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烏魯木齊春季兩類東南大風個例的對比分析

        2017-11-30 07:02:42孫鳴婧李如琦劉俊哲肉孜阿基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風速新疆

        孫鳴婧,李如琦,劉俊哲,肉孜.阿基

        (1.新疆氣象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2.和靜縣氣象局,新疆 和靜 841300)

        烏魯木齊春季兩類東南大風個例的對比分析

        孫鳴婧1,李如琦1,劉俊哲2,肉孜.阿基1

        (1.新疆氣象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2.和靜縣氣象局,新疆 和靜 841300)

        運用NCEP逐6 h再分析資料、烏魯木齊自動站逐時常規(guī)觀測資料、微波輻射計及邊界層風廓線雷達資料,對比分析了發(fā)生在烏魯木齊春季的兩次接地型東南風和一次低空型東南大風過程.結(jié)果表明:無論是接地型還是低空型,峽谷兩端南高北低的海平面氣壓場是必要的地面形勢;地面蒙古冷高越強,東南風不一定越強,烏魯木齊與達坂城的氣壓梯度也不一定越大;東南大風很大程度上受溫度平流影響,水平方向烏魯木齊與其以東或以南形成較大溫度梯度、垂直方向烏魯木齊上空對流層中下層暖氣團越深厚、溫度越高,越利于地面東南大風的發(fā)生;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地面烏魯木齊東南大風較大時刻都伴隨著高空的動量下傳,一方面動量下傳為地面風提供動量,另一方面向下輸送的暖平流利于烏魯木齊局地升溫減壓,確保烏魯木齊與峽谷南端氣壓差和溫度差的維持.

        烏魯木齊;東南大風;氣壓梯度;溫度平流;動量下傳

        天山山脈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平均海拔4000 m,東西向綿延2000多公里,橫貫新疆.一條寬度僅十幾公里的峽谷在中天山烏魯木齊附近以西北-東南走向縱穿天山,峽谷南北兩端分別連接著吐魯番盆地和烏魯木齊河谷.當冷空氣隨著影響系統(tǒng)東移至蒙古附近時,冷高壓后部的冷空氣回流至東疆南部地區(qū),在大地形阻塞和天山南北向氣壓梯度力的共同作用下,氣流開始從中天山峽谷穿越和翻山,導(dǎo)致從峽谷中部的達坂城,經(jīng)烏魯木齊至下游地區(qū)的昌吉、甚至呼圖壁都會出現(xiàn)東南大風[1],這種出現(xiàn)在烏魯木齊的大風,當?shù)厝朔Q之為烏魯木齊東南大風.東南大風是山口風,多發(fā)于春秋季,風力往往達7~8級以上,平均最大風力11級,瞬間甚至突破40 m/s,同時伴隨強烈的升溫、降壓和降濕特征[1],由此顯示出明顯的焚風屬性[2].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給當?shù)厝嗣裆敭a(chǎn)、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民航和陸路交通、空氣質(zhì)量[3-5]等都帶來了極大影響.

        過去研究認為東南大風冬季發(fā)生次數(shù)少,根本原因是由于東南大風無法突破冬季準噶爾盆地上空厚度達1500 m的逆溫層,而只能穿行在逆溫層之上[1].李霞等[3-5]基于2007年以來的常規(guī)探空、風廓線雷達以及地面加密觀測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將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劃分為接地型東南大風和低空型東南大風.接地型東南大風就是在上文提到的在春秋季多發(fā)、能夠在烏魯木齊南郊-西郊和市區(qū)都產(chǎn)生強風的大風.低空型東南大風的特征則表現(xiàn)為:東南大風主要出現(xiàn)在烏魯木齊南郊-西郊近地層和烏魯木齊市區(qū)上空,市區(qū)大部地面基本維持小風或靜風[4,5].同時,李霞等研究還證實低空型東南大風冬半年是高發(fā)期,尤其12月-次年1月,月平均出現(xiàn)日數(shù)達12.5~14 d,夏季月平均日數(shù)僅為1.8~5.3 d[5].

        由于接地型東南大風危害很大,因此多年來眾多學(xué)者圍繞接地型東南大風從地形、動力學(xué)、天氣學(xué)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如東南大風發(fā)生的環(huán)流形勢就可以統(tǒng)計歸納為:回流型、鋒前減壓型、回流型加鋒前減壓型[1,14-18],這為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預(yù)報提供了著眼點.高空動量的向下傳輸在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動力學(xué)作用[10-13].孟齊輝等探究了天山地形對東南風的影響,給出了天山地形影響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二維概念模型.此外,地面氣壓的演變、地面鋒前減壓幅度等對烏魯木齊東南大風也存在重要影響[19].氣壓梯度是風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以往研究[1,20-21]發(fā)現(xiàn),烏魯木齊產(chǎn)生東南大風的關(guān)鍵是能否在山谷兩端建立穩(wěn)定的南高北低或東高西低的地面氣壓場,這樣的地面氣壓形勢決定著吐魯番-烏魯木齊、達坂城-烏魯木齊之間氣壓差的變化,而后者的變化對烏魯木齊接地型東南大風的發(fā)生與否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1,19].在開展實際天氣預(yù)報業(yè)務(wù)中,預(yù)報員們發(fā)現(xiàn)在很多接地型東南大風天氣個例中吐魯番-烏魯木齊、達坂城-烏魯木齊之間的氣壓差多數(shù)情形下都與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存在著較好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但有時烏魯木齊與這兩站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氣壓梯度時,接地型東南大風卻并沒有如期發(fā)生.這說明烏魯木齊接地型東南大風的發(fā)生與否并不只是取決于地面氣壓梯度的大小,還與其他因素有關(guān),可能是環(huán)流背景、動量下傳等因子.

        正如上文所述,接地型東南大風春秋季多發(fā),低空型東南大風冬半年10月-次年3月多發(fā).如此,在春季,低空型東南大風何時可以轉(zhuǎn)變?yōu)榻拥匦蜄|南大風,這兩類東南大風發(fā)生的環(huán)流背景、關(guān)鍵氣象條件如氣壓梯度等存在什么差異?到目前為止,對這方面研究極少,而這些正是東南大風日常業(yè)務(wù)預(yù)報中需要關(guān)注的焦點,對烏魯木齊地面大風預(yù)報、溫度預(yù)報、空氣質(zhì)量預(yù)報都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作用.因此,針對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這兩種類型,本文選取了接地型東南大風2例,分別是2012年3月30日(下文簡稱quot;3.30quot;大風)、2016年5月14日(簡稱quot;5.14quot;大風)各1例.低空型東南大風,發(fā)生在2016年4月16-17日(簡稱quot;4.16quot;大風),擬從環(huán)流背景、海平面氣壓差、烏魯木齊上空的溫度結(jié)構(gòu)、風場結(jié)構(gòu)特征等方面,分析它們的差異,為今后的東南大風預(yù)報提供一些參考.

        1 數(shù)據(jù)和方法

        1.1 個例選取

        本文選取的個例均發(fā)生在春季,它們各具有顯著特點(圖1):接地型quot;3.30quot;大風風力強,是2010年以來烏魯木齊城區(qū)風力最強的一場東南大風,發(fā)生在2012年3月30日03:00-20:00,具有瞬時風力大且持續(xù)、起風突然、瞬間結(jié)束特征,大風持續(xù)的18 h內(nèi),極大風速都持續(xù)gt;20 m/s,最大極大風速達30.3 m/s(9級);quot;5.14quot;大風持續(xù)時間長、結(jié)束緩慢,從2016年5月14日05:00-15日18:00結(jié)束,共持續(xù)37 h,其中17 h極大風速持續(xù)超過20 m/s,這次過程最大極大風為27.1 m/s(8級);quot;4.16quot;低空型東南風發(fā)生在2016年4月16日12:00-17日13:00,地面持續(xù)有東南風,但風力都不強,最大極大風速為16.3 m/s(5級),這次過程達坂城、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存在較大的氣壓梯度,按照以往的預(yù)報經(jīng)驗[1],烏魯木齊地面應(yīng)該出現(xiàn)東南大風,但此次東南風卻未能在市區(qū)接地.

        圖1 quot;3.30quot;過程(a)、quot;5.14quot;過程(b)、quot;4.16quot;過程(c)風速及氣壓差逐小時變化

        1.2 數(shù)據(jù)及分析方法

        本文運用了美國NCEP逐6 h再分析資料,包括水平分辨率為2.5°X2.5°的風場、高度場、溫度場以及海平面氣壓場;國家級臺站逐小時常規(guī)觀測資料;烏魯木齊站微波輻射計間隔30 min、58層(0~10 km)溫度反演數(shù)據(jù);烏魯木齊邊界層風廓線雷達間隔30 min、32層(10 m~2940 m)風場資料.文中用到了相關(guān)分析及其顯著性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

        2 兩類東南大風環(huán)流背景的對比分析

        2.1 環(huán)流背景的對比分析

        quot;3.30quot;大風500 hPa高度場上表現(xiàn)為明顯的經(jīng)向環(huán)流(圖2a),大風過程中烏拉爾山地區(qū)為一低壓,新疆受狹長西西伯利亞高壓脊控制,與之配合的溫度脊也位于新疆,蒙古西部為低槽區(qū).烏拉爾山槽前有一支強盛的西南氣流將南方暖空氣向北方輸送,使得西西伯利亞高壓脊加強發(fā)展.隨著泰米爾半島冷空氣的補充,冷空氣不斷向南輸送,蒙古西部的低槽不斷向南加深,等高線變得密集.與quot;3.30quot;大風過程對比,quot;5.14quot;過程500 hPa環(huán)流形勢經(jīng)向度明顯偏小(圖2b),大風發(fā)生前,控制中亞-新疆-蒙古西部的是一寬廣暖脊,脊前西北氣流位于蒙新邊境,脊前槽位于蒙古,槽底延伸到河西走廊一帶;大風開始時,控制新疆的脊加強,東部的冷槽沿蒙古東移南下,并在蒙古附近加強,槽區(qū)的冷平流東移南下,當溫度槽底南壓至哈密南部,冷空氣已灌入東疆,導(dǎo)致地面顯著加壓;大風過程中高度槽與溫度槽緩慢東移,待溫度槽東移出新疆,地面東南風才逐漸減弱.quot;4.16quot;過程500 hPa高度場與上述兩次接地型東南大風的環(huán)流相似,新疆偏西地區(qū)受暖脊控制,新疆東部至蒙古西部為低槽區(qū),但這次低空型東南風的天氣系統(tǒng)較弱且維持時間相對較短.蒙古地區(qū)的高空槽較淺,等高線稀疏,鋒區(qū)較弱,低槽僅維持約12 h后就逐漸減弱東移.

        兩次接地型東南大風在海平面氣壓場上都表現(xiàn)出回流特征:新疆東部均為蒙古高壓,隨著山谷兩端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氣壓場形勢建立,烏魯木齊至達坂城氣壓梯度加大,烏魯木齊開始出現(xiàn)東南風.兩次大風過程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特征:quot;3.30quot;過程風速強,quot;5.14quot;過程持續(xù)時間久,這可以從地面高壓強度及維持時間得到解釋,quot;3.30quot;過程蒙古高壓強,高壓中心等值線為1 042.5 hPa,并且地理分布很有特色,除了內(nèi)蒙西部維持一個主體的高壓中心以外,高壓主體還在新疆南部和西南部境外分裂了2個次高壓中心,分別為1 035.0 hPa和1 042.5 hPa,可見此次過程蒙古冷高壓攜帶的冷空氣由東向西回流進入東疆、南疆盆地的強度強,延伸的位置更西,強冷空氣導(dǎo)致東疆、南疆升壓,而在巴爾喀什湖以北地區(qū),有一低壓系統(tǒng)維持,由此在較大范圍內(nèi)形成了顯著的東南-西北走向的氣壓差,為本次東南大風的爆發(fā)提供了動力條件(圖3a).quot;5.14quot;大風蒙古高壓相對較弱,最強時次只有1 030.0 hPa,但其持續(xù)時間長,13日凌晨蒙古高壓中心位于北疆國境線以西,隨后不斷東移南下,至13日20:00高壓中心移至蒙古西部,并在之后的24 h內(nèi)維持在蒙古中部,位置少動,強度逐漸增強,中心強度在14日08:00達到最大;同時13日20:00位于里咸海的低壓逐漸東移,在14日凌晨移至西部國境線以外,并在14日20:00達最強(圖3b),由此形成穩(wěn)定的東高西低的氣壓場形勢,使得quot;5.14quot;大風可以長時間維持.quot;4.16quot;個例在海平面氣壓場上(圖3c)也表現(xiàn)為回流特征,且蒙古高壓強度比quot;5.14quot;過程強,最大等值線中心為1 040.0 hPa,但烏魯木齊地面實際風速卻遠遠小于quot;5.14quot;過程,可見在烏魯木齊東南大風過程中,蒙古高壓越強,造成的東南風不一定越強.高壓的強度對達坂城和烏魯木齊間的氣壓梯度是否會有影響呢?由下文壓差隨時間的變化分析可知,蒙古高壓越強,烏魯木齊與達坂城的壓差不一定越強.

        圖2 500 hPa環(huán)流圖

        2.2 溫度平流的對比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南北疆的溫差是形成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一個重要物理條件,但溫度差對大風的具體影響卻少有研究.在氣壓梯度相同情況下,烏魯木齊與周邊溫差越大是否越有利于大風的形成?圖4為3次過程700 hPa溫度平流分布情況,可見,烏魯木齊與周邊的溫度差為東南風提供了重要的熱力條件.quot;3.30quot;大風開始時(圖4a),新疆暖平流大值區(qū)在北疆偏西的國境線外,而東疆和南疆東部為冷平流控制,隨著系統(tǒng)東南移,烏魯木齊與達坂城分別受暖冷平流控制,風向由達坂城吹向烏魯木齊,形成由達坂城至烏魯木齊的溫度梯度.同樣quot;5.14quot;過程開始和維持時,北疆始終為暖平流控制,南疆盆地東部為冷平流控制,風由南向北,烏魯木齊與其以南地區(qū)有較大溫度梯度,南北疆維持有較大的溫度平流差異.這兩次大風過程烏魯木齊都受暖平流控制,且與其南部維持有較大溫度梯度.而quot;4.16quot;過程與兩次接地型大風不同,4月16日14:00以前,北疆都為冷平流,南疆為暖平流,不利于東南風生成.16日20:00以后,全疆都為暖平流控制,且700 hPa吹偏西風,烏魯木齊與達坂城及其以南同為暖平流,形成自西向東的溫度梯度,而非由南向北,水平溫度平流差異小,不利于大風的形成.

        對比700 hPa溫度場也可以得出類似結(jié)論.接地型大風發(fā)生時,新疆為狹長暖脊控制,脊線成東北-西南走向,南北疆分別位于脊線兩側(cè),有較大溫度梯度,而quot;4.16quot;個例中控制新疆的暖脊寬廣,脊線在南疆西部且呈南北走向,烏魯木齊及其以南地區(qū)均處于暖脊前,溫度梯度小,不利于東南大風的形成.

        圖3 海平面氣壓場

        3 氣壓差和風速關(guān)系的對比分析

        對比quot;3.30quot;與quot;5.14quot;過程達坂城與烏魯木齊的壓差發(fā)現(xiàn)(圖1),quot;3.30quot;過程在05:00-14:00之間壓差都大于10.0 hPa,最大為13.4 hPa,而quot;5.14quot;過程最大壓差只有9.7 hPa,壓差大小不同導(dǎo)致氣壓梯度大小有差異,從而造成這兩次大風風力不同.在這兩次過程中,壓差與風速有較好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布見表1,均通過了0.05的顯著性檢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達坂城與烏魯木齊壓差開始gt;5 hPa時,烏魯木齊城區(qū)開始出現(xiàn)7級以上東南風,兩者壓差lt;5 hPa時,城區(qū)東南大風結(jié)束.吐魯番與烏魯木齊壓差的正負也可以作為預(yù)報烏魯木齊東南風起止的一個參考:quot;3.30quot;過程吐魯番-烏魯木齊壓差gt;0時,東南風起,壓差lt;0時,東南風止;同樣,quot;5.14quot;過程吐魯番與烏魯木齊的氣壓差在14日05:00開始gt;0,東南風開始起風,兩者壓差lt;0,烏魯木齊城區(qū)東南大風趨于結(jié)束.可見,在接地型東南大風過程中,氣壓梯度可以作為大風預(yù)報的指標.

        quot;4.16quot;過程達坂城與烏魯木齊氣壓差持續(xù)13 hgt;5 hPa(16日18:00-17日06:00),按照上述風速與氣壓差的關(guān)系,烏魯木齊應(yīng)出現(xiàn)7級以上東南大風,但實際風速卻只有3~8 m/s,約為3~5級,2 min平均風速與氣壓差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未通過0.05的顯著性檢驗.為什么同樣的氣壓梯度卻出現(xiàn)量級不一樣強度的風呢?除了氣壓梯度,還有哪些因子會影響烏魯木齊局地的東南大風?考慮到單個站點范圍小,若要更清楚地探究其上空發(fā)生的變化需要更精細的資料,下文將對比分析烏魯木齊單站的風廓線及微波輻射計資料,試圖尋找影響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其它因子.

        表1 達坂城、吐魯番與烏魯木齊壓差同風速的相關(guān)系數(shù)

        4 烏魯木齊風廓線狀況對比分析

        圖4 700 hPa溫度平流與風場

        下文給出三次東南風開始時逐30 min風廓線雷達圖,無論是接地型東南風還是低空型東南風,地面風速較大時刻都伴隨著動量下傳.quot;3.30quot;過程從30日02:00左右開始,1500 m高度首先出現(xiàn)20 m/s東南風,03:00左右風速迅速增大至44 m/s,之后44 m/s的風速大值區(qū)開始向下延伸,低層500 m出現(xiàn)約28 m/s大風,這也正是此次地面東南大風起風時刻.同樣在12:00左右,極大風速最大時也存在明顯動量下傳,40 m/s大風從1500 m高度下傳至500 m.quot;5.14quot;過程在03:00左右,約1000 m附近開始出現(xiàn)16 m/s的東南風,04:00左右1500 m高度的東南風開始增大,05:00增至20 m/s,這時1000 m以下的東南風也開始增大,有動量下傳現(xiàn)象:1000~1500 m高空的16 m/s大風向下傳遞,500 m左右高度開始出現(xiàn)16 m/s甚至更大的東南風,這也正是地面東南大風起風時刻.2個接地型東南大風個例500 m高度開始維持較大風速時刻都與地面大風開始時刻相對應(yīng),從逐6 min風廓線圖來看,也存在這種現(xiàn)象.

        盡管quot;4.16quot;過程地面東南風不大,但其發(fā)生動量下傳時刻也與地面風速最大時刻對應(yīng)的很好.地面2 min平均風速較大時刻分別為17日02:00和04:00,02:00左右風廓線雷達資料上1000~1500 m高空有24~40 m/s的東南風,且1000 m風速大值區(qū)開始向低層下傳,500 m高空出現(xiàn)24 m/s大風,但大風維持時刻很短,03:00已減弱為8 m/s.同樣,04:00左右1000 m高度又有一次動量下傳過程,1000 m高度的20 m/s的風速向下傳播,500 m附近風速達20 m/s,這個時刻地面風速達最大,但500 m高度東南大風很快減弱,并沒有維持,同樣地面東南風也呈減弱趨勢.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結(jié)論:高空動量下傳對烏魯木齊東南大風的維持有重要影響,對流層低層大風向近地層下傳一方面為近地層風提供能量,另一方面不斷向下輸送的暖平流使地面減壓升溫,烏魯木齊與峽谷南端氣壓差和溫度差得以維持,東南大風才得以發(fā)展和持續(xù).

        5 烏魯木齊上空溫度層結(jié)的對比分析

        圖5 quot;3.30quot;過程(a)、quot;5.14quot;過程(b)、quot;4.16quot;過程(c)開始時風廓線

        由于quot;3.30過程quot;微波輻射計數(shù)據(jù)缺失,本文就以quot;5.14quot;過程和quot;4.16quot;過程兩種類型東南大風中烏魯木齊上空溫度層結(jié)進行對比分析(圖6).quot;5.14quot;過程起風前一天溫度零線在約1.5 km高度,后逐漸上升,13日20:00升至2.5 km,而起風后溫度零線進一步升高至4.0 km高度,且近地層的溫度由12℃左右升至25℃以上,這說明在接地型東南風過程中,低層暖氣團厚度逐漸增加且近地層變得更暖,此次過程中東南大風在背風坡干絕熱下沉增溫的效果非常顯著.同時暖氣團的增溫使得烏魯木齊局地減壓,反過來進一步促進達坂城與烏魯木齊之間氣壓差的維持或增加,為東南風的持續(xù)提供了有利條件.quot;4.16quot;過程(圖6c)起風前溫度零線在1.0 km以下,后逐漸上升至2.5 km左右,與quot;5.14quot;過程類似,低層暖氣團也是逐漸變厚變暖的過程,但其與quot;5.14quot;過程存在的差異在于低層暖氣團的厚度,quot;4.16quot;過程溫度零線約在2.0 km高度.由此,quot;4.16quot;過程中烏魯木齊上空的暖氣團整體較quot;5.14quot;過程淺薄,且由于動量和壓差條件不如quot;5.14quot;過程有利,quot;4.16quot;過程中東南大風沒有前兩個接地型東南大風強度大.

        6 結(jié)論

        通過對比分析兩次接地型東南大風和一次低空型東南大風過程,得出以下結(jié)論:

        (1)無論是接地型還是低空型東南大風,500 hPa高度場新疆受暖脊控制、新疆東部至蒙古西部為低槽區(qū)是烏魯木齊產(chǎn)生東南大風的必要高空環(huán)流形勢;山谷兩端形成南高北低的海平面氣壓場是產(chǎn)生東南大風的地面必要形勢.

        (2)地面蒙古冷高壓強,達坂城、吐魯番與烏魯木齊氣壓梯度不一定大,烏魯木齊東南風風速不一定大.在接地型東南風個例中,烏魯木齊地面風速與達坂城、吐魯番和烏魯木齊的氣壓差有較好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壓差對大風的起止時間和量級預(yù)報有一定指導(dǎo)意義,但在低空型東南風過程中,氣壓梯度與烏魯木齊本站風速的關(guān)系不顯著.

        (3)東南大風很大程度上還受溫度平流和其上空溫度層結(jié)影響,烏魯木齊與東疆或南疆存在水平溫度梯度時,利于東南風的發(fā)展,反之不利于東南風的發(fā)展或維持;當烏魯木齊低層暖氣團較為深厚(淺薄)時,利于(不利于)東南大風的產(chǎn)生.

        (4)烏魯木齊東南大風風速較大時刻與對流層中下動量下傳時刻有很好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一方面動量下傳為近地層?xùn)|南風提供動量,另一方面不斷向下輸送的暖平流使地面減壓升溫,保證烏魯木齊與峽谷南端氣壓差和溫度差的維持,在這種氣壓梯度的背景下,東南大風才得以發(fā)展和維持.

        本文通過分析3個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個例得出一些定性認識,但具體的量化預(yù)報指標還有待于對大量個例展開研究.

        圖6 東南大風期間烏魯木齊上空的溫度層結(jié)分布

        [1] 張家寶.新疆短期天氣預(yù)報指導(dǎo)手冊[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341-347.

        [2] 潘守文.現(xiàn)代氣候?qū)W原理[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

        [3] Li X,Xia X,Xin Y,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ap Wind in Urumqi,China,during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Winter [J].Airamp;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12:62(1):26-37.

        [4] 李霞.峽口城市烏魯木齊冬季重污染的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2013.

        [5] Li X,Xia X,Wang L,et al.The role of foehn in the formation of heavy air pollution events in Urumqi,China [J].J Geophys Res Atmos,2015,120:5371-5384.

        [6] 張利平,王春紅.烏魯木齊機場東南大風過程溫壓濕及水平風切變特征[J].氣象科技,2007,35(5):719-722.

        [7] 孟齊輝,刁平.烏魯木齊地區(qū)東南大風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J].新疆氣象,1995,18(1),6-10.

        [8] 孟齊輝,刁平.烏魯木齊地區(qū)東南大風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J].新疆氣象,1995,18(1),6-10.

        [9] 肉孜.阿基,阿不力米提江.阿布力克木,竇新英.烏魯木齊一次強東南大風天氣成因分析[J].干旱氣象,2015,33(3):474-480.

        [10] 竇新英.一次造成烏魯木齊市電網(wǎng)瑤線鐵塔倒塌事故的氣象原因分析[J].新疆氣象,2005,28(5):32-34.

        [11] 王澄海,靳雙龍,楊世莉.新疆quot;2.28quot;大風過程中熱、動力作用的模擬分析[J].中國沙漠,2011,31(2):512-516.

        [12] 鄔仲勛,王式功,尚可政.冷空氣大風過程中動量下傳特征[J].中國沙漠,2016,36(2):467-473.

        [13] 孫建明,陳衛(wèi)鋒.一次動量下傳大風過程分析及預(yù)報著眼點[J].浙江氣象科技,2001,22(4):1-4.

        [14] 楊洪儒,王楠.地窩堡機場東南大風特征及其大氣結(jié)構(gòu)[J].干旱氣象,2014,32(3):393-398.

        [15] 萬瑜,曹興.烏魯木齊東南大風氣壓場中尺度特征分型及其演變分析[J].干旱區(qū)研究,2016,33(4):724-731.

        [16] 張利平,陳陽權(quán).烏魯木齊機場冬季東南風引起的低空風切變個例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2,6(6):45-50.

        [17] 萬瑜,曹興,竇新英,等.ECMWF細網(wǎng)格數(shù)值預(yù)報產(chǎn)品在烏魯木齊東南大風預(yù)報中的釋用[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4,8(1):32-38.

        [18] 刁平.烏魯木齊市春季東南大風統(tǒng)計特征及預(yù)報[J].新疆氣象,1991,14(10):16-18.

        [19] 蘇小嵐.1998年4月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天氣過程分析[J].新疆氣象,2001,24(3):15-17.

        [20] 孟齊輝,呂斌.烏魯木齊地區(qū)東南大風與氣壓場演變的關(guān)系[J].新疆氣象,1996,19(1):5-10.

        [21] 孟齊輝,呂斌.天山地形對烏魯木齊東南大風影響的再認識[J].新疆氣象1996,19(3):5-9.

        Analysis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he Southeasterly Gale Cases in Spring in Urumqi

        SUN Mingjing1,LI Ruqi1,LIU Junzhe2,Rouzi Aji1
        (1.Xinjia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Urumqi 830002,China;2.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ejing,Hejing 841300,China.)

        Based on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the weather station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data derived from the microwave radiometer and boundary layer wind profile radar,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nd-based southeasterly gale cases and one elevated southeasterly gale case in Urumqi are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ea level pressure patterns such as the low pressure in north of Xinjiang matching the high in south of Xinjiang or the low pressure in west of Xinjiang matching the high pressure in east of Xinjiang are necessary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southeasterly gale.Under control by the strong Mongolia high,the southeasterly gales may not occur although there is a pressure gradient around Urumqi.The southeasterly gales also depended on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south-north direction.In combination with thick and warm air mass over Urumqi city,it is favorable for the onset of the southeasterly gale.Further analysis also found that the downward momentum transport can not only provide kinetic energy to the low-level flow,but also heat the low-level flow by the dry adiabatic sinking movement,causing the pressure over Urumqi to be low.Such situation is conducive to keep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ross the valley.

        Urumqi;the southeasterly gale;pressure gradient;temperature advection;downward momentum transport

        P458.1+23

        A

        1002-0799(2017)05-0038-08

        孫鳴婧,李如琦,劉俊哲,等.烏魯木齊春季兩類東南大風個例的對比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7,11(5):38-45.

        10.12057/j.issn.1002-0799.2017.05.006

        2017-03-31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41575011),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專項資金項目(IDM201501),新疆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課題(MS2015001)共同資助.

        孫鳴婧(1990-),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短時臨近及短期天氣研究.E-mail:tianshi__@126.com

        猜你喜歡
        風速新疆
        走進新疆
        國畫家(2022年2期)2022-04-13 09:07:46
        在新疆(四首)
        基于Kmeans-VMD-LSTM的短期風速預(yù)測
        基于最優(yōu)TS評分和頻率匹配的江蘇近海風速訂正
        海洋通報(2020年5期)2021-01-14 09:26:54
        基于GARCH的短時風速預(yù)測方法
        考慮風切和塔影效應(yīng)的風力機風速模型
        電測與儀表(2015年8期)2015-04-09 11:50:06
        GE在中國發(fā)布2.3-116低風速智能風機
        考慮風速分布與日非平穩(wěn)性的風速數(shù)據(jù)預(yù)處理方法研究
        新疆多怪
        絲綢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中文AV日韩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码精品色| 欲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九| 国产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在线观看亚洲第一黄片| 欧美另类高清zo欧美|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一二三四区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软件|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 成人影院羞羞的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中字|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a片软件 | 日韩精品首页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脱狱者|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黄|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国产日韩乱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野花社区视频www官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第一牛牛|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2021国产视频不卡在线| 日本大胆人体亚裔一区二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天天中文字幕av天天爽| 在线国人免费视频播放|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亚洲一区二区av天堂|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