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溫暖,不借春工力
題圖/畢明
你喜歡北京的冬天嗎?
“嘴唇變得干裂的時候,有人開始憂愁,想念著過去的朋友……”這是老狼專輯《北京的冬天》的同名主打歌??粗蠹叶諟嘏闹黝}文章,想起這首歌。不要糾結(jié)于“憂愁”字眼兒,所有的歡喜,都會因為憂愁的比襯,而更加醒目。所謂“悲欣交集”,更真實,也同樣適用煙火氣十足的生活:
老大爺織毛線手套,他的孤苦與殘障,與他對孩子們的真心真意,交織在北京的冬天,流淌進(jìn)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那只叫“小跟班”的小狗,雖然跛腳不可逆,但它有了哥哥愛姐姐、姐姐愛狗狗、所以哥哥會好好愛狗狗的家,暖不暖心?
北漂女孩與頭盔騎手,騎手的家人不會想到,他們來北京打工的兒子,沒有歸來的一天;女孩的男朋友也不知道在他缺席的日子里,女朋友情感的小幅震蕩與選擇。有沒有想起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
熊爺與颯妞兒,該是這組文章明亮的打點兒處:紅塵中,匆匆一瞥,溫暖一程,戛然而止。
超級怕冷的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幻想,如果要移居,一定去一個沒有冬天的地方。然而,就是在冬天,我凍得哆哆嗦嗦的時候,收到過朋友們快遞來的暖寶寶、紅陶燉鍋、吃食,最夸張一次外出開會,開車接我的朋友,下車從后備廂搬出來一個電暖氣。
冬日的暖意,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細(xì)細(xì)觀察:你相信什么,你就會遇到什么。換句臺詞就是,怎么發(fā)展有利,資源就怎么配送。這個有利,一定是人間的真心、真意、真風(fēng)景。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毙翖壖惨淮竽腥?,詠梅不忘自比。但他不借春工力的傲然,不就是咱們經(jīng)常打趣的:“喲,看你骨骼清奇……”
冬日的溫暖,是需要加倍敏銳、加倍溫度、加倍堅持、加倍付出的,哪怕是驀然回首的一個淺笑,也要有足夠的心力輸送。
小時候,老爸經(jīng)常給我講冬天的美,意圖鍛煉怕冷的我。最著名的段子就是,他總神秘兮兮地勸說我考哈工大,理由是冬天很美。我想象不出嚴(yán)寒的美,老爸就高興地解釋:“就是你一出門,不戴帽子,回來用小棍兒一敲,耳朵,掉啦!”他沒想到,一句玩笑話,就此斷送了女兒對哈爾濱僅有的一點念想。上大學(xué)在北京,每次滑冰課,穿個花刀鞋,都很怵頭:越冷越像企鵝一樣笨。而老爸滑跑刀,如飛……
如今,老爸走了,每到冬天,一冷,我都會摸摸耳朵,下意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