及的一句話“科學的熱情與詩的精確”,大意是科學家要帶著生命的體驗與熱情去觀察事物,而詩人不僅要有瑰麗想象,也要追求科學的精確。

        納博科夫喜歡一切蝴蝶,但他深入研究的只是眼灰蝶。他利用生殖器解剖的方法為南美眼灰蝶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他把南美洲眼灰蝶分出9個屬,其中7個是自己新建立的,另外兩個為修訂。他還提出一個大膽假設(shè):南美洲的一些眼灰蝶是從亞洲穿過白令海峽過去的。納博科夫?qū)ι钣诿绹聺晌髦菡訚傻氐臑l危藍蝶觀察入微,為掌握藍蝶的活動規(guī)律,他每天在顯微鏡前待六、七個小時,艱苦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撰寫的藍蝶研究報告受到好評,為表彰他對蝴蝶的癡情,昆蟲學界將納博科夫發(fā)現(xiàn)“卡納藍蝴蝶”(Lycaeides melissa samuelis)命名為納博科夫蝴蝶。

        韋斯特伍德(圖13)也是一位極具藝術(shù)才能的昆蟲學家,非凡的藝術(shù)才能與氣質(zhì)使他成了一個策展人,他成為林奈協(xié)會的會員,并榮任倫敦昆蟲協(xié)會的主席(1852-1853),向公眾宣傳科學的魅力,促進科學的交融。

        美國(原俄籍)昆蟲學家、畫家Andrey Avinoff(圖25)擔任卡內(nèi)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主任長達20 a(1926-1946),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收藏家之一,他富有藝術(shù)才情,以其細膩傳神,又富有視覺美感的自然繪畫作品聲名遠揚。

        圖22 Jean Baptiste Dechauffour de boisduval(馬里)Figure 22 Jean Baptiste Dechauffour de boisduval(Mali)

        圖23 Eduard Menetries(馬里)Figure 23 Eduard meneze(Mali)

        圖24 彼得·彼得羅維奇·謝苗諾夫·天山斯基(馬拉維)Figure 24 Петp Петpович Семснов-Тяншaнский (Malawi)

        圖25 世界著名昆蟲學家(中非共和國)Figure 25 World famous entomologists(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圖26 Ernst Gustav Kraatz(馬拉維)Figure 26 Ernst Gustav Kraatz((Malawi)

        圖27 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馬拉維)Figure 27 Vladimir Nabokov(Malawi)

        3 思考與反思

        至少在5 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yǎng)蠶;2 000多年前,中國人就以成語的形式(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記載了自然界食物鏈的現(xiàn)象;1 600多年前,中國橘農(nóng)便有意識利用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

        北魏時期的賈思勰(圖28)在《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應(yīng)用石灰或草木灰防治衣魚、衣蛾、守瓜(螢葉甲);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圖29)在《夢溪筆談·雜志一》記載了步甲捕食害蟲的效能:“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這里的“傍不肯”即鞘翅目步甲科昆蟲,其字面意思是:此蟲旁容不得別的昆蟲,頗有“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霸氣。

        宋慈(1186-1249)(圖30)的《洗冤集錄》首次闡述蒼蠅在刑偵斷案中的作用,可見宋慈不僅是世界法醫(yī)學的鼻祖,也是法醫(yī)昆蟲學的創(chuàng)始人。明代李時珍(1518-1593)(圖31)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藥用昆蟲73種。

        盡管如此,昆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學界普遍認為應(yīng)從十七世紀算起。是工業(yè)革命與大航海時代開啟了西方實證科學的恢弘篇章。而此時的中國正在閉關(guān)鎖國,之后又歷經(jīng)百年屈辱,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昆蟲學的發(fā)展更是無從談起。新中國成立之后,昆蟲學開始得到重視,特別是在系統(tǒng)治理蝗災(zā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效顯著(雷朝亮等,2003)。之后又是政治運動、十年動亂,直到改革開放之后,中國昆蟲學才真正駛?cè)肟茖W的主航道,但此時,昆蟲學體系已經(jīng)基本定型,即便是中國本土的昆蟲大多被西方學者描述命名??傊?在西方話語主導(dǎo)的昆蟲學領(lǐng)域(表1),鮮有中國人的身影。

        現(xiàn)代昆蟲科學的發(fā)展趨勢是越來越?;?、細化,隨著研究領(lǐng)域的不斷深化與專精,學科壁壘隨之生成,昆蟲學似乎離公眾越來越遠?;蛟S當下的昆蟲學界,最缺少的就是像卡爾·林奈、法布爾、納博科夫那樣的昆蟲大家,缺乏宏大視域與精微生命的結(jié)合,缺乏科學熱忱與人文教化的結(jié)合。

        表1 郵票昆蟲學家簡介Table 1 The entomologist profile on stamp

        郵票上的昆蟲學家憑借著自己滿腔熱情與專業(yè)堅持,深入?yún)擦衷?傾力體驗,動心體察,奉獻給世界“科學的熱情與詩的精確”。進入信息時代,昆蟲學家也應(yīng)該不忘初心,回歸傳統(tǒng),彰顯科學理性、生命感性、人文詩意三者交融所帶來的教化力量。與任何學科一樣,如果中國學者亦步亦趨緊跟西方,必定難以超越,只有立足中國實際,發(fā)揚獨創(chuàng)精神,才能在昆蟲學領(lǐng)域開辟新的天地。期待不久的將來,在中國郵票以及世界郵票殿堂中,也會有中國人的身影。

        圖28 賈思勰(中國)Figure 28 Jia Shi-Xie(China)

        圖29 沈括(中國)Figure 29 Shen Kuo(China)

        圖31 李時珍(中國)Figure 31 Li Shi-Zhen(China)

        圖30 宋慈(中國)Figure 30 Song Ci(China)

        大連外國語學院,1990.外國科技人物詞典:生物學醫(yī)學卷[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雷朝亮,榮秀蘭,2003.普通昆蟲學:第2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三宅恒方,1938.昆蟲學通論[M].繆端生,于景讓,譯.上海:商務(wù)印書館.

        韋格爾斯華滋 V B,1963.昆蟲變態(tài)生理[M].忻介六,譯.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

        中國昆蟲學會,2001.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The entomological history on stamps

        LI Fang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more than 30 pieces of representative entomologist stamps,and consults the relevant documents with these stamps as the clues to clarify the entomologic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o experience the achievements and inspirations of entomologists on the stamps.

        stamps; entomologist; entomological history

        Q96;G894.1

        A

        1001-4276-(2017)01-0055-14

        李芳,2017.郵票上的昆蟲學史[J].武夷科學,33:55-68.

        2017-08-18。

        福建農(nóng)林大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性課題(111ZJ1704)。

        李芳(1963-),女,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害蟲綜合治理,昆蟲文化。Email:seapump@126.com。

        (責任編輯:陳曉雯)

        猜你喜歡
        昆蟲學家昆蟲學昆蟲
        RFID昆蟲閱讀放大鏡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8:20
        森林昆蟲學經(jīng)典學術(shù)著作再版
        借昆蟲上課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8
        法布爾
        聽說你想當昆蟲學家(上)
        聽說你想當昆蟲學家(下)
        我最喜歡的昆蟲——知了
        昆蟲的冬天
        昆蟲學
        昆蟲學
        一国产区在线观看| 护士的小嫩嫩好紧好爽| 中文字幕欧美人妻精品一区| 粉嫩少妇内射浓精videos|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 亚洲美女主播内射在线|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在线va免费看成|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风情韵味人妻hd|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美女熟妇67194免费入口| 人妻少妇被粗大爽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有码在线| а中文在线天堂| 女同性恋亚洲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在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院| 国产综合第一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美女自拍国语对白|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 成人a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 亚洲av毛片在线播放| 又大又粗欧美黑人aaaaa片| 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开放| 日本熟妇高潮爽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引诱隔壁|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