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沛林
腹瀉時別吃大蒜
文/馮沛林
當我們稱一個人不懂裝懂或裝腔作勢時,常會用到一個詞——“裝蒜”,那么,為什么是“裝蒜”而不是“裝蔥”或是其它呢?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一年春天到南方某地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長得綠油油,齊整整,便順口稱贊了一番。翌年冬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jié)青蒜尚未長出。為了討好皇帝,當?shù)毓倮舨钊税言S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贊不絕口,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遷。打這以后,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嘲諷為“裝蒜”。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楊保林點評:老百姓常說,“吃肉不吃蒜,營養(yǎng)減一半”,有一定道理,《滇南本草》記載:大蒜味辛,性溫,健脾,胃,消谷食,化肉食,解水毒,現(xiàn)代藥理發(fā)現(xiàn)大蒜中的大蒜素能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有消炎殺菌止瀉等作用。
尤其是在夏季里,平時吃飯時在涼拌菜里放一點蒜,都有預防腹瀉的保健作用。如果嫌大蒜味大,也有個減辣的吃法,那就是醋泡蒜。挑選新鮮飽滿的大蒜,去掉外皮,放到干凈、無油無水的玻璃瓶里。然后倒一些陳醋,沒過大蒜蓋好密封,放置兩周,顏色慢慢變綠,類似臘八蒜,直接吃或者當做配粥的小菜每天吃一兩瓣就行。
但需要犬家注意的是,吃大蒜的作用主要在于預防腹瀉。如果已經(jīng)腹瀉了吃大蒜卻可能引起反作用。這是因為,腹瀉時人體的腸壁血管擴張、充血、腫脹,大量蛋白質(zhì)和鉀、鈉、氯等電解質(zhì)以及液體會滲入腸腔,大量液體對腸道形成刺激,如果此時再吃辛辣的大蒜,無異于雪上加霜。所以,急性腹瀉不宜吃大蒜,尤其是生蒜。
當腹瀉次數(shù)過多時,會引起脫水及電解質(zhì)紊亂。這時可適當進食淡鹽水或稀粥、果汁、醋等食物,可起到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