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熊志勇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文_熊志勇
記得前些年,讀過臺灣作家凌茜寫的一本書——《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本書告訴人們要有自己的愛好和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輕薄,寵辱不驚,淡定安逸。要做到這些著實不易。
擁有愛好,是件幸運的事。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美術課本上有一頁教篆刻,我對此十分感興趣。用半截鋸條磨成刻刀,在路邊撿一個修路的路基石,就成了我人生刻過的第一枚印章。隨著歲月推移,篆刻成為了我能夠堅持下來時間最長的愛好之一。
篆刻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應該需要更多的人去認識、去了解、去繼承、去發(fā)揚。作為一名刻了幾十年的篆刻愛好者,我有義務為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篆刻文化盡微薄之力,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學習篆刻,在掌握基本篆刻技法的同時,一定要大量地臨摹秦漢印章。臨摹秦漢印章好像是與古人對話,每臨摹一方印章都會有一分收獲。從而逐步達到了解、掌握中國傳統(tǒng)篆刻的美妙之處。
其次,學習篆刻必須以篆書作基礎。篆刻愛好者一定要多練習篆書,因為篆刻技術與篆書是息息相關的,一個運筆純熟的人,運刀也會自由自在。篆刻是講究刀意的藝術作品,刀意必須渾然一致。所以有很多篆刻家和篆刻愛好者都認為不善篆書的人,是沒有可能刻出好印章的。
另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處處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記得那是在1983年初秋的一個周末,我陪著父親加班。回家的路上,華燈初上, 街道兩邊各式各樣的門面房燈火輝煌,高大的廣告牌被燈光照得十分明亮。街燈拉長了兩人的身影,我低頭默默地走著,父親突然問我:“你有沒有發(fā)現一路走來,廣告牌上和商鋪門頭的字有什么不同?”我納悶地抬頭看著父親,他接著說:“有許多字雖一樣,但是筆體、形態(tài)以及表現形式卻不一樣,所以給人呈現出來的美感和視覺沖擊力截然不同,有厚重的、蒼勁的、輕巧的、變換的,還有瀟灑狂草的?!蔽一腥淮笪?,原來生活中藏著這么多的學問,有這么多的“風景”!父親又說:“中國文字用毛筆表現出來,就更加玄妙,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字,可一個人的品格和修養(yǎng)、堅持和毅力都可以從毛筆字里表現出來。德藝雙修,品德也永遠在技藝之上,你要記得,處處留心皆學問。還有,就是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背后支持你的人,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在那個秋風徐徐的夜晚,我學到了中國文化的第一課,并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工作后,隨著工作的繁忙和家庭的瑣事,我曾一度慢慢放下了自己的愛好,停滯不前,也不能時時練手,抽空習作。愛人看在眼里,委婉地引導我堅持自己的愛好,并為我的練習空出時間,準備工具,購買書籍,陪伴在我的身邊,讓我能安心為了自己的愛好投身其中。之后的每一次習作,愛人都是我的第一個評論者和贊賞者。這種融洽和諧的氛圍為我營造了良好的創(chuàng)作基礎,我不禁自得其樂,慢慢有了更深更廣的領悟……
篆刻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份心境,一場修行。在這一刀一石的篆刻世界里,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單位:鄭州供電公司)