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金友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文/汪金友
武大郎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和潘金蓮,是明媒正娶的合法夫妻。西門慶不僅勾引我老婆,還指使潘金蓮,謀害我性命,這是天理難容,法理難容。
潘金蓮認為自己是對的:我貌美如花,卻嫁了個丑八怪武大郎。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喜歡我的帥哥西門慶,只想追求真正的愛情,卻又生出那么多的事來。
西門慶認為自己是對的:男女之間有點私情,都是你情我愿,再說我也沒有虧待潘金蓮。而這個武大郎,卻要組織“捉奸”,讓我當眾出丑,逼得我不得不出手。
王婆認為自己是對的:我一生做媒婆,成全了好多人。潘金蓮多次跟我訴苦,才為她牽線搭橋。沒想到他倆會謀害大郎性命,這與我可沒有半點關系。
武松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哥哥勤勞本分,而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對奸夫淫婦,不但不知廉恥,還將我哥哥毒死。作為男子漢大丈夫,這樣的殺兄之仇,豈能不報?
聽一位律師講,近一年來,他代理了50多起民事案件,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對的。挨打者認為自己是對的,打人者也認為自己是對的;討債者認為自己是對的,賴賬者也認為自己是對的;被撞者認為自己是對的,撞人者也認為自己是對的。還有那些插足者、出軌者、不贍養(yǎng)老人者、爭奪財產(chǎn)者等,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認為自己對,就必然認為對方不對。于是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摩擦,便接連不斷地發(fā)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自己解決不了,家里解決不了,周圍人也解決不了,因此就訴訟到法院。法院如果調(diào)解不了,那就判決。而判決的結(jié)果,多是判而不服?;蚴巧显V,或是拒不執(zhí)行,或是嘴上服而心里不服。
世界上任何的問題,都有多個角度。就像當年蘇軾說廬山一樣:“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闭驹诓煌慕嵌龋蜁贸霾煌慕Y(jié)論。因為自私是人的重要本性,所以每個人在看問題的時候,首先都會從個人的利益和角度去審視,提出并強化對自己有利的觀點和證據(jù)。
這樣的觀點和結(jié)論,自然會存在著很多的狹隘和偏激,不僅有失公允,也難讓對方折服。于是就有了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國家法律。道德不能約束的,就由法律來評判和制裁。應該由法律來制裁的,也不能由個人去制裁。比如西門慶和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依據(jù)法律應判死刑。但武松自己去殺人,就要受到懲處。
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一些像西門慶和潘金蓮這樣的人,只圖個人快活,而置道德規(guī)范于不顧,最后又害死武大郎,確實天理不容。他們倆的教訓,就是欲望不可放縱,委屈不能曲解。比如潘金蓮,即便不能分居、不能離婚、不能出走,也不該害老公性命。至于那個王婆,為了一點小利,就助人私通,又出殺人主意,很像現(xiàn)在一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心太黑,千刀萬剮也不冤。
有位湖南的朋友,前兩天在微信上留言:“每個人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這是我們唯一的相同之處??杀氖?,這也是我們唯一的錯誤。”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每一個人,不是一般地認為,而是堅定地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說的是對的、做的是對的。如果出現(xiàn)問題、發(fā)生矛盾、造成損失,都是對方和別人的不對。然而,卻很少有人發(fā)現(xiàn)和承認,這也是我們唯一的錯誤。因為在普天之下,沒有永遠都對的人。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執(zhí)迷不悟。
(摘自《諷刺與幽默》)
編輯/劉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