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 贛州 341000)
論中國詩歌翻譯中的情感再現(xiàn)
——以李白《靜夜思》英譯為例
謝石發(fā)
(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本文討論了中國詩歌翻譯中對原詩情感把握的基本思路,從詞匯選擇、句式調整、人稱轉換三方面分析了李白詩《靜夜思》不同英譯本對原詩的情感再現(xiàn)手段。
詩歌翻譯;情感再現(xiàn);李白;《靜夜思》
詩歌是用講究韻律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現(xiàn)情感與思想的文體。[1]譯者在詩歌翻譯時要注意這一特點,運用恰當?shù)姆g手段達到情感的審美再現(xiàn)。中國詩歌多景物描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再現(xiàn)的切入點,應從“景語”入手。直接表達情感有時候反而容易流于空泛,難以感動他人。[2]因此,詩人把這種內在心理和具體的景物形象結合在一起,在把握詩人心理活動時,首先要解讀好詩中的每一個具體、生動的意象。
劉宓慶對詩歌翻譯中情感再現(xiàn)提出了“審美移情”的概念。他將翻譯審美移情的要旨概述如下 :
(1)排除原文情、意的干擾,擺脫形式上的束縛;(2)移境于原文,做到物我合一;(3)實現(xiàn)情感轉化,以譯文造原文之境、原文之情;(4)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3]
劉宓慶“審美移情”的理念給譯者提供了再現(xiàn)的明確方向,沒有說明詩歌翻譯實踐情感再現(xiàn)的具體措施。筆者通過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譯者可從詞匯選擇、句式調整、人稱轉換三方面對中國詩歌進行情感再現(xiàn)。下面以李白詩《靜夜思》的不同英譯本做具體解讀。
《靜夜思》是李白寫的是清秋時節(jié)遠客揚州的思鄉(xiāng)之情,吸引了很多中外學者進行翻譯,本文選取其中三首,分別從詞匯選擇、句式調整、人稱轉換三個方面分析不同英譯本對原詩的情感再現(xiàn)手段。
2.1 詞匯選擇再現(xiàn)詩歌情感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譯者用美麗的辭藻把“床前(看見)明月光”中,“看見”譯為更高級的詞匯descry,這樣讀上去更為押韻,和Watch 一樣,都有“認真看”的意思,表現(xiàn)了月色之明、月色之美,烘托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內心凄涼、“心情不美麗”的鄉(xiāng)愁。對月色或月亮這么凝神的“看”,也充分說明了詩人對自古“月常圓而人難團圓”遐想,最后一句譯者選用yearn一詞表達詩人思念故鄉(xiāng)強烈,這還不夠,最后一個單詞more的使用,不僅在音律上達到了和第二句中floor一詞押韻,而且在詞義上增強了yearn一詞的程度,表明詩人本來就因羈旅生活思念故鄉(xiāng),但是在看到這樣美麗的月色之后,這種思念之情再現(xiàn)得更加強烈了。
2.2 句式調整再現(xiàn)詩歌情感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譯者對句子結構調整,把句子長短逐漸拉長,也暗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月色的感染變得綿長。句式調整還體現(xiàn)在Abed, Looking up, Bowing這三個作狀語成分的獨立主格結構與主句用逗號隔開放于句首,強調了詩人所處位置和神態(tài)變化。全詩讀下來,腦海中浮現(xiàn)一幅情景 :起初詩人在床邊看到貌似一地白霜的月光,突然察覺到窗外月明星稀,便抬頭來望月亮。月亮圓而月色更美,這番情景和自己遠在他鄉(xiāng)不能和家人團圓的現(xiàn)實形成鮮明對比,最后不忍再去看月色,只好低頭思故鄉(xiāng)了。
2.3 人稱轉換再現(xiàn)詩歌情感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床前明月光”,譯者直接以月光為主語,回譯過來為“月光照在床前”,和原文“床前明月光”意境保持一致。在譯文前部分,譯者進行了人稱轉換,即把第一人稱的“I”轉換成了第三人稱的gleam和frost,撇開具有思想情感的人物存在,從景物或意象入手讓讀者感知到的是純粹的景物,又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寫這些要表達什么呢?隨著人稱的轉換,引入第一人稱“I”,使情、景相撞,使單純的景就升華為詩人(人物)情感的寄托,使情感再現(xiàn)也得到了深化。
[1] [2]王先霈,孫文憲,文學理論導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3] 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8
謝石發(fā)(1991-),男,江西贛州人,在讀研究生,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 :翻譯與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